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发作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邢玉芳;田园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发作频率, 饮食, 心理因素, 家庭关怀度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作频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UC 发作频率、发病诱因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50例住院的 UC 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 UC 发作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 UC 病人UC 发作频率中位数为3次/年,发病诱因6条,家庭功能得分6分。饮食因素、心理因素(情绪紧张等)和家庭关怀度与 UC 发作频率显著相关。[结论]UC 发作频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加强 UC 病人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减轻其异常心理和提高家庭关怀度,以减少和控制 UC 发作频率。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简易评价问卷的本土化研究

    [目的]翻译并检验女性中文版骨质疏松生活质量简易评价问卷(OPAQ SV)的信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对英文版OPAQ SV 问卷进行汉化,选择20例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预实验,对问卷进行修改和文化调适后,选择对234例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测试,检验中文版 OPAQ SV 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 OPAQ SV 有34个条目,共3个维度,问卷总 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各维度分问卷为0.844~0.967;折半系数总问卷为0.865,各维度分问卷为0.727~0.950;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出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16%,6因子模型与原量表因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总体都较为理想,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结论]中文版 OPAQ SV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女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

    作者:张银萍;韦欢欢;夏茹意;刘文慧;冯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 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 ICU 收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对减少其并发精神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我院经神经外科手术后转至 ICU 治疗病人共12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精神症状持续时长及在 ICU 治疗时间、病人不同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不良事件发生形式及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持续时间及 ICU 治疗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精神症状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 ICU 神经外科术后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病人在 ICU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赵丹丹;毕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焦虑症病人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焦虑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治疗8周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得分。[结果]治疗前两组 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 HAMA评分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 <0.05);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智能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疗效好,为临床治疗焦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尤红;田园;黄永芳;靳会珍;吕桂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检索 EMBASE、PUBMED、MEDLINE、AMED、CI-NAHL、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5年1月30日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研究。应用 Cochrane 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Jadad 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 RevMan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篇。Meta 分析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 )为-2.2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2.7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住院费用 MD 为-879.28,95% CI [-952.67,-80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满意率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46,95% CI [2.45,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治疗依从性 OR 为7.11,95% CI [3.56,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健康知识评分 MD 为12.60,95% CI [8.86,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显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较低,研究的数量和样本量均较小,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作者:辛晓燕;单玉静;祁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艾灸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艾灸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68例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根据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中医辨证护理方法,根据证型使用艾灸联合饮食、情志等干预措施实施辨证施护,观察两组病人便秘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3.5%,观察组有效率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便秘症状,对脑卒中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周粉峰;常旭;史阳卓;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护理研究》2015年第29卷上旬版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南宁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及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南宁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及认知度,以期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临终病人生命质量。[方法]对南宁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38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态度、行为及认知度。[结果]有81.6%的护士表示在家人处于临终状态时会持积极的治疗态度,有82.9%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实行临终关怀,有76.1%的护士认为临终关怀会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有55.4%的护士表示能大限度减轻临终病人的病情、疼痛,有40.7%的护士表示要对临终病人实行心理治疗,而对于如何帮助病人建立信仰和建立使病人舒适的环境方面能实施的比例则更低,分别仅为25.5%和34.4%,有31.0%的护士愿意成为临终关怀工作者;护士对临终关怀的基本内容掌握较好(71.7%),而对于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目的的回答正确率只有38.3%和47.2%;专科学历护士较本科护士对临终关怀态度更为积极,认知度也较高。[结论]南宁市大多数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积极的临终关怀态度,愿意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临终关怀,在面对濒临死亡的人时压力较大,普遍缺乏系统临终关怀知识的专业培训。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和研究,同时政府应给予支持,加大临终关怀推进力度,以更好地让护士实行临终关怀服务工作。

    作者:邝亚莹;吴剑平;曾志励;林丹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活体肝移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确定“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活体肝移植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将11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量表4.0(PedsQL4.0)中文版调查干预后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晔峰;高磊青;邱青;李晨;杨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进行养老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调查表对北疆5个城市12个社区的54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为79.78%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0.0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10.20%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年龄、民族、地区、文化程度、月收入、自理能力是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养老目前虽然是北疆地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需求有所增加,需发展和完善。

    作者:代亚丽;姑力热巴·买买提;甫凤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自理理论在下尺桡关节脱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12例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均接受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研究组病人运用自理理论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和主动活动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腕关节负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 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2.7±12.9)分和(28.1±17.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前1 d 研究组病人主动活动度评分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 <0.01)。[结论]应用自理理论对康复训练和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下尺桡关节脱位病人的治疗恢复水平。

    作者:陈艳;付昆;李洪潮;贾丙申;于鹏;宋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相关性,为提高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行为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得分2.3分±1.2分,完全依从者只占18%,不完全依从现象较多,主要表现为忘记服药;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0.1分±6.4分,70%处于低等水平,23%是中等水平,只有7%表现为高等水平,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不同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者呈正相关(P <0.01);帕金森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唯一影响用药依从性行为的变量(P <0.05)。[结论]帕金森病病人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且自我效能感较低,二者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致力于提高帕金森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感,以期改善用药依从性行为。

    作者:卢芳;尹安春;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参与式教学法在护士礼仪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使护士礼仪课程能够更充分地为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方法]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护士礼仪课程内容整合成护理场景、护患沟通交流、面试场景3个模块,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实施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评价3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模块采取分组法、研讨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个别化教学等教学手段进行本课程教学。[结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及各方面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在护士礼仪课程中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柳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某医学院校护生712名,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72.79±13.95)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129.43±29.01)分,处于较低水平;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效能呈正相关(P <0.01)。[结论]在校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医学院校可开展学业自我效能感训练来提升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作者:张若柏;余莲喜;阳乐;高彩云;吴亚杰;艾婷;邓雪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护士人文素质对护患纠纷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护士人文素质水平与护患纠纷发生的关系及影响护士人文素质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张敬蕾编制的临床护士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温州市三级甲等医院193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有发生过护患纠纷的护士总体人文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及心理素质均较没有发生过护患纠纷的护士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婚/离异的护士在总体人文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均较已婚者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历为中专/专科的护士在文化素质维度上较学历为本科/硕士的护士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职称为护士者在总体人文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均较职称为护师及以上者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士年龄及护龄与护士总体人文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呈正相关。[结论]护士自身、医院、学校等应充分认识到护士人文素质的多元性和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护士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叶倩;方萍萍;李一心;王珍妮;缪逸;许虹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更改大输液药品为“上进下出”摆放取用方式及其效果

    [目的]规范软袋包装大输液药品摆放顺序,确保大输液按失效期先后顺序使用,减少护士整理检查大输液药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大输液柜按药品类别分区,各类大输液标志明显,一种大输液药品单独一柜,每柜分两层,将原来由同样大小两层隔板组成的柜子上层隔板去除1/3宽度,并将里端稍向下倾斜,培训护士放置药品时按标志从上层放入,药品自然掉落下层,取用大输液药品时从下层取出,并对比更改前后2周大输液药品摆放不规范率及护士每天摆放大输液药品及每周整理清点检查大输液药品所花费时间差异。[结果]更改前后大输液药品未按失效期先后摆放的不规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更改前后2周护士每天摆放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进大输液药品柜的板层设计及摆放方式,有利于提高大输液药品按失效期先后摆放的规范率,保障药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使用,防止大输液药品过期,同时可降低护士摆放检查大输液药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肖春秀;许乐;陈丽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为医院循证护理的开展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的“循证实践水平评估量表”进行调查,对武汉某三级甲等医院75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整体水平得分(2.57±1.00)分,得分高的是应用证据改变临床实践方式(3.05±1.22)分,得分较低的有访问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1.96±1.22)分及访问美国国立指南库(1.84±1.20)分。[结论]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循证文献阅读、检索、证据应用及后效评价方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培训策略支持临床护士开展循证实践,在指导其正确提出循证护理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文献阅读、检索以及证据推广等方面水平。

    作者:毛秋婷;曾铁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综合性医院分级护理实施现状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病人住院分级护理现状。[方法]研究人员查阅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信息科330例病人住院病案资料,获得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结果]获得330例病人等级护理分布;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病人特级护理天数、一级护理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二级护理天数、三级护理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科室等级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内科特级护理与其他科室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人住院总天数与年龄具有直线相关。[结论]住院时长与科室及年龄有关,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等级护理天数不同。

    作者:章舒琦;樊帆;叶文琴;汤爱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基于护理结局理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9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7%、86.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0.837,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55,0.394(P <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6项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评价护理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牛洪艳;张宏晨;倪静玉;张玲;张韡;徐静娟;谈敏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规范化管理在护理本科生课间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理本科生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规范化管理运用到2013届护生课间见习中,2012届护生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分析两届护生实习成绩和临床带教质量。[结果]2013届护生实习及临床带教质量均明显高于2012届护生(P <0.01)。[结论]规范化管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职业的自豪感,达到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尚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对高龄病人应用 CORPAK 10-10-10方法留置胃肠营养管的护理

    有研究显示,高龄老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营养摄入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长期经鼻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成为首选途径[1]。CORPAK 101010床边留置鼻肠管法始创于1993年,其含义为: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 mg;等待10 min 后置管;管道体外保留10 cm。经国外多次临床实验证明,此方法安全有效,平均置管成功率可达92%[2]。在置管过程中通过感应导丝回抽的阻力来判断导管是否盘旋与通畅等方法,操作者能轻松置管,置管后即行 X 线定位确定在位后即可开始喂养。我科2014年已成功完成2例应用 CORPAK 101010方法留置 CORFLO 胃肠营养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娟;王军;侯惠如;马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