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效果的方法

朱寿美

关键词:手背, 静脉穿刺, 效果, 方法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在手背静脉穿刺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静脉穿刺时血管选择可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如静脉显示仪),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选择穿刺方式,尽量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痛苦,掌握止血带的佳使用方式和时间,注意进针的角度、手法及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腔镜手术因无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而被病人所接受[1].我院自2003年2月开始共行宫腔镜治疗59例,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相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

    脑室外引流术(extra ventricular drainage,EVD)主要通过纠正脑脊液循环障碍,分流颅内脑脊液以缓解颅内高压状态,是神经外科的常用技术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现将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农村高血压病人院外治疗遵医行为调查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8.67/12.00 kPa为特征的慢性病[2].多数病人没有疾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经历,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极差,而高血压的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农村高血压病人院外治疗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宁;杜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例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该药在临床的应用,L-ASP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有上升趋势.2004年2月我科1例病人在应用L-ASP治疗过程中诱发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发现及时,抢救治疗措施得当,护理精心,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芝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增强老年人心理免疫力的影响

    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免疫力就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运用适宜的心理干预方法,引起积极、愉快、舒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有关神经中枢对免疫系统发生积极的影响,以加强其功能活动,从而起到延缓免疫系统老化,延年益寿的目的.现就几种心理干预方法对增强老年人心理免疫力的影响,探讨如下.

    作者:王文艳;刘守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门诊病人的家庭护理

    我院2001年7月-2004年7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259例275眼,现就超声乳化术后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作者:张跃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介绍一种精密输液器的改进方法

    精密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作为新的医疗器械以其可靠性、便利性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于临床操作中.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很多不足之处,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洪莹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磁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血液磁极化疗法(简称血磁疗法)是一种物理学疗法,它是应用血磁治疗机通过调节核磁共振场和电子自旋共振场,结合离子活化氧,通过法拉第旋转效应,克尔磁光效应,配伍分子激活剂促进血液循环和脂质代谢,增加胆固醇的移出,同时降低血黏度,溶解附壁血栓,防止血栓形成,改变血液流变学.我院于1996年7月开始用血磁疗法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凤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例猫抓病病人的护理

    猫抓病(CSD)是一种世界性以散发为主的传染病.美国每年约有24 000例猫抓病发生,发生率为3.7/10万.我国猫抓病的散发情况仍有待于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我院传染科收治1例CSD病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相关症状的护理,病人康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培风;万炜;李能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门诊静脉化疗病人的护理

    [目的]为门诊静脉化疗病人寻求更适合的护理模式.[方法]运用现代护理指导思想和程序,建立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以院内为主、院外为辅的护理模式对静脉化疗病人实施护理.[结果]实施新的护理模式后药液渗出血管外病例减少.[结论]门诊开展静脉化疗病人新的护理方式使病人掌握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程度上升,既节省费用又得到了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病人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倩华;曾漫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影响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及对策

    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由于体外循环的应用,肺淤血、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术后伴随呼吸运动的氧气消耗量是术前的5倍~10倍,呼吸工作量增加[1].人工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做功,维持氧气供需及酸碱平衡,有利于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但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可能出现诸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VAP)[2],肺不张、脱机困难、气道损伤、费用增加等不利影响.因而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创造条件早期脱机,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3,4].本研究旨在通过多因素的控制、比较、分析影响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及早期脱机,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可行性.

    作者:王伏生;侯冉;马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早产儿股静脉小角度穿刺法与直刺法的对比观察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常采用的静脉采血方法之一.由于早产儿发育较差,传统的直刺股静脉采血方式一次成功率较低且易造成并发症.为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护理人员对股静脉进针距离、角度和方向进行了改进,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将两种穿刺法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范爱英;刘志红;董洪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院在职注册护士90人,聘用制护士30人,年龄19岁~52岁,其中本市户口114人,外省市户口6人.2002年-2003年因各种原因护士流失现象较明显.为确保护理工作的常规运转,需要随时补充减员数量,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临床护士的大量流失,一方面使培训处于低层面重复状态,另一方面倒班护士经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身体素质低下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为寻求对策,对我院护士流失原因与管理难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明珍;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介绍了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提出加强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合理用药、适当的穴位按摩和重视排便训练可有效减少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

    作者:王凌云;周清宏;余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适时体位干预及改进体位垫在甲状腺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对减轻或避免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的作用.[方法]将42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成两组,A组220例,采用普通体位垫及常规手术体位;B组200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结果]B组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可避免或减轻病人术后的头痛、腰背痛、呕吐的发生.

    作者:庄春柳;黄步英;陈燕珠;张翠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常规体温测定次数的探讨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病人入院后常规体温测定的合适次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省级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人200例,观察其入院后的前3日,常规每日测4次体温(06:00、10:00、16:00、20:00)与每目测1次体温(16:00),体温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每日测4次体温与每日测1次体温,体温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非传染性疾病新入院病人入院后前3日常规每日测4次体温,简化为每日测1次体温,可节省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王丽霞;姜小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建设乳腺癌专题学习网站的依据

    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Internet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已迫在眉睫.Internet学习网站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切入点.乳腺癌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对专题内容开展深入地学习、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引导、管理和帮助.

    作者:杨丽全;王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帮助.但CAG术前、术后常有明显的血压波动.为进一步研究CAG对血压的影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对66例病人CAG前后的血压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龄骨科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

    [目的]观察高龄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采用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级的方法观察本组病例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0%以上的病人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少数病人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和有效护理均治愈.[结论]高龄骨科手术病人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大多疗效满意,但必须加强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娜;魏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用爱心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护理大专临床实习有感

    1998年10月,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我踏入了妇科病房,开始护理大专学习的后阶段--临床实习.

    作者:杨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