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杰;郑美春;林咏琴;胡创英;宋凤娇
给病人吸氧时,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3版),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东延;刘艳秋;李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褥疮是对卧床病人威胁较大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我院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注射液对溃疡期褥疮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逯文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由于产科病房床位较多,护士在众多病人一览卡中短时间内查找产前、产后孕妇,识别某产妇生的是男孩、女孩比较麻烦,我们对原来的一览卡进行了重新设计,经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斌;王振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穿刺术后卧位及卧床时间对病人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肾穿刺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35 kg~0.50 kg砂袋压迫,平卧硬板床8 h,卧床24 h;实验组术后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35kg~0.50 kg砂袋压迫,平卧硬板床6 h,卧床24 h.[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缩短了病人平卧硬板床时间,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作者:谢小华;何永成;朱丹;何秀娟;马光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8.67/12.00 kPa为特征的慢性病[2].多数病人没有疾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经历,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极差,而高血压的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农村高血压病人院外治疗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宁;杜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急诊严重创伤伤员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创伤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或心脏压塞而导致病人迅速死亡.快速输血、补液、合理应用升压药可使80%~90%病人获救[1,2].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我院急诊科2001年6月在多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了院前急救和院内程序化抢救、重症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动脉断裂出血介入治疗、手术等,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侯云生;张新亚;刘占河;杨光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常采用的静脉采血方法之一.由于早产儿发育较差,传统的直刺股静脉采血方式一次成功率较低且易造成并发症.为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护理人员对股静脉进针距离、角度和方向进行了改进,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将两种穿刺法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范爱英;刘志红;董洪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病人一旦发生褥疮,伤口愈合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也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多年来我科自创了一种方法,可有效治疗褥疮.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为门诊静脉化疗病人寻求更适合的护理模式.[方法]运用现代护理指导思想和程序,建立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以院内为主、院外为辅的护理模式对静脉化疗病人实施护理.[结果]实施新的护理模式后药液渗出血管外病例减少.[结论]门诊开展静脉化疗病人新的护理方式使病人掌握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程度上升,既节省费用又得到了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病人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倩华;曾漫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鼻腔肿瘤病人手术后拔除鼻腔纱条时出现昏厥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5月-2003年12月行鼻腔手术的65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例病人在拔除纱条时出现昏厥,经过及时治疗,症状缓解,均无后遗症.[结论]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差是发生昏厥的基础,疼痛不适等不良刺激是发生昏厥的诱因.适时的心理疏导、拔纱条前充分润滑、分次拔除是预防昏厥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秀杰;郑美春;林咏琴;胡创英;宋凤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万物的主要器官[1],当外伤突然发生视觉障碍时,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术后双眼包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很大.因此,眼外伤病人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将98例眼外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马素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由于体外循环的应用,肺淤血、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术后伴随呼吸运动的氧气消耗量是术前的5倍~10倍,呼吸工作量增加[1].人工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做功,维持氧气供需及酸碱平衡,有利于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但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可能出现诸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VAP)[2],肺不张、脱机困难、气道损伤、费用增加等不利影响.因而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创造条件早期脱机,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3,4].本研究旨在通过多因素的控制、比较、分析影响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及早期脱机,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可行性.
作者:王伏生;侯冉;马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用于临床[1],尤其是患血液病的病人,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静脉化疗给药,造成外周血管硬化,脆性增加,导致药液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0%[2],影响了治疗效果又增加了机体的创伤.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通常在进行大剂量化疗及持续静脉高营养给药时,采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根据病情,留置时间为1周~4周,长可达1年[3].在穿刺成功3 d后,于穿刺处选用无菌贴膜或无菌方纱常规换药,在3年的临床观察中,护理人员发现当置管超过7 d后,使用贴膜的病人皮肤破损程度明显高于使用方纱换药的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丽;张趁;杨金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女病人在ICU入住期间月经来潮,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加重了基础护理工作量.我科将内置式卫生棉条应用于病人经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薇;叶红;叶红波;周铃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2001年7月-2004年7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259例275眼,现就超声乳化术后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张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为防止术中电刀头灼伤病人和滑离无菌区而被污染,手术室护士经实践制作了一种电刀头简单保护筒,在侧卧位手术和四肢手术中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付庆华;位玉芝;张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糖尿病病人血压控制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8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依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血压控制理想组、血压控制良好组、血压控制不良组及血压控制极差组.观察各组病人临床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病史的延长,血压控制的达标水平降低.糖尿病痛史、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射血分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收缩压独立相关;射血分数、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影响舒张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的控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血糖、体重;保护各脏器的功能;加强相关知识宣教;监测各项临床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落实治疗措施.
作者:孟晓敏;李春霖;曹春琳;黄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绝大多数.由于病理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我们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7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型)病人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薇;刘象鹏;牛运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头痛是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年轻女性多见,常出现在穿刺后12 h~36 h.多数病人持续几天后症状消失,少数病人可迁延数月.传统的治疗方法操作复杂,疗效不确切,采用穴位注射,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俊英;刘洋;石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碘酊、氧疗、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综合治疗溃疡期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7例38处溃疡期褥疮病人的溃疡创面按常规外科清创后,先予2%碘酊涂搽创面,后予密闭式氧疗20 min,再予TDP照射30 min,每日治疗2次或3次.[结果]27例38处溃疡期褥疮中,浅度溃疡12处全部治愈,坏死溃疡26处治愈25处,好转1处,有效率100%;治愈时间短10 d,长28d.[结论]碘酊、氧疗、TDP综合治疗溃疡期褥疮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作者:成联软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