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人工肛门袋在结肠造口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李艳

关键词:自制, 人工肛门袋, 结肠造口, 临床护理, 应用, 低位直肠癌, 病人, 直接接触, 效果满意, 术后改变, 生活质量, 设计制作, 临床使用, 恶性肿瘤, 消化道, 生理, 人行, 皮炎, 皮肤, 排便
摘要: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后改变了病人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使用的人工肛门袋大多价格高,又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引起局部皮炎.现自行设计制作的人工肛门袋,经临床118例使用,效果满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用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研究

    [目的]为小儿血气分析检测采集动脉血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对35例需查血气分析的昏迷患儿,同时应用注射器股动脉采血和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血,同时送检,并对两种不同采血方法从采血所用时间、采血副反应及采血成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血所用时间短,无一例发生血肿或淤斑,采血成功率高.[结论]应用小儿头皮针经头皮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检测数据准确、方法简便、成功率高.

    作者:周娅;樊敏华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单纯肥胖儿童生活方式的干预

    [目的]了解单纯肥胖儿童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家庭干预为主,通过家长会、老师培训、儿保医师监督等措施,推行心理行为矫正、适量运动、饮食调整、限制看电视时间等体重控制方案,对72例单纯肥胖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家长由于认识误区导致的不恰当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肥胖儿童干预后进食行为向有利于体重控制的方向转变.[结论]针对学龄期儿童特点,实施由儿童、家长、老师共同参与以及儿保医师监督的肥胖矫治方案,有利于改善单纯肥胖儿童的生活行为.

    作者:张正银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优化门诊导医流程实现服务质量零缺陷

    为了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实现服务质量零缺陷,分析原导医流程中易造成病人不满意的环节,并进行流程再造与优化,把病人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实施中不断地改进完善,使导医工作规范有序,就医时间缩短,向服务零缺陷目标迈近.提出及时科学地进行导医流程再造,是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服务质量零缺陷的有效途径.

    作者:魏瑛琪;王玉玲;韩玉芳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发展我国临床专科护理师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针对我国临床专科护理师(CNS)培养初步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确定CNS名称和培养目标的迫切性,CNS研究生层次培养的可行性,明确CNS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的必要性,以及CNS管理模式的紧迫性.

    作者:朱京慈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目的]认识和了解中美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探索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据.[方法]采取同类横向比较、定性与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鉴别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异同点,认识护理本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结果]美国护理本科课程结构各院校自主性强,校际间差异性较大,且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分量较重;我国各护理院校的课程结构一致性高,人文课程分量较轻;中美护理院校护理本科课程总学时数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本科课程比较结果反映出美国护理教育通才培养和中国护理教育专才培养的特点;美国护理本科教育更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了解美国护理本科教育思想及课程设置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继平;张玉芳;马伟光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橡胶手套巧制水囊用于骨科下肢骨牵引

    骨科下肢骨牵引病人多见,为避免惠肢足跟部的皮肤受压,常规用纱布绷带及一次性大纱垫制成的小棉圈将其悬空.

    作者:曾金英;张婷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63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63例化疗病人,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意穿刺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加强穿刺隔皮肤肿胀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结果]63例中,仅3例病人出现异常情况而拔管.[结论]化疗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应加强无菌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穿刺,出现异常情况时,细心处理.

    作者:苏仲玲;朱洁梅;郭秀泉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围手术期室温对显微手术病人体温的影响

    近年来,创伤所致的断指、断肢及软组织缺损等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积极的显微手术修复是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和弥补病人身体缺陷的重要治疗手段.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大约50%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1].为研究手术中室温对病人体温的影响,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静脉药物配制治疗盘的研制与应用

    治疗盘是临床上常见的用物之一,多年来,一直采用白色搪瓷材料制作,虽然临床上使用经济、方便,但在集中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主要用于存放处置后的药物安瓿,药物需除尘、消毒运入洁净室内操作,且药物品种多、用量大,使用传统治疗盘有很多缺点:易损、易锈,盘边低,四角为圆弧形,放置药物安瓿及消毒瓶颈时易倾倒、混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集中静脉药物配制的专用治疗盘,用于放置处置后的安瓿药物.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刚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试析继续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继续护理教育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满足了护理工作者的实际需要.从护理人员本身、继续教育环境及继续教育内容等方面,分析了继续护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兰萌;简雅娟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自制人工肛门袋在结肠造口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后改变了病人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使用的人工肛门袋大多价格高,又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引起局部皮炎.现自行设计制作的人工肛门袋,经临床118例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艳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舌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病人的术后护理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舌癌的发生近年有增加的趋势.舌癌常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一般将舌切除1/2以上时,需要利用皮瓣修复及舌再造,根据舌体缺损范围采用游离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从而重建舌的外形和恢复舌的生理功能.我科自2001年-2004年共施行舌癌原发灶切除术及游离皮瓣移植再造术25例,术后运用新的护理思路来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翠兰;江琳艳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心肺联合移植术(CHLT)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有效方法.自1968年美国Cooley开展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术以来,国内外运用心肺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取得了满意的l临床效果.我院于2004年12月17日成功地为1例先天性多囊肺、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术后并发严重大出血,通过有效的循环呼吸支持治疗、严密的病情监测及精心的护理,恢复良好.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丁晓芹;于卫华;艾皖萍;李业桂;潘爱红;杨娟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实习教学研究新进展

    从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体系、教师角色、教学评价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要促使教师角色的自我完美,教学评价应充分考虑提供给教师的教学环境,并让教师参与评价,评价体系应体现动态性和发展性.

    作者:康凤英;杨辉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浅谈护理服务营销的发展

    简述了护理服务营销的发展,重点阐述了护理服务营销活动,提出了因特网在护理服务营销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将致力于改善顾客知识和对顾客经济学的了解.

    作者:杨辉;赵晓云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疫情的缓报、漏报,总结现有的传染病网络报告程序,提出应提高责任报告人的报告自觉性,保证医院疫情网络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从而增强医院对传染病的防范预警能力.

    作者:赵晓莉;尹维佳;陈敏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湿润烧伤膏(MEBO)对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篇文献共208例病人符合纳入标准并进入研究,分析湿润烧伤膏对压疮愈合及愈合时间,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有效,可建议临床用于压疮治疗.

    作者:钱晓路;袁浩斌;张美娟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治疗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与使用氧化锌软膏治疗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48例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对照组应用氧化锌软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用于治疗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能促进刺激性皮炎创面愈合,其疗效优于涂抹氧化锌软膏.

    作者:刘立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长期卧床危重病人的上衣改革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气管手术或切开的病人如何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简便化的护理,减少病人的痛苦、家属的担忧和疾病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护理同行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经过细心观察,精心设计,本着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目的,对长期卧床危重病人的上衣进行了技术改革.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珍;李亚洁;周春兰;夏纯;王晓艳 刊期: 2005年第25期

  • 介绍一种可调式大型电灯烘烤装置

    石膏绷带固定是骨科病人常使用的外固定方法之一,具有对肢体的形状塑形、固定作用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等优点[1].由于石膏绷带是以熟石膏[(CaSO4)2H2O]的细末撒布在稀孔纱布绷带上制成,在未干固前易折断与变形.而石膏包扎后从初步硬固到完全干固需24 h~72 h,且包扎后石膏中水分的蒸发时间与空气的潮湿度、气温以及空气流通程度有关[2].因此,寒冷季节,应采用促使石膏绷带干固的方法.为此,我院设计制作了一种可调式大型电灯烘烤装置,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爱兰;李康华;吴德华;钱江仙;陈文风;袁秋翠 刊期: 2005年第2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