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疗方在改善腹膜透析病人营养状况中的应用研究

沈麒云;吴冬春;李黎梅;黄柳燕;黄文丽

关键词:食疗方, 改善, 腹膜透析, 透析病人, 营养状况, 应用研究, 重度营养不良, 发生率, 感染并发症, 中医, 影响, 饮食干预, 透析中心, 生活质量, 存在, 操作技术, 辨证施治, 生存率, 装置, 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腹膜透析(PD)装置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往PD为突出的感染并发症已日益减少,而营养不良问题尤为突出.许多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Yong等对欧美6个透析中心224例病人情况加以统计,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Burkart发现,49.6%的腹膜透析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1-3],而我国腹膜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5.8%[4].PD病人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与病人的生存率直接相关.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腹膜透析病人进行中医饮食干预,以探讨食疗方对PD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在乌鲁木齐市4所高校随机抽取3 67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均分为9.94分(满分22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均分为1.96分(满分20分);知识分值与态度分值呈正相关(r=0.32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艾滋病知识、专业、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贫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存在较明显的歧视态度.高校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李迎;张艳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的护理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发病率为5%~10%,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难以形容的不适感、蚁走感、酸胀感、夜晚或休息时加重,运动后可短暂缓解,严重者可侵及上肢并引发夜间睡眠障碍,白天疲乏倦怠,昏昏欲睡,更严重者可以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2].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病因不明的RLS称为特发性RLS,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占50% ~92%[3].继发性RLS多见于慢性肾衰竭、妊娠、缺铁性贫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4].RLS是困扰众多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的一个重要问题,病人RLS发生率较高,但易被忽略.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血液透析病人RLS的护理进行研究.

    作者:杨素云;宋保利;贾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腕部小静脉离心穿刺在肝硬化晚期病人中的应用

    肝硬化晚期时,病人出现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由于病人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长期反复静脉穿刺,使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采用腕部小静脉离心穿刺方法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彩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例过量服用速效救心丸病人的急救护理

    1 病例介绍病人,男,86岁,入院症见:腹部胀大如鼓,时有恶心、咳嗽,双下肢水肿,食欲缺乏,小便量少,大便秘结.入院中医诊断:鼓胀(湿热蕴结);西医诊断:腹水原因待查(①肝癌?②肝硬化并腹水?③肾功能不全?).既往史:肺结核、冠心病、老年性便秘.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入院后第3天19:03病人突发胸闷、胸痛、喘息.体格检查:体温38.3 ℃,呼吸25/min,脉搏110/min,血压160/90 mmHg(1 mmHg=0.133 kPa),听诊:双肺及喉满布痰鸣音,腹水体征(+++),立即对症治疗.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半坐位,异山梨酯10 mg口服,速效救心丸5粒舌下含服,对症处理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20:05病人诉胸闷胸痛加剧,呼吸困难.询问病情,病人家属告知从19:30开始家属应病人要求擅自给予速效救心丸共40粒分次含服.

    作者:李克荣;郭艳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方法研究

    气管切开是危重病人呼吸困难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给病人留置胃管带来一定的困难,护理人员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一次成功率,并对两种操作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如玉;王美婷;张海波;刘建茹;刘福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漏斗胸患儿Nuss手术前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1],以胸骨体下端及剑突为中心,胸骨和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前胸廓畸形.发病率为1/1 000~7/1 000,与遗传因素有关,出生后畸形进行性加重,不仅影响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而且会使患儿因胸廓畸形而产生心理障碍,应早期手术治疗.胸腔镜下Nuss手术在国外已开展8年,我科于2003年10月在中南地区首先开展漏斗胸的微创治疗(Nuss手术),并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了国产漏斗胸矫正器.目前已完成100余例手术,治疗效果极佳.近年来对漏斗胸患儿手术矫形后的功能改善情况和常规护理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对漏斗胸患儿胸腔镜下Nuss手术家属的心理方面的报道尚少见.本研究针对行Nuss手术漏斗胸患儿术前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旨在为行Nuss手术漏斗胸患儿父母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蔡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护生对循证护理(EBN)的认知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EBN认知问卷对156名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生对EBN的认知情况、早接触和佳学习途径、影响EBN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等.[结果]75.6%的护理本科生听过EBN,但对EBN有些了解的护生仅占44.2%;60.9%的护生早接触EBN的途径是通过教师授课,70.4%的护生希望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的方式来深入了解EBN;制约学生了解EBN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课程繁重和课余时间少、缺乏专人指导、不熟悉检索技巧、专业信息来源渠道缺乏、不知如何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等.[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改革课程体系,重视、完善护生的EBN基础知识及培养EBN技能,并建立行政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EBN教育深入而有效地进行.

    作者:钟玉杰;段明娟;钟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巧撕3L粘贴巾

    3L粘贴巾为无菌物品,它是采用压敏胶涂于塑料上制成,种类、规格多样,已被广泛用于术区皮肤保护及固定动静脉穿刺针.但在撕除过程中,由于粘贴巾黏附力强,与敷料、皮肤粘贴紧密,往往费时费力,给病人造成痛苦.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右手固定敷料或皮肤,左手从粘贴巾边缘揭起,反方向零角度撕除,可快速大面积撕除.该方法快速、省力且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何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例硝基苯涂料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硝基苯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苦杏仁味的油性液体,多用于生产染料、香料、炸药等有机合成工业,近年来,在装饰材料中用途广泛.其蒸气能经肺吸收,液体易经皮肤吸收,若不慎口服,将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1].病人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肝肾损害等,病死率高.2007年我科收治1例硝基苯中毒病人,经积极救治病人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的护理

    黄斑区弥漫性水肿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激光格栅样光凝及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1].曲安奈德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地改善黄斑水肿[2,3].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22例(25眼)弥漫性黄斑水肿病人,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英;关晋英;叶晓丽;雷春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参与型护理对抑郁症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抑郁症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6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实验组病人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于病人入组时和干预8周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和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8周后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实验组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结论]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其自杀态度,预防自杀.

    作者:唐红;裴建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快速排除莫菲氏滴壶下端气体的方法

    静脉输液过程中时有液体走空现象发生,输液管腔内液面低于莫菲氏滴壶,护士常用以下方法处理.先将输液管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夹关闭,直接挤压滴壶,待液面升至适当高度,再排除滴壶下段气体.排除方法:①断开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排除管内气体,此法容易但浪费药液;②将管内气体向上弹至莫菲氏滴壶内,此法较费时.现介绍一种快速排除一次性输液器莫非氏滴壶下端气体的方法.

    作者:孙佰玲;倪晓慧;赵春红;苗敏;夏红丽;雷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两种口腔护理溶液口腔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蒸馏水替代生理盐水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口腔护理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蒸馏水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口腔护理舒适度和口腔细菌学培养结果.[结果]两组病人口唇干裂、恶心、口感、口腔细菌学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蒸馏水替代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病人舒适,经济安全.

    作者:钟雪莲;云小蕊;王秀荣;沈丹薇;王建华;郝秀凤;尚艳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那他霉素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的护理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疾病[1],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角膜接触镜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病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2].由于真菌毒素、蛋白分解酶及可溶真菌的抗原作用,真菌丝可向深部生长,甚至侵入眼内,再加上抗真菌药物种类少、渗透性差,抗菌谱窄、毒副反应大,临床上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非常棘手.我院利用那他霉素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平;史静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经鼻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3种方式之一,妥善固定导管非常重要.常规采用2根胶布交叉固定法,这种固定方法外观不整洁,病人感觉不舒适.特别是伴有脑血管疾病、有精神症状及躁动的病人气管插管易滑出或滑入.自2007年6月对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晓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严重烧伤病人的心理康复历程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病人在治疗、康复阶段的心路历程,探讨促进伤者身心康复的积极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度访谈8例康复后期的严重烧伤病人.[结果]严重烧伤病人伤后主要经历迷失、适应和提升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影响伤者康复的因素也各异.[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烧伤病人的内心世界,多角度出发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获得身心康复.

    作者:吴菁;翟建霞;刘晓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展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18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的慢性病,如贫血、胃肠疾病、高血压等已成为影响重庆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居民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干预以及慢性病管理,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刘秀娜;周娟;张翠华;罗羽;何孝崇;李秀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发卡式固定效果观察

    小儿用药多选用头部静脉,如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由于患儿哭闹后出汗或夏季多汗、头发等原因,使固定头皮针的胶布不易粘牢,必须绕头一圈才能将其固定好.但此法用胶布较多,胶布粘在头发上,患儿输液完毕拔针时胶布不易揭取,增加患儿的痛苦[1];头皮针固定不好,易发生药物外渗或头皮针滑脱.因此,改进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方法,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2003年以来采用发卡式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法,大大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固定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兰;李华娟;王玉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48例分析

    [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国内1994年以来有关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病例报道27篇中48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溶血反应多发生于以往曾用过葛根素或连续用药1周以上的病人,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血液免疫学检查可见葛根素特异性抗体.[结论] 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发生和转归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玲;苏爱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手术科室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随着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大隐患.为了解我院手术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笔者对我院手术科室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秀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