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腕部小静脉离心穿刺在肝硬化晚期病人中的应用

张彩芹

关键词:腕部, 小静脉, 离心穿刺, 肝硬化, 病人, 应用, hepatic cirrhosis, 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重度营养不良, 现报道如下, 低蛋白血症, 明显效果, 静脉通路, 护理人员, 穿刺方法, 侧支循环, 提高, 脾大, 腹水
摘要:肝硬化晚期时,病人出现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由于病人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长期反复静脉穿刺,使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采用腕部小静脉离心穿刺方法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效果.[方法]将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出现双眼同时视功能异常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护理,训练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双眼视觉训练,动态观察术后病人双眼同时视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术后4周和8周时,训练组双眼同时视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斜视矫正术后视觉训练可促进双眼同时视功能建立,利于病人远期双眼复杂视功能的建立和斜视手术后眼位的维持,可显著提高病人的视觉质量.

    作者:张秀丽;张银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3L袋移液管路的再利用

    胰腺炎和肠瘘病人常需放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冲吸,肠瘘病人通过负压冲吸引流可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利于炎症、水肿的消退,使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瘘口愈合;胰腺炎病人通过负压冲吸可将胰周渗液和坏死组织冲吸出来.护士将3 L袋上的移液管路巧妙地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芳;叶向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的观察及护理

    鼻咽癌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 78%[1] .由于鼻咽部与颅底接近,且位置较深,不利于施行手术,故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传统外放射治疗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可以加强对肿瘤组织的杀灭,但是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加大,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一种新方法[2].我院自2006年9月-2007年11月对16例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鼻咽癌病人施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蕾;林秋菊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院前急救的发展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发病或受伤后,由医务人员或目击者在病人抵达医院前对其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1].有记录的院前急救行为早可以追溯到十字军东征时期.当时,为了救助那些不远万里到耶路撒冷朝圣病倒在路旁的人们,一些宗教骑士团(包括圣约翰骑士团)经过短期培训便投入到对病人的救援活动中,而救助活动一般也仅限于使用四轮马车将伤病员运送到救治中心.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情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社会对护理服务需求的提高,护理管理者所承担的角色日趋重要和多元化,要求护理管理者通过充分组织、协调,使护理群体的工作效益大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实施需要护理管理者与基层护理群体充分沟通,从而调动整个护理群体的积极性.因此,作为现代护理管理者,必须注重情商的培养以及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敏;徐敏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快速排除莫菲氏滴壶下端气体的方法

    静脉输液过程中时有液体走空现象发生,输液管腔内液面低于莫菲氏滴壶,护士常用以下方法处理.先将输液管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夹关闭,直接挤压滴壶,待液面升至适当高度,再排除滴壶下段气体.排除方法:①断开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排除管内气体,此法容易但浪费药液;②将管内气体向上弹至莫菲氏滴壶内,此法较费时.现介绍一种快速排除一次性输液器莫非氏滴壶下端气体的方法.

    作者:孙佰玲;倪晓慧;赵春红;苗敏;夏红丽;雷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巧撕3L粘贴巾

    3L粘贴巾为无菌物品,它是采用压敏胶涂于塑料上制成,种类、规格多样,已被广泛用于术区皮肤保护及固定动静脉穿刺针.但在撕除过程中,由于粘贴巾黏附力强,与敷料、皮肤粘贴紧密,往往费时费力,给病人造成痛苦.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右手固定敷料或皮肤,左手从粘贴巾边缘揭起,反方向零角度撕除,可快速大面积撕除.该方法快速、省力且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何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激励理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医院,存在护理人员不足、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为了缩小与省级医院的差距,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护理部近年来在管理实践中运用激励理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目前适用于管理实践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及公平理论.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时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老年性色素斑形成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人到老年,脸部或四肢的皮肤上常出现一些扁平或稍稍隆起的,呈淡褐色、褐色或黑色,不痛、不痒的斑点或斑块,此即为老年性色素斑(简称老年斑)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但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求有一个健康的外貌[2].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老年斑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湖州市的151名老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丹丹;卢燕归;施华;林梅;王春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备班制在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急诊科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是接诊和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多学科、无规律、节奏快等特点.急诊病人的就诊存在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时有突发事件或大批量病人的到来,特别是中午、夜间时间,此时常规排班中的护理人员就会出现不足,影响急诊病人的救治.为应对突发事件所致的急诊科人力不足,避免忙乱现象,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合理调配人力,我科自2006年7月增加护理人员的储备,实行备班制,经过近1年的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参与型护理对抑郁症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抑郁症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6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实验组病人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于病人入组时和干预8周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和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8周后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实验组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结论]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其自杀态度,预防自杀.

    作者:唐红;裴建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1例蓖麻油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蓖麻油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得到的脂肪油,临床上常用于多种特殊检查或治疗的肠道准备.药物过敏性休克是急危重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国内少见口服蓖麻油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我院对1例蓖麻油致过敏性休克伴心律失常的高龄病人成功施行抢救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肖进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漏斗胸患儿Nuss手术前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1],以胸骨体下端及剑突为中心,胸骨和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前胸廓畸形.发病率为1/1 000~7/1 000,与遗传因素有关,出生后畸形进行性加重,不仅影响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而且会使患儿因胸廓畸形而产生心理障碍,应早期手术治疗.胸腔镜下Nuss手术在国外已开展8年,我科于2003年10月在中南地区首先开展漏斗胸的微创治疗(Nuss手术),并与国内公司合作,开发了国产漏斗胸矫正器.目前已完成100余例手术,治疗效果极佳.近年来对漏斗胸患儿手术矫形后的功能改善情况和常规护理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对漏斗胸患儿胸腔镜下Nuss手术家属的心理方面的报道尚少见.本研究针对行Nuss手术漏斗胸患儿术前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旨在为行Nuss手术漏斗胸患儿父母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蔡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食疗方在改善腹膜透析病人营养状况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现代腹膜透析(PD)装置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往PD为突出的感染并发症已日益减少,而营养不良问题尤为突出.许多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Yong等对欧美6个透析中心224例病人情况加以统计,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Burkart发现,49.6%的腹膜透析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1-3],而我国腹膜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5.8%[4].PD病人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与病人的生存率直接相关.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腹膜透析病人进行中医饮食干预,以探讨食疗方对PD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沈麒云;吴冬春;李黎梅;黄柳燕;黄文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中期妊娠引产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依沙吖啶(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护理.[方法] 选择妊娠16周~27周终止妊娠的125例孕妇,按其意愿分为镇痛组、对照组,镇痛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7分时行硬膜外阻滞及专人守护,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出血量. [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催产素使用率、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凡诺引产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显著;专人守护、催产素的注入方法和时机的选择及引产前的心理护理是中期妊娠引产硬膜外阻滞镇痛取得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翠琼;何桂华;王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的护理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发病率为5%~10%,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难以形容的不适感、蚁走感、酸胀感、夜晚或休息时加重,运动后可短暂缓解,严重者可侵及上肢并引发夜间睡眠障碍,白天疲乏倦怠,昏昏欲睡,更严重者可以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2].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病因不明的RLS称为特发性RLS,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占50% ~92%[3].继发性RLS多见于慢性肾衰竭、妊娠、缺铁性贫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4].RLS是困扰众多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的一个重要问题,病人RLS发生率较高,但易被忽略.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血液透析病人RLS的护理进行研究.

    作者:杨素云;宋保利;贾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新生儿二次剪脐佳时机研究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脐带处理不当,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有资料表明,在1 200 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0%~87.5%[1],多为第1次剪脐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2次剪脐时局部潮湿或时间延长所致.因此,选择适当的脐部护理方式,建立新生儿脐部干燥程度客观判断依据,把握2次剪脐的佳时机,能大大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提高2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质量.

    作者:耿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腕部小静脉离心穿刺在肝硬化晚期病人中的应用

    肝硬化晚期时,病人出现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由于病人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长期反复静脉穿刺,使静脉穿刺成功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采用腕部小静脉离心穿刺方法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彩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早期系统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效果观察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高发肿瘤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和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生存期延长,其5年生存率为50%~60%[1] .生存期延长,放疗后遗症就成为影响病人生存的主要问题,而张口困难是鼻咽癌放疗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有资料显示,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达58.5%[2]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为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我科于2005年4月-2005年12月对8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进行分组研究,并对其中40例采取早期系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 基层医院24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非手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护理可危及病人的生命[1].我科于2006年3月-2008年5月对24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刘素兰;冯宪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