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病人术后常见不适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14例病人采用不横断颈前肌群,186例病人采用横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对其术后常见不适原因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不横断颈前肌群组比横断颈前肌群组的损伤小,术后不适症状明显减少.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400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内进行随访,均情况良好.[结论]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在38例心脏瓣膜病病人围手术期高浓度补钾过程中,加强对血清钾、心电图、血气、尿量的监测及管道护理,纠正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低钾血症,有效预防了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EICU)病人亲属焦虑状态,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SAS调查表对103例EICU病人亲属的主观感觉进行评估.[结果]30%病人亲属存在焦虑症状;40岁~年龄组的女性比同年龄组男性焦虑症状严重;同性别组间比较显示,女性4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男性20岁~组均分值在男性组中低,且与同性别其他年龄组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EICU病人亲属必须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各种无菌穿刺包、手术包的供应任务.其品种多,包内物品器械复杂,在包装的过程中,易致器械、物品的遗漏,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为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供应室护士对使用的纸制标签进行了改进,经1年多的使用,效果非常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临床上经常遇到留置胃管不合作的病人,胃管一接触咽部就将之呕出,病人痛苦,医护人员也焦急.护士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留置胃管的技巧,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并对其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7例病人中2例病人仅予饮食控制,血糖正常;3例病人口服降糖药后,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2例病人持续应用胰岛素治疗,1例于术后2年移植肾功能丧失、合并感染死亡.[结论]合理饮食,适度的运动,坚持科学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地减少糖尿病对肾移植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和存活年限的不利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高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持续高热可以产生许多严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降温方法很重要.我院于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对50名体温>39℃的急诊病人分别给予两种降温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1病例介绍病人,女,26岁,于2004年12月20日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阴道炎.医嘱:双唑泰栓1枚每晚阴道给药.病人遵医嘱,当晚将双唑泰栓1枚塞入阴道,次日晨,病人出现口腔黏膜肿胀、疼痛,舌面溃疡,未予重视.继续遵医嘱阴道给药,口舌溃疡日渐加重,后到门诊口腔科就诊,诊断为口舌炎,给予维生素类药物口服,1个月后口舌炎痊愈.2005年3月26日,病人因阴道炎再次行双唑泰栓阴道给药,次日晨即出现口腔黏膜肿胀、疼痛、溃疡.口腔科医生诊断为:双唑泰栓致口舌炎,立即停止使用双唑泰栓,并给予氯苯那敏口服,每日1次,每次4 mg,4 d后肿胀消退,1周后痊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新辅助化疗(NCT),亦称术前化疗或诱导化疗,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已经确立其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肯定地位,获得60%~93%的有效率[1],使保留乳房手术率上升的同时,长期生存率也有望获得改善.时辰化疗即应用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日周期节律的关系用药,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大限度地减少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2].我院自2002年6月将时辰化疗引入新辅助化疗中治疗乳腺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随着透析技术的日益成熟,设备不断完善,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但仍应注意低血压现象.发生低血压后,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严重不足.临床观察发现,在排除了血容量、贫血等影响因素外,透析中适量进食有助于减少低血压症状的发生,透析中的食物的性质与低血压发生率也密切相关.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外科手术后有些病人会出现顽固性呃逆,有的还伴有持续性腹胀、恶心、肠鸣音亢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身心恢复,护理人员应用针刺翳风穴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病人30例,并与山莨菪碱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对比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喉切除后病人常以鼻饲给予营养支持,一般时间为两周左右[1].传统方法以50 mL注射器灌注,往往由于一次灌入量过多,灌入速度过快,保温性能差等诸多因素引起恶心、呕吐、反流等不适,给病人带来痛苦,且每名护士每次只能为1名病人灌注,每次约需15 min~30 min,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操作,由于护理人力缺乏,鼻饲饮食常不能及时灌注,造成饮食过冷、腹痛、腹泻等问题[2].为了提高鼻饲病人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工作效率,我病区自2003年4月以来推广使用一次性肠内鼻饲袋管饲输注法,经对照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北京市ICU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工作,经过3年的实践论证,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认证思路、实践及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外周静脉输液穿刺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静脉穿刺方法与病人血管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如何将穿刺所致的血管损伤程度减至低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自2002年2月-2004年7月我们采用低创伤性静脉穿刺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干预.[方法]按自杀方式、性别差别、年龄组成等对166例自杀未遂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自杀未遂者中以20岁~年龄组的青年多,其中外来女青年占多数,自杀方式以服毒、服药为主,服用安眠药自杀仍然是自杀未遂者选择的主要途径.[结论]自杀未遂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综合性医院在自杀的预防及心理干预方面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输液器是临床进行治疗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规排气后过滤器内仍有空气存在,输液结束时液体瓶中有液体残留,护理人员经实践将原有输液器进行改进,使用时避免了药物浪费和过滤器内空气进入体内.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复发率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有关研究指出,通过帮助病人家属学习有关疾病和如何应对的知识,可以减轻家属负担和压力,促进病人较好的转归[2].由于我国精神分裂症病人90%在出院后是在家庭中生活的[2,3],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由护士组织开展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家属的教育,在国内还很少[4].为此,我们进行了此方面的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舒适护理是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2002年1月,护理人员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水合氯醛是儿科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之一,该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小[1],2004年我院先后出现2例变态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期妊娠(15周~24周)引产的病人,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现象,为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我科自2004年2月起,采用发酵生面团外敷双侧乳房回奶,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