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循环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关键词:体外循环,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温度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持续监测体外循环期间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肛温、鼻咽温、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结果]体外循环中,SvO2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灌注流量、氧流量、Hb、HCT、耗氧量有关.[结论]根据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参数,准确控制体外循环中降温复温速度、血液稀释度、灌注流量、氧流量,可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缺血和缺氧.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安瓿消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介绍了护理工作中安瓿使用的消毒次数、擦拭材料;安瓿消毒与药液微粒污染及细菌污染;安瓿内药液抽吸方式;砂轮消毒问题;易折和非易折型安瓿掰开方式等相关问题的现状、研究进展和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针刺翳风穴治疗术后呃逆病人的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后有些病人会出现顽固性呃逆,有的还伴有持续性腹胀、恶心、肠鸣音亢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身心恢复,护理人员应用针刺翳风穴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病人30例,并与山莨菪碱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对比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全夜制排班中护士的压力及管理

    [目的]评价护士对排班改革的压力源,缓解和疏导护士的情绪,从而正确面对困难和压力,使排班改革顺利进行.[方法]多方面了解护士对排班改革的压力源;采取正面灌输、完善各班职责和提示语协助护士进入新的角色,并协助护士相互之间建立起新的班次转换关系.[结果]护士较快地适应了新的各班职责和变化,轻松地渡过了初期改班的过程.全夜制排班减轻了各个年龄段的护士倒夜班的心理压力.[结论]护理工作中的改革必须有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协助手段做后盾,护士长必须体恤护士的压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护士适应新的改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小儿体温测量部位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小儿体温测量常见部位、方法、适用范围,便于儿科护理工作者结合惠儿具体病情和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安全、便捷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简易冰袋的制作与应用

    传统的冰袋制作需要将冰块打碎,灌入冰袋,既耗时又费力.现介绍一种简易冰袋的制作与应用.1材料使用过的静脉营养袋(3 L袋)、Non-PVC共挤膜葡萄糖输液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正确指导病人服用中药汤剂

    汤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倘若能科学服用,对提高疗效大有帮助.护士在指导病人用药前,应仔细阅读病历及中药处方,并向医生了解病情,以指导病人正确服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多糖饮食对儿童精神性格的影响及饮食指导

    近年来,多糖饮食儿童不断增加,由于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分过多,部分患儿出现龋齿、营养不良,严重者出现情绪不稳定,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伤人毁物,睡眠差,学习成绩下降,更甚者出现精神改变,性格怪僻[1,2].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就诊的有多糖饮食的23例精神性格改变儿童进行了血糖、血乳酸、丙酮酸和维生素B1检测,并进行相应治疗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冰袋降温效果观察

    高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持续高热可以产生许多严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降温方法很重要.我院于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对50名体温>39℃的急诊病人分别给予两种降温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急性碳酸钡中毒病人的应急管理与护理

    碳酸钡为白色粉末,因无味易与淀粉混淆而误食中毒,其不溶于水而溶于酸,误食后在胃中与胃酸作用生成可溶性氯化钡而具强毒性,氯化钡中毒量为0.2 g~0.5 g,致死量为0.8 g~0.9 g[1].大批急性钡中毒在l临床上极为罕见,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极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石榴皮治疗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经治疗后大多能迅速痊愈,但有少部分人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常易导致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护理人员应用石榴皮煎剂治疗久泻病人20余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盆腔B超检查前膀胱充盈状况的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人盆腔B超检查前适量饮水后膀胱充盈与膀胱内尿量的关系,为做好检查前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行盆腔B超检查的95例住院老年人为受试对象,B超显示膀胱充盈度并测量膀胱容量;检查后立即排空膀胱并测量尿量;记录病人憋尿时的感受.[结果]膀胱充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者分别为63例、16例、16例;B超测膀胱容量及尿量分别为>300mL、>110 mL、<100mL;膀胱充盈满意度与B超测膀胱容量、排出尿量密切相关;膀胱充盈满意者膀胱容量大、尿量多,较基本满意者、不满意者均有统计学差异;膀胱充盈满意者B超测膀胱容量及尿量均>300 mL.憋尿时的感觉主要为烦躁出汗、小腹胀痛、急于解出小便及小量解出.不同膀胱充盈度者憋尿时的不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膀胱充盈满意者中憋尿时的不适发生率较高.[结论]膀胱充盈度与膀胱内尿量密切相关,为使检查顺利进行,盆腔B超检查前应对饮水量给予指导,以保证膀胱内产生一定尿量;同时根据憋尿时的感受判断膀胱内充盈情况;急诊或不能耐受憋尿者可经导尿管注入150 mL~300 mL生理盐水以满足检查需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脑神经疾病的围手术期配合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提高,微血管减压手术已成为治疗脑神经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锁孔手术的应用,更使手术的创伤进一步减少.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共治疗此类病人278例,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手术配合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水合氯醛致变态反应2例

    水合氯醛是儿科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之一,该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1],2004年我院先后出现2例变态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病人的护理

    腹主动脉瘤(AAA)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腹主动脉管壁局部薄弱,张力减退后伸延所产生的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我科2040年10月-12月收治了3例AAA病人,均康复出院.现将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自我指导式血压听诊系统教学效果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检查手段向着电子化和智能化发展,设计出种类繁多的电子血压计.但由于电子血压计受到交流电电压、干电池电量或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仍然不能在临床上完全普及.血压测量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课,但是,传统的血压测量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为此我们设计了自我指导式血压听诊教学系统,为血压测量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测压技能的监控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多济敷(化学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重庆同安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是灭菌医用纱布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结合制成.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前胶原和氨基多糖,bF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能加速创面的愈合,促进创面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1].2002年2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bFGF与灭菌医用纱布结合制成的新型水胶体类敷料多济敷治疗压疮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现状

    介绍了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及预防.认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与抑郁发生密切相关,产科医护人员应科学判断,加强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不同术式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病人术后不适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病人术后常见不适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14例病人采用不横断颈前肌群,186例病人采用横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对其术后常见不适原因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不横断颈前肌群组比横断颈前肌群组的损伤小,术后不适症状明显减少.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400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内进行随访,均情况良好.[结论]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创伤早期病人的液体复苏及护理

    随着交通伤和工伤等意外的日渐增多,严重创伤病人逐年增加,具有出血性休克率高、脏器损伤率高、感染率高、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高、漏诊率高、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1].现将急诊科对严重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的情况做一回顾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观察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患.近年来报道患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患病率明显增高[1],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尽快减轻喘息症状,缩短发作时间是治疗的关键[2].2000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