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2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光亮

关键词:生长抑素,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4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250ug 静注,250ug/h 维持静脉滴注、奥曲肽0.1mg 加入5% GS 10 ml 中缓慢静脉推注,随后以25μg/h 速度持续静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以明显降低腹痛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 法测定益母草药材中盐酸水苏碱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批次益母草药材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采用磺酸基团键合硅胶的阳离子交换剂为填充剂;以0.05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磷酸- 三乙胺(1000:1.5: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2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益母草药材经适当提取纯化.结果:盐酸水苏碱在进样量为2.0996~18.8964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盐酸水苏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 为1.41﹪(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定量测定方法.

    作者:杨琼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

    文章从降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抑郁作用、镇静作用、保肝作用、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格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108 例腰椎滑脱患者,用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内固定,术后第3 天外敷中药,观察疗效.结果:108 例患者,优37 例(34.26%),良56 例(51.85%),可13 例(12.04%),差2 例(1.85%).优良率86.11%.术后追访3 个月,患者满意度90.74%.结论: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中药外敷对腰椎滑脱疗效较满意.

    作者:张维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100 例偏头痛患者根据用药方法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用药6 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头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头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头痛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何永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探讨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索和研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niae,MP)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120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咽拭子MP-DNA 检测,然后用被动凝集法对呈现阳性的患儿进行血清MP-IgM 滴度检测.并记录临床表现及体征.结果:对120 例患儿检测及临床记录,MP-DNA 阳性数为64 例(占53.3%),其中MP- IgM 阳性数为34 例(28.2%),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应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尽早进行MP- DNA、MP -IgM 检测、治疗.

    作者:代立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在手足口病原核酸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手足口患者病原检测中的效果对比分析,为该病的病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标本为2010年1 月-10 月在我院所采集的手足口患者及幼儿园健康幼儿的粪便标本共164 份.采用RT-PCR 和荧光探针PCR 方法检测病人和正常人群粪便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eal-PCR 方法检出86 例阳性,阳性率为52.44%,RT-PCR 检出64份阳性,阳性率为39.0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PCR 技术,能大大减少扩增产物污染的机会,与RT-PCR 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喻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的治疗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和院后急诊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9 年8 月到2010 年9 月救治AMI 患者60 例,按急诊治疗时间分院前急诊溶栓组(院前组)30 例和院后急诊溶栓组(院后组)30 例,院前组诊断为AMI后立即给予尿激酶(UK)150 万U 溶于0.9%氯化钠液于30min 内滴完,给予全程心电监护,转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院后组在患者入院后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溶栓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院前组从发病到溶栓所用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院后组(P<0.05 或P<0.01);院前组的冠脉再通率和死亡率均优于院后组(P<0.05 或P<0.01).结论:院前急诊溶栓治疗AMI 的疗效明显高于院后溶栓.

    作者:闫端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抗体及补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为揭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婴幼儿为对照组,入院后送检痰培养,并测定两组患者静脉血清抗体IgA、IgG、IgM 及补体C3、C4 的水平.结果:47 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培养出细菌50 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 株,革兰阳性球菌16 株,其他细菌5 株.血清抗体IgA、IgG、IgM 及补体C3、C4 的水平,肺炎组分别为(0.39±0.38)g/L、(7.46±4.97)g/L、(0.86±0.54)g/L、(0.83±0.24)g/L、(0.54±2.45)g/L;对照组分别为(0.57±0.45)g/L、(7.65±4.75)g/L、(1.05±0.54)g/L、(0.97±0.37)g/L、(0.23±0.09)g/L.其中,肺炎组IgA 及C3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gG、IgM 补体C4 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肺炎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及补体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武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研究进展

    对近几年来蒙药地格达-4 味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蒙药地格达-4 味汤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杨香宝;巴根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药四气理论现代研究方法进展

    目的 对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方法加以综述.方法 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就其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四气理论,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

    作者:李欣孺;徐阳;王静;何雅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切割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切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 例经CT 检查明确为周围型肺肿块的患者在B 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肺组织切割.结果:32 例肺部疾病患者肿块全部在超声图像中清晰被显示,诊断成功患者为25例,成功率为78.1%.其中肺癌25 例,肺结核3 例,2 不明坏死组织2 例.32 例患者也都进行了肺病理组织切割手术治疗,治疗后均有好转,有效率为100.0%.结论:B 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组织切割是一项诊断率高、安全、及治疗好、并发症少的微创性方法,是周围型肺肿块鉴别诊治的首选方法.

    作者:关瑞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快速补液和升压药纠正血压下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快速补液和升压药纠正血压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8 月~2009年7 月收治的80 例蛛网膜下腔(穿刺腰1-4)麻醉下行剖宫产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快速补液组(40 例)和升压药组(40 例),针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进行快速补液治疗和应用升压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升压药组患者血压升高比快速补液组时间短,两组患者血压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恢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应用升压药升压的速度快于快速补液,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羊水过少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6 例羊水过少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妊娠40 周后;B 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2.98%;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危险的重要信息,确诊后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林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诱导痰细胞学检测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对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27 位患者和26 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进行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类检测.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01),其中位数分别为1.6%,0.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中位数分别为45.75%,58.1%.结论: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赵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 年1 月~2009 年12月收治的178 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周期为12 周,观察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12 周治疗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收缩压、心率改善显著(P<0.01).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咳嗽3 例、房室传导阻滞2 例,窦性心动过缓1 例,经调整计量后均未影响治疗.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古丽孜热木·阿布都马那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40 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20 例,辛伐他汀20 mg/d;安慰剂组20 例,安慰剂1 粒/d,疗程均为8周.观察降脂效果,心脑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8 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显效12 例,有效8 例,总有效率92%,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其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乳腺癌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剂量学研究

    目的:通过乳腺癌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剂量学对比研究,确定符合临床放疗要求的佳方案.方法:随机选取13 例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采取CT 定位和Eclipse6.5 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进行IMRT 和3D-CRT 2 种放疗计划设计和剂量计算,研究2 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冠状动脉、心、肺等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结果:IMRT计划中临床靶区的平均剂量(Mean)、D95、D100 及CI 值均高于3D-CRT 计划,2 种计划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3D-CRT 计划比较,IMRT 计划能显著减少冠状动脉、心、肺等OARs 的受照剂量与体积,各指标在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值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调强放疗剂量分布优于三维适形放疗.

    作者:吐尔洪阿吉·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青岛市住宿业卫生许可管理对策浅谈

    公共场所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染源,设备及物品供客人重复使用,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同时,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也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在对住宿业卫生许可时,应根据传染病传播环节的危险程度,科学设定许可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指标,重点对消毒设施、通风换气、预防交叉污染设施等进行严格把关,加大住宿业卫生许可力度.

    作者:孔繁淑;张竹青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的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的术中配合,总结经验、优化操作流程.方法 我们对2006 年6 月-2007年11 月,收入我院泌尿外科的28 例输尿管结石,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手术中操作进行统计,并对术中配合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类新型手术,有自己的特点,有较多的护理配合,包括机械、光源和电方面的配合.结论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许多优点,手术中的配合应该集约化、流程化.

    作者:王艳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CK-MB 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76 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 水平.同时选择60 例健康查体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 和CK-MB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nI 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 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血清cTnI、CK-MB 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 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作者:吕继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