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

陈辉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术, 病人, 术后护理, 脑脊液循环障碍, 神经外科, 颅内高压, 临床应用, 护理介绍, 常用技术, 状态, 分流
摘要:脑室外引流术(extra ventricular drainage,EVD)主要通过纠正脑脊液循环障碍,分流颅内脑脊液以缓解颅内高压状态,是神经外科的常用技术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现将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推行随访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2004年以来,我院为了进一步改进医疗护理质量,完善服务态度,全面推行医患沟通制,强化人性化服务,我科3月份率先推行随访制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内置式棉条应用于ICU女病人经期的护理

    女病人在ICU入住期间月经来潮,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加重了基础护理工作量.我科将内置式卫生棉条应用于病人经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薇;叶红;叶红波;周铃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用爱心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护理大专临床实习有感

    1998年10月,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我踏入了妇科病房,开始护理大专学习的后阶段--临床实习.

    作者:杨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性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诊断检查的重要方法,在眼科临床中广泛使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我们对812例行FFA检查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316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郭九玲;刘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对肿瘤病人陪护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探讨

    病人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就尤如被判了有期徒刑,需要人性化的服务.人性化服务核心的就是要尊重和理解病人,给予关爱[1].病人心理负担重,依赖性强,除了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外,更需要亲友的安抚及陪伴.从人性化护理需要出发,加强对肿瘤病人陪护人员的管理,使病人获得心理和个性的满足,对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护理服务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阙子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观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绝大多数.由于病理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我们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7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型)病人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薇;刘象鹏;牛运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院在职注册护士90人,聘用制护士30人,年龄19岁~52岁,其中本市户口114人,外省市户口6人.2002年-2003年因各种原因护士流失现象较明显.为确保护理工作的常规运转,需要随时补充减员数量,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临床护士的大量流失,一方面使培训处于低层面重复状态,另一方面倒班护士经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身体素质低下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为寻求对策,对我院护士流失原因与管理难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明珍;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因此如何做好临床药物治疗的执行和监护工作,并协同医生搞好有效、合理、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素兰;伍晓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预防褥疮护理卡的应用

    卧床病人易发生褥疮,除与病人自身疾病有关外,也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褥疮预防进行有效管理,可使褥疮的发生率降到低.我科应用自制的预防褥疮护理卡,对容易发生褥疮的41例病人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规范和简化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救护中的应用

    急诊严重创伤伤员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创伤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或心脏压塞而导致病人迅速死亡.快速输血、补液、合理应用升压药可使80%~90%病人获救[1,2].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我院急诊科2001年6月在多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了院前急救和院内程序化抢救、重症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动脉断裂出血介入治疗、手术等,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侯云生;张新亚;刘占河;杨光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稀碘伏灌肠预防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文献报道[1,2]其病死率80%以上与感染有关,且肠道细菌易位所致的继发感染是导致SAP死亡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如能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降低感染率,对SAP的预后很有意义.近几年来,我科应用稀碘伏盐水清洁肠道,防治SAP的继发感染,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雅芳;冯俊芳;万雪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输氧橡胶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给病人吸氧时,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3版),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东延;刘艳秋;李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鼻腔肿瘤术后拔除纱条时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鼻腔肿瘤病人手术后拔除鼻腔纱条时出现昏厥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5月-2003年12月行鼻腔手术的65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例病人在拔除纱条时出现昏厥,经过及时治疗,症状缓解,均无后遗症.[结论]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差是发生昏厥的基础,疼痛不适等不良刺激是发生昏厥的诱因.适时的心理疏导、拔纱条前充分润滑、分次拔除是预防昏厥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秀杰;郑美春;林咏琴;胡创英;宋凤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新法治疗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病人一旦发生褥疮,伤口愈合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也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多年来我科自创了一种方法,可有效治疗褥疮.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介绍一种加压洗眼法

    对结膜囊异物的病人,常规用洗眼壶或输液管洗眼器冲洗,冲洗时常因冲力较弱,不易将附着在结膜囊内的异物冲洗干净,采用加压冲洗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彩萍;尹爱良;贺传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眼外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万物的主要器官[1],当外伤突然发生视觉障碍时,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术后双眼包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很大.因此,眼外伤病人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将98例眼外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马素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效果的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在手背静脉穿刺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静脉穿刺时血管选择可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如静脉显示仪),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选择穿刺方式,尽量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痛苦,掌握止血带的佳使用方式和时间,注意进针的角度、手法及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

    作者:朱寿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病人双腔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

    介绍血液透析病人双腔静脉置管过程中预防血栓形成和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强调选择合适浓度的肝素溶液封管、有效的皮肤消毒方法、棉质纱布的应用、导管材料的改进、合适的置管时间等的重要性.

    作者:陈燕燕;杨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帮助.但CAG术前、术后常有明显的血压波动.为进一步研究CAG对血压的影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对66例病人CAG前后的血压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门诊病人的家庭护理

    我院2001年7月-2004年7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259例275眼,现就超声乳化术后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张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