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国;李聪;张惠广
危重病人易发生肠道功能失调引起腹泻,反复稀便致肠液从肛周渗出,引起肛周及骶尾部皮肤湿疹、发炎,破溃甚至出血.传统的护理方法是反复清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这种方法不仅加大了护理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局部皮肤护理效果.我科对27例肛周淹红的病人使用康纳乐霜局部涂擦,经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黎;李小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手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利、呼吸、循环不稳定、伤口且带有管道、衣着少甚至未着衣等特点.将应用于院前急救的铲式担架进行了技术改进并用于手术后病人的搬运,将之与传统徒手搬运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云洁;陈燕;楚鑫;谢世敏;何晓丽;涂红云;周紫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产褥期妇女保健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分娩后的整个产褥期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1].为了解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对92例接受家庭访视的产妇做了问卷调查.现将其方法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晓群;卢华;陈启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颈椎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双极电凝组)和对照组(单极电凝组)各35例,分别采用双极电凝镊和单极电凝器头进行手术操作,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累计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颈椎手术中,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凝相比,应用双极电凝缩短了手术时间、止血效果确切、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静雯;曾莉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我院自1999 年1 月一2006 年4 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120 例,现就其临床观察及救护报告如下.
作者:秦继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在临床护理中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是对创伤性休克,需要补液的病人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可以在静脉穿刺后连接输液器前先留取血标本,以便检查备用.通过对60例病人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户倩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目前已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成熟方法,传统手术方式有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等,但都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髋部肌群损伤多及术后功能恢复慢等缺点[1],外侧小切口则优势明显.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对88例病人采用外侧小切口技术进行THA,通过精心的护理及有效的康复指导,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对于外科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术后肠道营养至关重要,我科2007年4月-2008年1月收治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60例,术后6 h应用800型肠内输液泵开始输注能全力,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营养液的输注,病人能够很好地接受,应用营养泵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理想的肠内营养泵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1], 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侯丽英;张惠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它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病人手术后会发生一系列过高或过低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其康复.本研究将放松训练应用于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中,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水平,为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现将其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胡经文;刘美丽;高春燕;李小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优质护理是医院的一种形象标志,是指导护士实现护理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病人对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日益成为优质护理的一种评价标准.护理质量对于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只有发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人应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病人对优质护理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士宏;蒋蕾蕾;赵文莹;杨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1],如呼吸系统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科的变应性皮炎等,这类疾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特异性脱敏疗法,是对已被某种变应原致敏的机体通过一定的途径,连续、小剂量、多次给予该种变应原,使机体对其敏感性逐渐降低以致脱敏,从而再次遇到该种变应原时不发生变态反应.这种特异性脱敏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我科对20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皮肤病160例病人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现将观察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风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的目标不只是保存生命和改善器官功能,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新的生活指标.所以,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日趋呈现出来,在医院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体系,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1].国外专业健康管理者一般具有医学或护理学和公共卫生管理双学位,并通过规范的临床实践培训,而国内预防保健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现在国内护士角色正从单纯的病人照顾者转变为健康教育者和施护者.如何开展长期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施、有评价、有协调的全院性健康教育工作是护理管理者面临和探索的新课题,我院自2006年1月开始自创一套完整的健康教育体系,以期探讨解决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作者:任巧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重症病人是一些病情危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他们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刺激,常因被置身于生疏环境,加上复杂仪器监测设施的应用,本身又缺乏对病情程度的认识,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疾病和死亡有强烈的恐惧感,以及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等多种因素,易造成严重心理失衡,导致并发症增加及住院天数延长和住院费用的增加[1].因此,在护理重症病人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当中,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仅从躯体上治疗疾病,减轻病痛,还要从心理上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尽快康复.现就其人文关怀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体现探讨如下.
作者:史彦梅;贺维权;左东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的对外窗口科室之一,病人流动量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其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门诊采血室病人满意度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2],病人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提高静脉采血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现就其探讨如下.
作者:周兰兰;何跃;邢建立;吴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癌症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姑息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填补了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空白.姑息护理其目的在于给临终病人减轻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让临终病人在有限时间内,安详、舒适并有尊严而无憾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同时也为病人家属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精神过渡期-心理缓解,创造一个优良的情感与外部环境,从而达到让死者安然、生者无憾的目的.随着我院收治的各类妇科晚期癌症病人的增多,姑息护理的实施尤为重要.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2004年-2007年收治的妇科晚期癌症病人其中10例实施系统的姑息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杏红;邹敏;刘小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为了减少排气过程中出现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者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空气,空气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于2007年12月始, 我科采用改良排气法用于静脉输液排气, 结果发现此法能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英;秦庆力;莫凌云;苏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条码是美国学者 Wood Land在1949年提出来的按照预先规定的条形码编码规则和有关技术标准,由条和空组合而成[1].在医药系统领域中,条形码系统主要用于药品、病例、血库管理上[2].医院内通常在内部和单机使用[3].2007年8月,我院心内科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引用上海科华齐效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条形码信息检验系统处理检验医嘱,但由于取消了医生传统的手写开化验单,在实施该条形码检验系统2个月内,就出现了医生布置检验出错、护士补救不及时、标本送错检验科等现象.为此,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爱华;庄海峰;沈莹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而且高血压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由于中青年人的生活阅历、工作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缺乏,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血压高,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尽管高血压药物治疗较大进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且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十分困难,有赖于多方面的配合.我科采用的病房干预-社区干预-家庭干预的措施对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德全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长久以来,我院对抢救室的管理实行的是主班护士负责、班班交接、护士长和护理部抽查制度,显得费时又费力,并很难确实做到抢救器材的完好性.自2007年以来,结合我科抢救室实际工作情况,对抢救室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用封条式管理,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珺;胡冬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腹部手术首选麻醉方法之一,尤其是中、下腹部的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些问题.首先是手术过程中牵拉内脏.出现鼓肠、恶心、呕吐等反应.给手术带来了操作方便.我们随机总结600例,观察到哌替啶和芬太尼、氟哌利多对内脏器官牵拉反应或牵引痛有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效果,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辅助用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建国;李聪;张惠广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