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多米诺肝移植患儿术后护理

毛莎;高艳红;公静

关键词:多米诺肝移植, 患儿, 术后护理, 肝脏, 系统性疾病, 多米诺骨牌, 遗传缺陷, 解剖结构, 护理介绍, 供肝, 成功救治, 连续性, 手术, 切除, 功能, 方法
摘要:多米诺肝移植(Domino livet transplantation,DLT)是指某些需要进行肝移植的疾病中,肝脏仅仅因为遗传缺陷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但是肝脏本身解剖结构正常,功能良好,将其切除的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另一受者的手术.整个过程类似多米诺骨牌,因此而得名[1].DLT也称为连续性肝移植,是目前解决供肝移植缺乏的方法之一,我科行多米诺肝移植1例,取得成功救治.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药物治疗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夹层发生在2周以内为急性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的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迅速,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伴大汗淋漓,常呈休克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极相似,但病人血压常常升高,夹层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很差,50%的病人于48 h内死亡,70%于1周内死亡,90%于3个月内死亡[1].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康复指导对舌癌术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对舌癌切除术后缺损行皮瓣修复病人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T2~T3期舌癌术后缺损行皮瓣修复的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指导方法进行系统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舌癌切除术后出院健康宣教,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进行舌功能评价.[结果]出院后6个月实验组病例在咀嚼和语言功能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吞咽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舌癌切除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康复指导,能提高舌功能恢复的速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范玉霞;陈世梅;赵家凤;陈世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穴位按压在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术后心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对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甲亢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采用穴位按压,对照组100例采用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10 mg,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穴位按压对减轻甲亢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起效时阃明显比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快,病人的不适感明显减轻.[结论]穴位按压法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具有操作简便、起效快、舒适、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吕冬;唐四元;谢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对制止城市居民滥用抗生素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制止城市居民滥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采用口头问答和书面答卷的方法对随机抽查的108名城市居民滥用抗生素现象进行调查.[结果]108人中有98人擅自服用过1种以上的抗生素,占90.74%.通过时被调查人员实施以抗生素用药知识为重点的健康教育,用药知识普遍提高,良好率由教育前的3.70%提高至82.41%.[结论]健康教育对制止城市居民滥用抗生素有效.

    作者:来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纳米银无菌敷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介绍了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病人的护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米银无茵敷料外敷6 d~7 d后皮肤损伤改善.

    作者:王丽娟;吴冬青;侯悦;韩红霞;徐晓东;董霜;颜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33例产妇分娩后第1次排尿发生晕厥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后排解第1次小便发生晕厥的原因,以寻求防护对策.[方法]对33例阴道分娩产后起床排解第1次小便发生晕厥的产妇产前、产时、产后2 h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前有贫血、产后2 h内出血超过300 mL、产程时间长、体力过度消耗、低血糖、下蹲厕所持续时间>20 min、膀胱过度充盈后再次排空等产妇,产后第1次小便容易发生晕厥.[结论]针对产妇不同情况,指导排尿方法,改蹲位小便为坐位小便可有效预防产后晕厥发生.

    作者:郑彩霞;涂晋梅;郑惠琴;郑雪珍;魏晓芳;陈颖茵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24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感染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由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时间比较长,术后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术后的有创监测管道和引流管道多而复杂,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率要比普通的外科手术高几倍.因此,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自1999年至今施行的24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的感染及预防感染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娜;张莹;金(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一次性湿巾式扫床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扫床是常规的护理操作,扫床套是必需的扫床用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反复使用的布套式扫床套,存在消毒、清洗、晾干及使用前再喷水等复杂的处理过程.不但不能黏附灰尘、皮屑,反而会造成灰尘飞扬,引起环境污染[1].

    作者:白金红;李昌玲;刘洪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鼻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胃肠道营养支持[1].鼻胃管是保证不能经口进食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手段,对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护肠道的正常功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病人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留置鼻胃管如不能妥善固定.则容易造成胃管移位、滑脱,甚至因胃液反流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2].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昏迷病人集中,大部分病人需要鼻胃管营养支持,为解决胃管滑脱问题,我们采用单纯绷带和橡胶管绷带两种方法进行鼻胃管固定,以选择佳的胃管固定方法.

    作者:刘琰;胡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例颅底、颈1与颈2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人术后护理

    高位颈椎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脊柱肿瘤,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一大难题.颅底、颈1与颈2肿瘤由于周围结构复杂,手术部位难于显露而更难处理[1].以往对此类病例多施行非手术治疗或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甚至完全放弃治疗.

    作者:刘其桃;田薇;周方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乳腺癌病人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关系.[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就医、经确诊的126例乳腺癌病人作为乳腺癌组,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128例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病人的神经质、精神质两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腺癌病人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人格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病人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且较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李淑萍;赵施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住院精神病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重新评估住院精神病痛人自杀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5年3 00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进行调查,对自杀的30例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其自杀原因或主要隐患.[结果]自杀危险因紊或安全隐患:精神症状严重21例,护士因素2例,安全管理不到位1例,安全设施有隐患3例,家属陪护监护不力及探视不当3例.[结论]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自杀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精神疾病本身.做好自杀风险评估,采取预见性护理和加强监管是防范自杀事件的重要策略.

    作者:王晓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马氏倦怠问卷和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对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在职手术室163名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女护士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丧失,而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较轻;手术室女护士前10位生活事件均为职业相关事件.[结论]手术室女护士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特别是个人成就感丧失比较明显.职业相关生活事件对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作者:常青;李思;周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例PICC导管2次异位的护理

    PICC是指经外周血管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其优点是保留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强刺激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导管位置不当,使用强刺激药物时可给病人造成痛苦.有报道,PICC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化疗时致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病例[1].我科1例病人先后两次行PICC插管均发生导管头异位,及时采取措施后,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岩;乙苏北;康娜;李丹;卢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炎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院试用加替沙星治疗慢性鼻炙,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小颖;熊晔;王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提高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病人交流,给予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满足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饮食和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琦;郁文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狂犬病病人临终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被犬、猫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狂犬病是迄今为止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其预后极差,病死率100%.临终护理是指一个人处于濒死阶段时,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心的照料和亲友们的依恋.

    作者:张守用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护理婴幼儿腹泻效果观察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每天的粪便量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增加,婴儿或儿童每天的粪便量超过10 g/kg或超过成人粪便量200g/d[1].婴幼儿腹泻常发生于0岁~3岁,尤其是2岁以下的小儿,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季节交替时、夏秋季节、饮食结构改变之初多发.

    作者:范慧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标准化病人的产生与应用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1],指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模仿临床病人情况,在临床技能考试中扮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等多重角色的人,可用于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教学、评估以及职业态度培养,于1963年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缔造,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心理测量学家Geoffrey Norman命名.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孕妇糖耐量异常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4 416例孕妇行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孕32周重复筛查,共568例异常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正常254例,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14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172例,并与600例对照者比较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12.86%,GIGT及GDM检出率分别是3.22%和3.89%.GIGT及GDM病人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 g GCT,以及早确诊GDM及GIGT,GDM与G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金环;赵文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