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喂养的影响

戴红霞

关键词:剖宫产, 母乳喂养, 婴儿喂养态度, 婴儿喂养意图
摘要:[目的]分析顺产和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儿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0月广州市3所教学医院的360例顺产产妇和300例剖宫产产妇,应用中文版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婴儿喂养态度量表、母乳喂养技能评估表(LATCHES)在产后3d进行测评,比较两组婴儿喂养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产后1d催乳素水平低于顺产组、ACTH水平高于顺产组;泌乳始动时间迟于顺产组、第1次哺乳开始时间迟于顺产组、LATCHES总分低于顺产组、产后1d的纯母乳喂养率和混合喂养率都低于顺产组、产后1d无乳汁的比例高于顺产组;剖宫产组的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高于顺产组(均P<0.05).[结论]剖宫产影响产后早期母乳喂养,与顺产比较,虽然母乳喂养自信心较高,但是剖宫产后妇女催乳素水平低、ACTH水平高、泌乳始动时间延迟、第1次哺乳开始时间延迟、母乳喂养技能水平低、产后1d纯母乳喂养率低、无乳汁比例高.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对脑血管意外康复期病人的影响

    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营养脉管系统病变所导致脑部损害的一类疾病统称,又被称为中风或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我国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一旦发生可给病人的正常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研究显示,有一半幸存者在发病后6个月都需要依赖他人的照护[1],故被认为是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溶栓治疗和中风单元(stroke units)的发展[2],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但是因该类疾病住院治疗时间长,故一般在病情得到稳定的康复期病人便会提出出院休养的要求,很多病人在回家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因此脑血管意外病人康复期出院护理模式亟待改进和探索,为此本科室在延续护理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对部分脑血管意外康复期病人进行了延续护理随访服务,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专业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模型,为高校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抽取山东省5所高等医学院校150名护理教师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理专业教师胜任力状况总体较好,护理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师资培训,对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扩大知识面、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护理专业教师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专业氛围,提高教师胜任专业发展能力.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很关键的一项基础操作.患儿常对此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拒绝输液,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大大降低了一次性输液成功率,也会引起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极大地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选择我科患儿220例,分析干预组患儿的心理需要和特点,据此进行护理干预,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不良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护理路径改善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时产生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癌晚期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前,两组病人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后干预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晚期首次化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路径,能改善其不良情绪,顺利完成首次治疗,增加信心,促进康复.

    作者:李绒;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士对对比剂温度掌控意义的相关性观察

    在X线造影检查中,对比剂是否能够按照所设计的要求在所感兴趣的器官或组织的时相中准确充分的显影,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高压注射造影时,没能按照预先所设计的参数完成注射.经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本研究认为在诸多相关联的因素中高压注射中对比剂的流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流率与压力是紧密相关的,而压力不能超越安全界限.因此对比剂的粘滞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引起了关注.由于缺少相应数字化的表达和说明,本研究通过一些具体的试验得到了对比剂温度与粘滞度的相关性数据,从所得到的数据当中可以看出温度对对比剂的粘滞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赵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白蛋白与造口护肤粉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坏死,是难以避免的临床护理并发症.压疮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明显延长了住院日,增加了医疗费用.为寻求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9年2月对压疮病人采用白蛋白联合造口护肤粉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超;王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热敏灸治疗急性变应性鼻炎的护理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城市空气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过敏原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临床上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特别是急性发作时,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腧穴热敏化灸法[1]近年来临床运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疗效较好,我科运用该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8例,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疗效满意,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烫伤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脐疝带在婴幼儿脐疝中的应用

    脐疝是肠管从脐管脱出形成的疝,是婴儿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发生率在新生儿中占5%~10%,多发生在早产儿[1],虽然大多数脐疝在2岁内自愈,但发生粘连可引起疼痛、腹胀、呕吐,还有嵌顿可能,若婴儿满2岁后脐环直径在2 cm以上则需手术治疗[1].积极早期处理脐疝,可以加速脐孔的闭合[2],促使脐疝自愈,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治疗,减轻婴儿痛苦.我院自2010年采用自行设计的脐疝带对婴幼儿脐疝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吴明英;刘书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学生安全隐患意识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近些年,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影响大学生健康及学习生活的环境,一些人为、自然原因造成的危害更是无法衡量的.因而国内各大高校多次开展各种活动加大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惨剧的发生.深入分析大学生安全隐患的成因、危害与防范,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上承载着祖国发展的重任,大学生安全隐患意识的高低,也反映了我国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长春市4所高校大学生29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1年级到4年级的大学生,平均年龄22岁.其中第1所学校78人,男生63人,女生15人;第2所学校64人,男生20人,女生44人;第3所学校80人,男生24人,女生56人;第4所学校68人,男生26人,女生42人.

    作者:路平;田迎春;杨玲;申冬雪;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ICU监护岗岗立描述的研究

    [目的]明确综合ICU监护岗的任职资格和工作内容.[方法]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结合预调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向全国32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综合ICU监护岗岗位描述有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工作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包括年龄、学历、技术职称、相关工作经验、岗前培训时间、证书要求、知识要求、专科护理技术要求、能力要求).[结论]任职资格和岗位描述的确立,为该岗位在临床的规范化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玉丽;王斌全;商临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化护理干预减少尿动力检查病人自身干扰因素的研究

    尿动力检查是诊断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重要和必要手段,在尿路梗阻、尿失禁及其他尿路功能障碍的基础研究、诊断、治疗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尿动力检查中病人自身干扰因素影响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减少病人自身干扰因素对尿动力检查十分重要.本研究将180例尿动力检查病人分为强化护理于预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异常腹压变化、非自然逼尿肌收缩、非自然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出现情况,对尿动力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病人自身干扰因素,获取真实的膀胱尿道功能状态,提高尿动力检查结果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石会乔;王学娥;王安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带线加云南白药治疗内瘘穿刺点止血的效果

    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血管通路[1].内瘘被长期反复穿刺,皮肤失去弹性、皮下组织松弛及血管瘢痕导致穿刺点针眼变大、渗血,造成病人慢性失血甚至终止透析.我院对透析时穿刺点渗血病人用带线加敷云南白药止血,收效良好,尤其大量渗血时有明显止血优势.

    作者:芮白华;孔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年轻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转归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1].研究显示,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治疗期间大约90%发生性功能障碍,治疗结束2年时仍有50%病人性功能未完全恢复,性功能障碍会影响夫妻关系,严重者影响婚姻和家庭[2].对其治疗除了强调提高生存率和生存期外,还要尽可能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恰当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和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路启芳;石喜妹;黄碧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临床症状的研究

    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病的三大因素,其中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轻重缓急决定了糖尿病足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估、狭窄闭塞血管的再通和下肢血运的重建成为糖尿病足病治疗的关键.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当患肢供血动脉局限性狭窄大于50%时,将影响远端血流动力学[1].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住院病人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为护理人员做好疾病的临床观察与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莉;成莲芳;王富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反思性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和独创能力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适应未来多元化社会的需求.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的、探索性的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1].发展反思能力是当今大学生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临床工作能力的一个保障.为此我校在2007级护理本科生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了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薇;周琦;马秋平;王思婷;杨心源;黄子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例经鼻气管插管101岁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

    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气管插管可引起气管导管相关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因此留置时间受到一定限制,一般认为长不超过21 d[1].高龄老年气管插管病人因其机体功能退化、疾病迁延、营养状况差且合并多种疾病,临床护理工作难度大,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威胁病人生命.我院于2009年8月收治了1例高龄老年痴呆病人,根据病人病情特点,针对气道、痴呆、营养缺乏、大小便失禁、感染预防、皮肤等护理难点,落实各项基础和专科护理,使病人留置气管导管超750 d,气道通畅,未发生并发症.

    作者:黄金;刘顺英;姚慧;何桂香;杨剑;贺彭婷;赵博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门急诊输液序号牌的改良应用

    传统的输液室是按照座位号和区域来区分不同病种病人的,在输液高峰时段,随着输液量的急剧增加,输液存在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如在病人输液时出现输错液体、换错药液、漏输液体、更换药液不及时等安全隐患,而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1].为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保证病人安全,考虑使用输液序号牌并在传统序号牌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应用,以期达到既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又方便易行的目的,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就改良输液序号牌制作的具体方法和应用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刘继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台签式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手术病人焦虑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台签式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手术病人焦虑情绪及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72例宫颈癌手术病人为实验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宫颈癌手术病人45例病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妇科手术健康教育方式上加用台签形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妇科手术健康教育.在入院、手术前和出院当天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焦虑评估,并评估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时间.[结果]手术前、出院时实验组病人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病人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结论]台签式健康教育能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胡桂娟;谭明秀;石喜妹;蒋妮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

    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有可能会迅速加重,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而威胁患儿生命.为了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顺利出院,同时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和条理性、减少突发情况的发生,我科总结了112例小儿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工作,将患儿从入院、手术到治愈出院,根据疾病发展特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严格按照护理程序给予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并形成完整的疾病临床护理思维.

    作者:任晓波;杜晓霞;肖克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访视“连心卡”及“宣传画册”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手术病人护理的实践过程,主要是调节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以利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1].直肠癌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均有焦虑、恐惧心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较成熟的腔镜手术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肿瘤受挤压小、对肠道干扰小、病人痛苦小、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由于直肠癌病人对手术相关知识大都不了解,对手术有恐惧感,单纯靠语言沟通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对术前访视做了相应改进,采用宣传手册和体位图片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晓敏;叶宝霞;李亚玲;杨贤云;刘虹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