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移垫在髋部骨折病人体位变换中的应用

李莉;杜天平;鲍海琴

关键词:髋部骨折, 体位变换, 变换垫
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病人体位变换方法.[方法]随机将243例髋部骨折病人分为对照组118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单人、多人协助体位变换方式,观察组使用自制变换垫进行体位变换.[结果]使用改进的体位变换方法,77.6%病人感到舒适,对照组仅为19.5%.[结论]采用变换垫进行体位变换能有效减轻病人体位变换时的疼痛不适感,提高舒适度.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氧气加温湿化器的制作与应用

    氧气疗法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无论应用鼻导管还是鼻塞吸氧,对于长期吸氧的病人来说,经常会感到鼻黏膜干燥甚至鼻出血等不适,在秋冬季节更加明显.目前临床常采用冷蒸馏水湿化,其温度及湿化效果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一种简易加温湿化器.

    作者:刘燕;马天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影响

    [目的]比较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和一般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65岁社区老年居民3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模式(集中宣教为主)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再随访6个月.[结果]实验组跌倒预防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可降低跌倒不良后果的风险.

    作者:吴明珑;张晓琦;罗慧;杜杏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院外带来压疮病人4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每天1次或2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的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和涂于其他西药粉剂的方法.

    作者:刘青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例特殊部位压疮的护理

    压疮是因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降低了病人的生存质量[2].我们在对住院病人护理时,发现了2例特殊部位压疮,经积极处理后痊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素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儿科、神经外科、心内科、急诊科监护室护士167人作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国际广泛认可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实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实施3年后再进行评价.[结果]除人际关系及敌对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水平.[结论]对ICU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可提高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刘红;张美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新思考

    2008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下发了<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征求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第二稿)意见的通知>,公开征求对<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的修改、完善意见.笔者通过认真学习其中护理工作相关的内容,重点分析其中有关门诊护理工作方面的修改完善情况,探讨门诊护理工作的新思路.

    作者:夏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08例血浆置换治疗中凝血的观察与护理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含有致病因子的异常血浆,再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的方法.有效防治凝血是决定血浆置换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我科自1998年9月在国内率先开展膜式血浆置换机治疗,共治疗病人308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亚南;冯茂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科室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对临床科室实施全面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着质量控制、人人有责的原则,在临床科室组建10个质量控制小组,由全体护士参与,主动报名参加各个小组,每组组员可重复自愿参加2个或3个小组,每组人数不等,以3人~6人为佳.[结果]我科护理质量在我院名列前茅,病人和实习生满意率明显提高,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科研论文数量及质量提高.[结论]临床科室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对于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确保了各项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林玉丹;沈秋凤;邱双双;李丽香;陈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贝优芬在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贝优芬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鼻咽癌行放射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给予贝优芬凝胶涂擦.[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轻,疼痛减轻时间及皮肤愈合时间短.[结论]贝优芬可促进损伤组织愈合,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宋爱梅;刘继玲;许春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浅静脉曲张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双下肢慢性溃疡的处理

    临床上,静脉曲张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极易形成下肢慢性创面,修复较困难.创面处理不当,反复迁延,疼痛难忍,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1例浅静脉曲张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双下肢慢性溃疡病人,通过超声清创仪清创以及新型敷料的使用,加速了创面愈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翠芳;周琴;吴庆芳;李志远;马宁侠;薛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均较高,但全程护理干预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

    作者:高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对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对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0例在膝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前关节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2 mL,对照组手术中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各时段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评估,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剂用量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段实验组病人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仅2例肌肉注射哌替啶,对照组有14例术后使用哌替啶.两组病人在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在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霍红;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创伤骨科病人专用裤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创伤骨科病人专用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下肢带有引流管或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或牵引、留置尿管的骨科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穿骨科病人专用裤,对照组穿普通病人裤,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创伤骨科病人专用裤制作简单,容易穿着和更换,方便治疗和护理.

    作者:周明英;黄美秋;韦桂源;罗群强;黄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指数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体重指数(BMI)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干预CHF病人的抑郁情绪,改善其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178例CHF病人进行调查.[结果]CHF病人抑郁发生率为60.7%,超重和肥胖病人抑郁发生率较低;体重指数与抑郁得分呈三次方拟合曲线关系(F=3.52,P<0.05),当体重指数介于17.6 kg/m2~32.3 kg/m2时,CHF病人抑郁得分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当27.8 kg/m2<BMI≤35.9kg/m2 时病人抑郁得分<10分,无抑郁症状.[结论]CHF病人体重指数与抑郁关系密切,超重和肥胖病人抑郁程度较轻.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体重指数做好饮食与营养护理,减轻抑郁以改善预后.

    作者:孟珠;高静静;范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Gitelm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Gitelman综合征(GS)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GS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低氯性低钾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以及正常或偏低的血压[1].其发病基础是由于编码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共同转运体(NCCT) 的SLC12A3 基因突变[2].由Gitelman等在1966年首次报道,以后即以其名字来命名.本病多成年起病,临床表型变异很大,可表现肌肉乏力和抽搐,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发热、面部感觉异常等,部分病人也可以完全无临床症状.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Gitelm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银尔通在ICU口腔溃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银尔通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CU)口腔溃疡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尔通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对照组采用0.05%碘伏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评价两组治疗3 d、6 d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 d、6 d后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银尔通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黄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转移垫在髋部骨折病人体位变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病人体位变换方法.[方法]随机将243例髋部骨折病人分为对照组118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单人、多人协助体位变换方式,观察组使用自制变换垫进行体位变换.[结果]使用改进的体位变换方法,77.6%病人感到舒适,对照组仅为19.5%.[结论]采用变换垫进行体位变换能有效减轻病人体位变换时的疼痛不适感,提高舒适度.

    作者:李莉;杜天平;鲍海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外膜肺氧合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1].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采用每天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2].我院应用CRRT及ECMO治疗心脏移植术后合并心力衰竭及肾衰竭病人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玲;鲁承玉;吴冬梅;徐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实行住院总护士值班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实行住院总护士值班制的效果.[方法]通过严格人员选拔任用,加强岗位培训,借鉴住院总医师的管理经验,建立住院总护士值班制度.[结果]培养了一支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过硬的专科护理技能的住院总护士队伍,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结论]住院总护士岗位的建立有助于培养专业化护理骨干,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结核病区护士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病区护士的结核菌素反应情况,为医院制定预防结核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皮内注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对结核病区护士80人与内科护士80人及外科护士81人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区护士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区护士(χ2=58.4,P<0.05).[结论]结核病区护士是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自我防护,医院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冬枚;席明霞;莫文娟;卿利敏;李艳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