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易氧气加温湿化器的制作与应用

刘燕;马天蓉

关键词:简易, 氧气疗法, 加温, 湿化器, 制作, 治疗方法, 鼻塞吸氧, 秋冬季节, 临床, 蒸馏水, 温度及, 化效果, 鼻黏膜, 鼻导管, 鼻出血, 问题, 干燥, 辅助, 病人
摘要:氧气疗法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无论应用鼻导管还是鼻塞吸氧,对于长期吸氧的病人来说,经常会感到鼻黏膜干燥甚至鼻出血等不适,在秋冬季节更加明显.目前临床常采用冷蒸馏水湿化,其温度及湿化效果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一种简易加温湿化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贝优芬在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贝优芬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鼻咽癌行放射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给予贝优芬凝胶涂擦.[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轻,疼痛减轻时间及皮肤愈合时间短.[结论]贝优芬可促进损伤组织愈合,缩短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宋爱梅;刘继玲;许春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外膜肺氧合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1].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采用每天24 h或接近24 h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2].我院应用CRRT及ECMO治疗心脏移植术后合并心力衰竭及肾衰竭病人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玲;鲁承玉;吴冬梅;徐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术后鼻腔留置硅胶管病人的舒适护理

    鼻内镜术后应用硅胶管进行鼻腔填塞压迫止血48 h~72 h,病人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轻,而且预防和减轻术后出血的效果与采用传统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无明显差异[1],所以鼻内镜术后应用硅胶管进行鼻腔填塞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鼻腔留置硅胶管会造成病人明显的疼痛、鼻眼胀痛等不适,甚至影响呼吸和睡眠,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舒适程度.为提高鼻内镜术后鼻腔留置硅胶管病人的舒适度,2010年4月-10月对277例鼻内镜术后鼻腔留置硅胶管病人的护理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院外带来压疮病人4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每天1次或2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的紫苦冰倍散油剂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和涂于其他西药粉剂的方法.

    作者:刘青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助信息卡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助信息卡在疗养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助信息卡作为疗养期间疗养员的身份证明,入院时发放,在进出疗养院、图书馆、餐厅、活动中心以及外出散步、参观游览时佩戴.[结果]提高了疗养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意外事件发生后及时救助率显著提升.[结论]急助卡为疗养员提供了安全保障,使疗养安全隐患处于受控状态,有效避免了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姚萍;赵晓红;李清红;马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适时进行总结性反馈在产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方法]结合产科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及工作特点,按照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急救流程制定出抢救中总结性反馈的适宜时机及反馈内容并实施.[结果]实施3年来,孕产妇病死率由0.02%下降为零,抢救成功率100.00%.[结论]适时进行总结性反馈可保证孕产妇安全,提高抢救质量.

    作者:张红卫;徐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结核病区护士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病区护士的结核菌素反应情况,为医院制定预防结核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皮内注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对结核病区护士80人与内科护士80人及外科护士81人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区护士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区护士(χ2=58.4,P<0.05).[结论]结核病区护士是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自我防护,医院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冬枚;席明霞;莫文娟;卿利敏;李艳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影响

    [目的]比较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和一般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65岁社区老年居民3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模式(集中宣教为主)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再随访6个月.[结果]实验组跌倒预防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可降低跌倒不良后果的风险.

    作者:吴明珑;张晓琦;罗慧;杜杏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门诊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相关知识指导,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教育,实施6个月后两组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及对两组维持治疗保持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持治疗保持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模式教育有效地提高了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间接地提高了维持治疗的保持率.

    作者:韦俏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简易氧气加温湿化器的制作与应用

    氧气疗法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无论应用鼻导管还是鼻塞吸氧,对于长期吸氧的病人来说,经常会感到鼻黏膜干燥甚至鼻出血等不适,在秋冬季节更加明显.目前临床常采用冷蒸馏水湿化,其温度及湿化效果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一种简易加温湿化器.

    作者:刘燕;马天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科室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对临床科室实施全面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着质量控制、人人有责的原则,在临床科室组建10个质量控制小组,由全体护士参与,主动报名参加各个小组,每组组员可重复自愿参加2个或3个小组,每组人数不等,以3人~6人为佳.[结果]我科护理质量在我院名列前茅,病人和实习生满意率明显提高,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科研论文数量及质量提高.[结论]临床科室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对于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确保了各项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林玉丹;沈秋凤;邱双双;李丽香;陈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实习生对病人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以病例为引导(CBS)+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模式指导下的病人个体化健康宣教在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3月在我院轮转实习的护生48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人,实验组护生对病人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对照组护生参与带教老师组织的健康宣教.专人负责收集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病人对护生的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和护生的自我评价分值.[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病人对床位护生的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和护生自我评价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对病人开展个体化健康宣教,能帮助护生养成以人为本、主动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习惯,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雅丽;汪小冬;蔡俊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均较高,但全程护理干预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

    作者:高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指数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体重指数(BMI)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干预CHF病人的抑郁情绪,改善其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178例CHF病人进行调查.[结果]CHF病人抑郁发生率为60.7%,超重和肥胖病人抑郁发生率较低;体重指数与抑郁得分呈三次方拟合曲线关系(F=3.52,P<0.05),当体重指数介于17.6 kg/m2~32.3 kg/m2时,CHF病人抑郁得分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降低;当27.8 kg/m2<BMI≤35.9kg/m2 时病人抑郁得分<10分,无抑郁症状.[结论]CHF病人体重指数与抑郁关系密切,超重和肥胖病人抑郁程度较轻.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体重指数做好饮食与营养护理,减轻抑郁以改善预后.

    作者:孟珠;高静静;范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08例血浆置换治疗中凝血的观察与护理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含有致病因子的异常血浆,再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的方法.有效防治凝血是决定血浆置换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我科自1998年9月在国内率先开展膜式血浆置换机治疗,共治疗病人308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亚南;冯茂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创伤骨科病人专用裤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创伤骨科病人专用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下肢带有引流管或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或牵引、留置尿管的骨科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穿骨科病人专用裤,对照组穿普通病人裤,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创伤骨科病人专用裤制作简单,容易穿着和更换,方便治疗和护理.

    作者:周明英;黄美秋;韦桂源;罗群强;黄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浅静脉曲张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双下肢慢性溃疡的处理

    临床上,静脉曲张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极易形成下肢慢性创面,修复较困难.创面处理不当,反复迁延,疼痛难忍,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1例浅静脉曲张伴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致双下肢慢性溃疡病人,通过超声清创仪清创以及新型敷料的使用,加速了创面愈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翠芳;周琴;吴庆芳;李志远;马宁侠;薛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Gitelm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Gitelman综合征(GS)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GS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低氯性低钾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以及正常或偏低的血压[1].其发病基础是由于编码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共同转运体(NCCT) 的SLC12A3 基因突变[2].由Gitelman等在1966年首次报道,以后即以其名字来命名.本病多成年起病,临床表型变异很大,可表现肌肉乏力和抽搐,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发热、面部感觉异常等,部分病人也可以完全无临床症状.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Gitelm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酒依赖病人戒酒时间对开胸术后疼痛控制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酒依赖病人行开胸术术前戒酒时间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寻找开胸术前理想戒酒时间.[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5例病人在入院时要求戒酒,根据病人术前实际戒酒时间分为A、B、C 3组,A组戒酒0 d~3 d(n=52),B组戒酒4 d~7 d(n=53),C组戒酒8 d~10 d(n=50),对比3组病人术后48 h 镇痛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满意度.[结果]B组镇痛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满意度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镇痛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满意度均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为保证开胸术后镇痛效果,酒依赖病人术前理想戒酒时间应>7 d.

    作者:王君慧;方汉萍;董翠萍;汪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宣传画册对访视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宣传画册在术前访视中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方案(单纯语言交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宣传画册进行术前访视.评估两组病人访视前后焦虑状况、血压、心率等指标,并且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访视后焦虑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传画册应用于术前访视中可明显缓解手术病人术前焦虑.

    作者:刘虹梅;杨贤云;王宁;张宇;冯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