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闭合性颈部损伤致喉气管断裂的护理

石冬梅

关键词:闭合性, 颈部损伤, 喉气管断裂, 喉气管狭窄, 气管软骨, 性损伤, 病人, 重体力劳动, 完全断裂, 声音嘶哑, 神经断裂, 气管切开, 功能障碍, 处理, 成功救治, 严重性, 撕裂伤, 分泌物, 症状, 危险
摘要:严重的颈部闭合性损伤可能发生喉气管断裂,若对其症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观察不细、处理不当,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喉气管狭窄及喉功能障碍而且易致死亡.我院头颈科曾成功救治1例颈部闭合性损伤病人.该病人第1气管软骨环和第2气管软骨环完全断裂和破碎,第2气管环膜部裂口远近端相距约4cm,喉腔黏膜及双侧声带撕裂伤,左侧喉返神经断裂,经及时清除气道血性分泌物、低位气管切开等处理,病人脱离危险,术后经精心、全面的护理,两个月后完全康复.随访3年,仅有轻度声音嘶哑,未发生喉气管狭窄,并能胜任重体力劳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Delphi法筛选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目的]确立临床护理专家(CNS)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临床护理专家规范化、系统化的认证考核.[方法]先确立CNS专家认证评价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34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专家对未提及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专家调查3轮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88.2%和84.4%.选择的专家涉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3个领域,具有较好的学科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8以上.3轮调查总体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242、0.282和0.288(P<0.001).[结论]应用Delphi法筛选的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部分:个人基本情况评价(13项指标)、专业知识技能考核(6项指标)、专业态度(5项指标)和临床角色作用评价(5个方面31项指标).

    作者:杨小平;王惠珍;秦柳花;翟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考评

    [目的]对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信度与效度考评.[方法]利用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120名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自评调查,采用重测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进行信度评价,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考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测信度为0.668,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45 4,信度较高.指标体系内容效度较好,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从整体看,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护理专家的评价提供统一参考标准,但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作者:杨小平;秦柳花;王惠珍;杨丽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据统计,因精神疾病导致自杀者占全部自杀者的30%~40%,其中精神分裂症自杀者又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者的30%,是普通人群的20倍~45倍,且约1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终死于自杀.因此,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临床特征,对于预防和减少自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代静波;徐立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教师对角色认知与胜任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及角色胜任评价水平,以及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及角色胜任评价水平,为临床教学管理者制定教师角色发展及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60名临床护理教师及208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理想教师角色充满期待,教师认同理想教师角色;教师对自身角色胜任自我评价高于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角色胜任评价,主要缺陷项目包括在对病人家属的人文关怀意识、给学生以心理/专业伦理/行为方面的辅导、个案与个性化教学方法等.[结论]学生对教师角色胜任评价不高,发展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师角色势在必行.建议临床护理师资建设应着手发展临床护理教师教育者角色、辅导者角色,同时应注重培养临床角色中专业发展的潜力.

    作者:杨辉;康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专用床的制作与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给药途径,特别是在门诊输液室,大部分都是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因此,为了使患儿能够尽快得到输液治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我科2003年自行设计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专用床,经临床3年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恶性血液病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恶性血液病病人由于其疾病本身的原因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导致机体免疫缺陷,尤其在联合化疗后,体内免疫和造血功能受损,引起极为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医院感染[1,2].因此,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为降低其感染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分析其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十分重要.现就我院2001年-2002年收治的182例恶性血液病病人医院感染的情况作一统计分析.

    作者:李志慧;欧玉英;李少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岁以上(包括60岁)胃肠疾病术后恢复期病人65例,分为实验组(合理营养处方治疗)、对照1组(经验膳食)和对照2组(经验膳食+肠内营养)3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5d、术后30 d检测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术后15 d,对照2组的Hb、TP、ALB、PALB各项指标高于对照1组、实验组;而术后30 d时,实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高于对照1组.[结论]对于胃肠术后恢复期的老年病人,合理营养处方膳食能达到与肠内营养治疗相同的效果,且经济适用.

    作者:金玲;沈小梅;贾军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干预方面,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综合干预的重要性.

    作者:尹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

    [目的]确立临床护理专家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建立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4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联合应用确定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体系4类共计55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结论]利用该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为公正、客观、准确地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评价提供了统一标准.

    作者:杨小平;王惠珍;秦柳花;杨丽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湖北省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

    为确保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对近年来湖北省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湖北省护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符合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趋向以及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策规范和医院支持.

    作者:余凤英;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对开设护理本科课程的意见,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级四年制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69.1%的护生认为此专业以四年制为好,47.3%的护生认为毕业实习以7个月~9个月较妥,62.1%的护生要求增加西医类课程,并要求增加人文课程,对当前开设的课程仅<基础护理学>掌握得较好,且大多数护生对目前的就业情况较满意.[结论]中医药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课程应突出中医特色,整合中医课程,增设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

    作者:丁亚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社会的发展,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我国当前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步骤,以及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对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岚;冯谦;周霞;夏兰珍;马丽华;裴显俊;刘书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应用益赛普治疗局部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注射益赛普后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方法]对52例AS病人注射过程中和注射后进行随访观察,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追踪.[结果]52例共进行1 2 4 8次注射,其中有13例(25.0%)共81次(8.7%)出现了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局部红、肿、硬结、痒),其中中度1例,轻度12例.[结论]应用益赛普治疗AS后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较常见,但无需药物治疗,一般可自行缓解.

    作者:张亚美;李晓兰;赵岚;李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LIF)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紧急处理方法之一[1],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新方法,并且在溶栓同时,可对血管残余狭窄行血管成形并支架植入术,避免再次血栓形成.动脉内溶栓治疗改善了病人的预后,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已逐步在国内开展起来,其疗效非常显著,血管再通率为80%左右,国外学:者报道可高达85%[2].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主要的并发症为出血,包括颅内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等[3],其次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水肿和血管再闭塞.国外报道出血发生率为5%,然而对于支架术后1周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少见,现报道1例,并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常红;张本园;张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闭合性颈部损伤致喉气管断裂的护理

    严重的颈部闭合性损伤可能发生喉气管断裂,若对其症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观察不细、处理不当,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喉气管狭窄及喉功能障碍而且易致死亡.我院头颈科曾成功救治1例颈部闭合性损伤病人.该病人第1气管软骨环和第2气管软骨环完全断裂和破碎,第2气管环膜部裂口远近端相距约4cm,喉腔黏膜及双侧声带撕裂伤,左侧喉返神经断裂,经及时清除气道血性分泌物、低位气管切开等处理,病人脱离危险,术后经精心、全面的护理,两个月后完全康复.随访3年,仅有轻度声音嘶哑,未发生喉气管狭窄,并能胜任重体力劳动.

    作者:石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师资培训的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护理临床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师教学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现状,提出要加强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师资培训,可通过提高临床教师自身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胡晓林;王世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例急诊手术治疗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缺血疾病,发病急,病死率95%以上.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是溶栓及脱水治疗.但如果血栓体积大,形成的时间长,溶栓效果不佳,血栓不能及时清除,大脑灌注不能及时恢复时,脑细胞将进行性坏死,血栓将迅速蔓延增大,引起闭塞侧大脑半球缺血、坏死,严重脑水肿,导致脑疝形成,随时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幸存的病人也往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等.如果能有效地去除血栓,使堵塞血管再通,就可以恢复脑灌注,减小梗死面积,避免未梗死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改善脑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1].我院脑血管科2005年4月26日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使用溶栓治疗效果不佳后,运用急诊手术方法治疗经积极及时的抢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姚晚侠;王金侠;刘引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功能锻炼研究进展

    重点综述了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研究状况,强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张宝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评估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NA和传统营养评价指标同时对94例消化系统肿瘤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营养评估.[结果]消化系统肿瘤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1.5%,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0.4%,营养正常者为18.1%;年龄、牙齿状况和疾病分期是影响老年人营养的重要因素;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67).[结论]消化系统肿瘤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是一种可靠、快捷、简便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作者:王庆华;王志莲;王霞;董建丽;郭丽芳;栾顺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常发生的不适症状,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64例(68膝)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进行相关知识指导以及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内容包括患肢末梢颜色、患肢麻木情况、肿胀程度、伤口有无渗血、有无关节积液、胫骨下端的感觉等.[结果]膝关节镜术后行弹力绷带包扎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如患肢颜色加深、感觉麻木、肢体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需加强对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包扎病人的观察及相关知识指导,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陈文风;贺爱兰;雷光华;李康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