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对血透置管病人导管感染的干预

芮莉莉

关键词:血液透析, 导管, 感染, 护理
摘要:随着每年血液透析病人的不断增加,置管术因其快捷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保证导管的安全成为护理的重点.在留置导管的并发症中,感染为常见,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外,还应注意护理中的点滴细节及加强对病人的宣教,从而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高职高专病原生物学实验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结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病原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在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等的基础上,构建合理可行的实验考核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并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廖明生;谢德秋;邹立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单臂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48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及中西结合治疗的体会.方法: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结合中西医治疗,促进伤口及骨折愈合,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48例随访4~13个月,4-6个月骨性愈合42例,4例因创口感染致7~8个月愈合,2例骨不连.结论: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中医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能够减少创伤,早期复位骨折,固定可靠,愈合快,功能恢复好,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修元;张宏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敏感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软组织缺损及感染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软组织感染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骨及软组织感染创面随机分成2组.彻底清创后,治疗组创面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进行治疗.对照组创面应用传统方法(清创、灌洗、引流等)进行治疗.通过观察创面的恢复情况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9.5%.而对照组治愈率仅为21.1%.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及软组织感染比传统疗法更为有效.

    作者:刘欣;宁宇;卢微;高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260例人群脂肪肝检验结果与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260例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的体检结果分析,寻找与健康人群脂肪肝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我中心2009年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中选取260例做为研究时象,男147例,女113例,平均年龄42.3±12-31岁.根据体检结果将体检者分为脂肪肝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本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为自然人群,排除病毒性肝炎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病体检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比例为33.08%.脂肪肝组BMI、CCT、ALT、TG、TC、HDL-C相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LDL-C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脂肪肝发病例与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作者:邹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82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收治的82例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与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莫爱萍;赵学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各模式之相关性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各种模式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临床检验上的应用意义,并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方法: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440份人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以乙肝五项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血清模式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作者:王红梅;赵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为手术室护士这个群体的积极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对河南省5所医院的32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施测.结果:约60%~80%的手术室护士被试报告了明显的职业倦怠,约24%手术室护士报告工作压力强度大.结论:关注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对手术室护士队伍稳定、病人满意程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延峰;苏月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医院的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疗抢救的第一场所,面对是遭受各种意外的病人:病人病情不一,复杂多变;年龄不一,有老人有儿童,病情来不及预防.同时患者在急诊科逗留时间短,护患接触交流时间少,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护理纠纷,既影响患者的治疗,又损害了职业形象和医院工作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保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一直是护理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曹长兰;李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是临床能力训练,同时又要兼顾科研能力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阐述了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对策.

    作者:孙长宇;张红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硬管喉内窥镜在喉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硬管喉内窥镜在喉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表麻下应用喉内窥镜进行喉科检查和治疗.结果疾病一次检出率高,可用于下咽异物取出,带蒂的声带息肉切除术及喉、下咽肿物活检术.结果:本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有效、损伤小,患者所受痛苦少,易于被医患接受.硬管喉镜设备价格低廉.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作者:郭英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彩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对行彩超诊断的71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胎儿畸形71例,其中无脑儿23例,脑积水8例,无脑儿并脊柱裂4例,脑积水并脑膜脑膨出1例,脊柱裂4例,肾积水2例.双肾缺如2例,多囊肾1例,十二指肠闲锁3例,内脏外翻4例,胸腹水4例,颅内血肿3例,唇胯裂2例.足内翻2例.短肢畸形4例.多部位复合畸形2例,双胎畸形2例.漏诊2例,1例唇腭裂,1例隐性脊柱裂.漏诊率为2.8%.结论:彩超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潘宇轩;李有明;周兆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ICC在老年卧床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PICC管是经外周途径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有别于其他穿刺技术,它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5天~1年)的静脉治疗通道,适用于长期化疗,老年病人输液,外科营养等病人,减轻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等诸多优点.

    作者:张慧;刘汉青;许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肺结核患者加强营养的探讨

    肺结核(TB)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机体消耗过大,食欲减退,往往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延长病程治疗.如何提高治愈率和涂阳肺结核,缩短TB的用药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营养是关键,对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玉萍;任雅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门诊急救室如何更好地护理

    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生命的同时,要求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到愉快的状态.

    作者:胡从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灸疗对视疲劳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灸疗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视疲劳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次后,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结果:与灸疗治疗前相比,总积分、异物感、烧灼感、眼病、充血、视力模糊、畏光,各项指标于灸疗治疗后10次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发现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结论:灸疗能快速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且经济实惠.

    作者:陈少华;韦秀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多媒体技术在蒙药制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多媒体教学是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组合进行视听教学的方法.本文主要论述多媒体技术在蒙药制荆学教学中应用的点滴体会.

    作者:斯日古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与体会

    消化科是护也临床实习中必不可少的科室.每年我科接收各级各类医药院校实习、见习护生近百名.如何提高消化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综合质素高、工作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是我们消化科全体带教老师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将我们的带教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唐小珍;吴清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泪道冲洗探通术中的镇痛效果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泪道冲洗探通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96例泪道堵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泪道冲洗液使用0.9%生理盐水3ml、硫酸庆大霉素2ml、地塞米松1ml.治疗组在泪道冲洗液中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3ml、硫酸庆大霉素2ml、地塞米松1ml.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泪道冲洗和探通.结果:治疗组疼痛发生率为48%,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84.4%,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注射液可以有效减轻泪道冲洗探通时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周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整体舒适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整体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术后采取整体舒适护理;对照组6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泌乳时间及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整体舒适护理临床疗效好,可有效防治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作者:胡惠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观察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与肠镜表现的改善情况,对其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探讨提高隔药灸治疗的途径.方法:将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隔药灸组与隔麸灸组,分别进行隔药灸与隔麸灸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肠镜表现改善情况的观察.对隔药灸与隅麸灸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隔药灸与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隔药灸组近期治愈率显着优于隔麸灸组.结论: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精选方剂,改进荆型,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能力.或许是提高隔药灸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张卫;程绍鲁;索标;周然宓;董倩;吴秋燕;张吉玉;金海鹏;陈伟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