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孙菲菲;张哲;逯秀玲

关键词: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人, 综合治疗, 观察及护理, 神经系统症状, 病死率, 血小板聚集, 溶血性贫血, 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 肾脏损害, 年发病率, 观察护理, 病因不明, 病理损害, 小血管, 人体内, 聚集物, 物质
摘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不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其典型病理损害为透明血栓广泛分布于全身小血管[1].TTP的年发病率每百万人中有3.7人,经血浆置换(PE)等治疗后病死率由95%降至9%~22%[2].PE能去除病人体内促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补充正常的抗聚集物,从而抑制血小板栓子的形成.因此PE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1月,经检查确诊的TTP病人10例,经PE治疗及对症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例病人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行的护理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因可诱发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因室性颤动、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传统的药物疗法和心脏按压方法抢救成功率低,而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是在没有X线设备而又需紧急起搏时有效的抢救措施[1].心脏起搏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正常或较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2].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例普外科病人伴焦虑障碍的心理干预

    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持续显著的紧张不安、过分担忧,伴有心跳、脉搏加快,自觉透不过气、呼吸急促、出虚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可伴有过分警觉,如入睡困难,常被一些小动作所惊吓,对周围事物出现过度警惕;容易为一些小事与他人争吵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国外学者报道,由手术引起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5%~60%,这种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焦虑和抑郁.2007年5月我科收治2例外科疾病伴发中、重度的焦虑障碍病人,应用心理治疗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干预.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华;张玉兰;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留守儿童住院期间的身心护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我国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 000万的儿童不得不与父母分离,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接受教育较少,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不适于更好的教育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不仅缺少父母温暖,缺少真正的关爱,也养成了他们孤僻、胆小、冷漠、自私的不良人格特征.

    作者:黄进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制接尿器应用于男性尿失禁病人的临床观察

    尿失禁是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多数为男性病人.临床上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病)、长期昏迷、语言失调、高位截瘫及老年男性病人的小便失禁,大多数采取导尿来解决,但导尿有一定的副反应.可破坏尿道黏膜屏障,气囊导尿管导尿时,如插入深度不够就扩张囊袋,则会引起后尿道损伤;尿管过粗,也会增加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尿管过细,则发生尿外溢或脱管等.另外,长期留置导尿管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作者:崔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老年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对深部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突破.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图像清晰、能取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但其操作时间较长,也具有传统内镜类似的并发症风险[1-3].尤其对于各项功能日渐衰退的老年病人,在心、肺等脏器多发各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理上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与年轻病人相比,更易出现接受内镜检查的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病人接受内镜检查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60例老年病人术前检查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以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邹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实施教导对谈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导致的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小气道阻塞性疾病,在全球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COPD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增强自我护理意识,对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原琴;柴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挤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研究

    挤压综合征(crus syndrome,CS)合并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外科严重创伤加内科急症的重危病症,病情严重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而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1].我科于2005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10例挤压综合征合并AFR病人经内、外科联合治疗和阶段化个体化整体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璇;吴莉;娄湘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降低护理职业风险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和评估

    护理风险是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损失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群众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努力将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降到低,防患于未然,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首要问题,通过多方面的防范对策,我科的护理工作收到满意效果,不仅降低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率,而且培养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安妍;降俏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部对特殊专科管理的探讨

    我院于1999年成立,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医院管理年的开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涉及护理工作管理的许多方面.如设有护理岗位的医技科室里的护理人员和护理质量的管理就存在不足或漏洞,而这些护理人员承担着科室工作中的护理配合、消毒隔离、物品管理等重要职责,单靠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不可能触及细节,并且有的科室工作在全院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程江红;曹彩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巧除氧气噪音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吸氧是1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气氛在湿化瓶中引起的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作者:郑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鼻咽癌住院病人跌倒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1].鼻咽癌病人由于疾病本身的关系及治疗的特殊性,易于出现跌倒.临床上,鼻咽癌病人跌倒的问题,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甚少.我们对鼻咽癌住院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识别跌倒的高危人群,制定预防鼻咽癌住院病人跌倒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龚海英;梁建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大面积烧伤病人亲属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是残忍痛苦的损伤之一.据统计,烧伤的发病率为总人口的0.5%~1.0%,我国每年发生烧伤者近千万人,需住院治疗的达数10万人之多,而且大面积严重烧伤的病人死亡率很高[1].虽然采取了早期抗休克、手术切痂、营养支持及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但创面感染引起的侵袭性感染较其他原因引起的病死率高[2].

    作者:高凤英;李曼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例维生素K1肌肉注射致迟发性皮疹的探讨

    维生素K1为促凝血药物,临床用途较广泛.临床上通常通过静脉液用于止血,也可通过肌肉注射预防初生婴儿颅内出血和手术病人术口出血.我院妇产科有3例病人肌肉注射维生素K1后数日,在注射部位、面、颊及胸前处逐次出现皮疹、红肿灼热、痒感,积极抗过敏治疗均痊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九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病人的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是由于结核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的肺叶广泛性、破坏性的病变.病变的肺叶实变、体积缩小、功能丧失且不可逆转.重症结核导致的毁损肺病人大通气量和肺活量都严重降低.虽然此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危急,变化快,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应引起临床重视.2007年1月我科急诊收治了1例结核性毁损肺大咯血的病人.经及时的右全肺切除术及1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丁尔其;徐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8例梅毒感染分娩期的护理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感染率不断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病人数及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梅毒感染者分娩期的护理具有很多特殊性.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接收8例梅毒孕妇住院分娩,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树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急性谵妄病人影响的研究

    谵妄是指在广泛性脑功能低下的基础上,出现一过性以认知功能解体为特征的精神病症状[1].同时也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一种较大的并发症.根据文献报告,发生率占住院病人的10%.据近期的研究记载,有34%的对IABP支持治疗依赖的病人发生谵妄,虽然因谵妄而导致的病死率不高,但受到影响的病人住院时间将明显延长,并且在这类人群中残余的器质性脑部病变发生率较高[2].

    作者:梁务英;周云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急诊护理中收费纠纷与对策的探讨

    急诊接治的大多数是突发性急、危、重病人,是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疗纠纷和投诉易发生的地方[1].急诊工作的特点就是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2].由于我院急诊科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实行的是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为抢救和明确诊断而进行大量的检查、抢救性治疗等措施.但由于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和病情转归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病人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死亡时,病人和家属在短时间内对治疗效果难于接受,而与医院发生争执,出现拒付医疗费用现象.

    作者:马珍娟;马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占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发病初期患儿由于频繁呕吐,丧失大量胃酸,即可引起碱中毒,呼吸变浅变慢,并可有喉痉挛及手足抽搐等症状,如治疗和护理不当,将严重威胁患儿生命.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得以开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对患儿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我院自2005年开展新生儿腹腔镜外科手术,现对26例应用腹腔镜行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患儿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波;崔岩;卜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静脉注射马利兰的应用及护理

    马利兰(busulfan,Bu)是一种烷化剂,以口服大剂量Bu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预处理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口服大剂量Bu存在严重的胃肠道副反应,常导致病人无法吞服药物.同时,口服Bu存在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是肝静脉阻塞综合征(HVOD)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1,2].Bu静脉剂型的研制成功,为克服口服制剂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我院在2006年开始将静脉注射用Bu应用于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磊;汪菊萍;熊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次性输液器中塑料夹子在加压输液中的使用

    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是输液器的一部分,在输液排气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后一般以医疗垃圾处置.近来我们采用一种方法,在加压输液时,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防止液体因高压从排气管喷出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