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性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郭九玲;刘文军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相关性, 副反应, 预见性护理, 检查过程, 治疗和预后, 诊断检查, 眼科临床, 护理对策, 观察分析, 眼底病, 心悸, 头晕, 呕吐, 疾病, 方法, 恶心, 病人
摘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诊断检查的重要方法,在眼科临床中广泛使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我们对812例行FFA检查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316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帮助.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方法]根据病人RNADL评定量表得分及存在障碍,制定康复护理干预计划并给予实施,出院前1 d进行RNADL评定及效果评价.[结果]经3个月康复护理干预后,47例病人自理能力全面提高,28例病人完全自理,16例病人基本自理,3例病人部分自理.[结论]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元姣;王雅莉;郑彩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应用华法令的护理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尤其是高龄人群,60岁~69岁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2.0%,80岁~89岁的发生率为9.0%[1];在心房颤动病人中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较高,60岁~69岁为1.6%,大于80岁为3.0%[2].华法令是目前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应用有效的口服抗凝剂,但由于存在出血的危险性,故临床应用受限.老年病人临床应用必须选择合适的有效剂量.本文总结了我院28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应用华法令的护理体会.

    作者:蔡叶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病人双腔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

    介绍血液透析病人双腔静脉置管过程中预防血栓形成和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强调选择合适浓度的肝素溶液封管、有效的皮肤消毒方法、棉质纱布的应用、导管材料的改进、合适的置管时间等的重要性.

    作者:陈燕燕;杨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介绍一种精密输液器的改进方法

    精密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作为新的医疗器械以其可靠性、便利性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于临床操作中.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很多不足之处,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洪莹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

    脑室外引流术(extra ventricular drainage,EVD)主要通过纠正脑脊液循环障碍,分流颅内脑脊液以缓解颅内高压状态,是神经外科的常用技术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现将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宫腔镜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腔镜手术因无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而被病人所接受[1].我院自2003年2月开始共行宫腔镜治疗59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相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新法固定胃管

    采用有效的方法固定胃管可减少因再次插管而增加病人的痛苦,也是疾病治疗的需要.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新方法为78例病人固定胃管,无一例病人因固定不当而引起胃管脱落.

    作者:张绍花;刘振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胃肠肿瘤持续化疗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氟尿嘧啶属时间依赖性药物,需通过持续高浓度静脉缓慢输注,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而增强抗癌活性,从而获得佳疗效[1].本组病人采用一次性输液泵48 h持续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观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绝大多数.由于病理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我们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7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型)病人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薇;刘象鹏;牛运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影响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及对策

    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由于体外循环的应用,肺淤血、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术后伴随呼吸运动的氧气消耗量是术前的5倍~10倍,呼吸工作量增加[1].人工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做功,维持氧气供需及酸碱平衡,有利于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但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可能出现诸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VAP)[2],肺不张、脱机困难、气道损伤、费用增加等不利影响.因而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创造条件早期脱机,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3,4].本研究旨在通过多因素的控制、比较、分析影响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及早期脱机,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可行性.

    作者:王伏生;侯冉;马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鼓楼区200例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虽然糖尿病不能根治,却可以有效控制.除一系列降糖药物外,还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包括减轻体重、戒烟、低糖低脂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来控制血糖.为了解居民中糖尿病病人的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我科于2004年9月-2004年10月实施了本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惠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农村高血压病人院外治疗遵医行为调查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8.67/12.00 kPa为特征的慢性病[2].多数病人没有疾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经历,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极差,而高血压的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农村高血压病人院外治疗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宁;杜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理学基础》技能模块教学的实践及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这就要求护理教育必须进行相应改革.市场经济时代,医院间激烈竞争,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信誉,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注重技能培养,使学生在下临床实习前练就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了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技能教育,把护理专业技能教育分割成几个模块进行教学.现就<护理学基础>技能模块教学探讨如下.

    作者:王丽华;章晓幸;周爱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磁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血液磁极化疗法(简称血磁疗法)是一种物理学疗法,它是应用血磁治疗机通过调节核磁共振场和电子自旋共振场,结合离子活化氧,通过法拉第旋转效应,克尔磁光效应,配伍分子激活剂促进血液循环和脂质代谢,增加胆固醇的移出,同时降低血黏度,溶解附壁血栓,防止血栓形成,改变血液流变学.我院于1996年7月开始用血磁疗法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凤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例老年肝病病人伴严重低血钾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男,72岁,于1985年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2004年3月22日因转氨酶升高住院治疗,病人一般情况可,无发热、鼻出血、牙龈出血、无恶心呕吐、睡眠及大小便无异常.病人于1987年查体发现高血压,自服吲达帕胺(寿比山)17年,每日5 mg,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服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入院第2天电解质化验结果报告:血钾2.0 mmol/L(经两次复查),明显偏低,但无低钾性麻痹等不适,查体无明显异常.考虑血钾偏低与病人院外长期服用吲达帕胺有关,立即停药.改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20 mg,每天2次,并给予氯化钾缓释片及静脉补钾,经积极补钾,7 d后血钾升至3.9mmol/L,达到正常值范围.第8天血钾上升至4.3 mmol/L,生命体征平稳,低血钾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肝功能恢复良好,于2004年3月31日出院.

    作者:储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对肿瘤病人陪护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探讨

    病人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就尤如被判了有期徒刑,需要人性化的服务.人性化服务核心的就是要尊重和理解病人,给予关爱[1].病人心理负担重,依赖性强,除了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外,更需要亲友的安抚及陪伴.从人性化护理需要出发,加强对肿瘤病人陪护人员的管理,使病人获得心理和个性的满足,对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护理服务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阙子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适时体位干预及改进体位垫在甲状腺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对减轻或避免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的作用.[方法]将42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成两组,A组220例,采用普通体位垫及常规手术体位;B组200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结果]B组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可避免或减轻病人术后的头痛、腰背痛、呕吐的发生.

    作者:庄春柳;黄步英;陈燕珠;张翠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门诊病人的家庭护理

    我院2001年7月-2004年7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259例275眼,现就超声乳化术后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张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输氧橡胶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给病人吸氧时,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3版),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东延;刘艳秋;李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与发病机制、治疗及护理.说明只有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调整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才能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

    作者:戚云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