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颈动脉体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郜秋菊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病人, 围术期, 护理介绍, carotid body tumor, Case, 化学感受器瘤, 副神经节瘤, 颈部肿块, 发病, 动脉分叉, 病变范围, 家族性, CBT, 肿瘤, 外膜, 统计, 临床, 良性, 恶变
摘要: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中化学感受器(chemodectoma)的肿瘤,也称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na).CBT临床上少见,据统计占颈部肿块的0.22%,常为单侧发病,也可为双侧发病,可有家族性,多为良性,可恶变[1].我科于2008年7月30日收治了1例病程长、病变范围广的颈动脉体瘤病人,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现状调查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1].社区护理是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把服务对象由原来单一的患病个体扩大到人群、家庭,乃至全社区范围和生命全过程.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地处边远,文化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边远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多依靠本地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护理,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护士素质,对于推动新疆的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永兵;代亚丽;樊新霞;王传荣;陈璐;王春秋;蔡雪娇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1例颈动脉体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中化学感受器(chemodectoma)的肿瘤,也称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na).CBT临床上少见,据统计占颈部肿块的0.22%,常为单侧发病,也可为双侧发病,可有家族性,多为良性,可恶变[1].我科于2008年7月30日收治了1例病程长、病变范围广的颈动脉体瘤病人,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郜秋菊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各分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常见分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方法.[方法]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根据临床分为4组即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其他,观察4组病人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因素的发生率.[结果]PAT组及HDCP组产后与妊娠期及产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可降低母婴风险,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育;刘彤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泡沫敷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实验组90例以康惠尔泡沫敷料作为腹腔引流管处换药敷料,对照组90例以普通无菌纱布作为换药敷料,观察两组病人腹腔引流管处换药后皮肤情况、引流管感染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及病人舒适情况.[结果]实验组皮肤红肿、皮疹、糜烂及引流管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93,P<0.01);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较对照组长(t=4.57,P<0.01);病人不适例数少于对照组(χ2=21.20,P<0.01).[结论]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刘娜;曹珊;师兰香;佟宁;庄焕之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舒适护理在喉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病人不仅要忍受手术带来的痛苦,更在生理、心理、预后及语言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焦虑与压力.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给人一种舒适的状态 [1].根据这一模式我科于2008年1月开始对喉癌手术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改萍;王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急救吸痰用品放置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易造成病人生命危险.传统的吸痰用品放置较为零乱,使用起来不方便,又易使病人耽误抢救时机,也易发生肺部感染后遗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急救吸痰用品放置盒,2005年-2008年对100例急救吸痰病人中的50例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维晓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失眠病人的护理干预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1].脑卒中病人因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及情感障碍易产生躯体和心理的不适而致失眠.若睡眠质量差,易影响机体的修复和运动功能康复,为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科2006年6月-2007年9月住院脑卒中失眠病人78例进行认知行为的干预性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侠;黑莲芝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观察植入静脉输液港200余次,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总结临床使用的穿刺时间、穿刺方法,防堵塞、防感染、防扎伤的护理.[结论] 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静脉输液港这一技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英;林丽;李洁冲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52例水痘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儿童多见,但近年来成年人水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临床上以轻度发热,全身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后结痂为主要特点,其传染性强.水痘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期内也可以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水痘的传染期较长,从出疹前24 h到出疹后7 d~10 d全部结痂均具有传染性,所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控制疾病的传染非常重要.水痘病人预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2].现将2002年3月-2008年8月水痘病人52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井下严重瓦斯爆炸伤伤员的急救护理

    2006年2月-2007年7月我院分别成功地救治了两批瓦斯爆炸伤伤员,现场均发生在井下工作面,送入我院的59例危重伤员全部抢救成功,临床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琼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分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人不依从天数、依从程度、肌力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干预组不依从天数显著减少,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肌力恢复程度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

    作者:江荣翠;倪艳桃;杜玲;李龙倜;滕敬华;蹇正清;夏昌华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OT-M吸氧装置在预防鼻导管吸氧病人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近年来,院内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影响病人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而且是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氧气湿化瓶液体污染、氧气湿化瓶内的液体中细菌阳性率为81.2%[1],而且多为革兰阴性菌.吸氧持续时间长,氧气湿化瓶中的液体更换次数少,细菌容易生长,为此我科引进了OT-M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因为它的加湿通路盒体取代了过去的氧气湿化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广泛应用于经鼻吸氧的病人,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有效沟通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合作必不可少的行为[1].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体液渗出导致颜面肿胀、眼不能睁视力模糊、口唇肿胀外翻、张口困难、重者为缓解呼吸困难而行气管插管,影响病人与医务人员的正常沟通,造成病人痛苦、紧张、恐惧、焦虑、孤独、悲观、绝望等[2].医护人员应主动地从心理上、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关怀,用热情、友好的语言、表情和行动,向病人表达护理人员的关怀和重视,给予情感上真诚的关注和抚慰,使病人对医务工作者、医院产生朋友般的信赖,由此减少其身心压力而使体内产生积极的康复因子[3].本文通过对89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分析有效沟通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影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香;白彩锋;柴晓敏;穆国霞;刘晓慧;许丽娟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巧用一次性引流袋

    一次性引流袋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长期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我科护理人员不断探索、总结护理经验,发现一次性引流袋除了可用于尿液引流,腹腔、盆腔液体的引流之外,还有多种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碧珍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温筒器灸法治疗功能性遗尿疗效观察

    遗尿是指睡眠中出现不自主排尿,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功能性遗尿多见于儿童及个别成人,经常或间歇性发作[1].近年来我们采用温筒器灸法治疗该病人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迎倩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脑梗死后痴呆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痴呆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患之一,且随着脑卒中的增多痴呆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研究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与某些因素的关系,为探讨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张焕新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术前提肛肌训练对逼尿肌不稳定前列腺增生病人电切术后尿失禁改善的效果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以其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被视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金标准.但是术后病人拔除导尿管后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出现尿失禁情况,尤其合并有逼尿肌不稳定前列腺增生症的病人术后更容易出现尿失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造成病人心理压力.本研究选择120例合并逼尿肌不稳定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干预,其中特殊护理增加术前术后提肛训练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俊平;翟晓梅;武春玲;赵宝珠;赵华;秦素芳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不同部位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的研究

    抗凝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成为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它与拜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同用,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的形成.克赛作为新型抗凝药的代表,虽然有研究表明,其很少发生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且可释放组织因子抑制物,对组织因子活化启动的外源性凝血过程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因而有较强的抗栓作用,副反应小,且给药方便[1],比普通肝素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毕竟是抗凝药物,在应用中仍然要非常小心,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文献报道,注射时捏起皮肤、垂直进针、注射后压迫穿刺点2 min~3 min,注射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能明显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2-4].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姝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口腔护理新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口腔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促进口腔正常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口腔护理均采用棉球进行口腔黏膜及牙齿各面的擦拭,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效果不理想,且操作时视野不清,开口困难[1].操作者感觉费时、费力,病人感觉不适,有疲劳感,为此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正芳;文琼仙;曾海金 刊期: 2009年第27期

  • 改良式气垫床在半卧位病人中的效果观察

    气垫床在长期卧床病人中使用广泛,但传统的气垫床容易产生滑移现象,在半卧位病人中尤其突出.为此,我们对气垫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经临床使用,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莲;刘辅兰 刊期: 2009年第2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