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红;庄志江;王继成;张维真;曹旸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现代期刊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数的统计描述。结果:共提取26个证素,其中病性证素18个,病位证素8个。病性证素中,主要以气虚、血瘀、痰和阴虚为主,4种病性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65.0%;病位证素中,主要以肺、脾和肾为主,3种病位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95.5%。病性证素组合时,以单一病性、二病性、三病性和四病性组合较为常见,按照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三病性、二病性、四病性和单一病性。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病机是虚、瘀、痰、热,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
作者:徐向宇;张瑞;白云苹;李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痰证与血瘀证均得到一定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痰证与血瘀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熊勋波;成祥林;向明清;汪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脾主运化,在艾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有源,元气充盈,“艾毒”不易侵犯人体或病毒复制缓慢,病情稳定;脾气亏虚,五脏功能失调,正气虚弱,病情加重终导致患者死亡。脾气虚影响着艾滋病的发生及转归,是艾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病机。
作者:赵霞;李铁;蒋琴;姜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检索中国知网2009年1月-2013年1月中医疗法对气郁体质干预的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对于气郁体质的干预,中药方面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越鞠丸等为主要方剂辨证加减治疗,其中尤其对柴胡疏肝散的应用较多;针灸方面采用的方法较多,有针刺、刺络、拔罐、耳穴贴压、三伏敷贴等。针灸干预主要腧穴为:头维、膻中、期门、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太冲。气郁体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八种偏颇体质之一,由于其是多种疾病产生的基本因素,所以通过早期干预,可降低气郁质类疾病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侯献兵;刘明月;陈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王素梅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钩藤不仅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惊风抽搐,还依据该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结合小儿咳嗽、湿疹、夜啼、多发性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时酌加钩藤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临床中还需注意两点:①钩藤质轻味薄,入药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显著降低其疗效。②钩藤性微寒,小儿脾常不足,过用或久用可致脾阳亏虚,而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故在临证时钩藤用量一般不超过10 g,同时注意顾护脾胃,清热平肝同时而无伤脾损胃之忧。
作者:于文静;张雯;崔霞;卫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吴标教授认为中风后失语主要源于脾胃功能不足,健运失司,升降失调,导致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痰瘀内生,痹阻脉络,或气血逆乱,血溢脉外痹阻脑窍而发病。治疗应以气血为本,调理气机升降,兼顾通腑,健脾和胃,使气血充盛,气机升降相因,痰瘀得以消散,则病自愈。
作者:董新刚;贾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用于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将7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Ⅰ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仅联用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对照组Ⅱ则单纯行常规治疗,即口服5-ASA制剂及固肠止泻丸(结肠炎丸)治疗;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益生菌口服。各项治疗均由前期临床试验证明其临床有效。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首次IBDQ问卷。进行相应治疗方案4周,即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再次完成IBDQ问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生存质量均有提高( P﹤0.05),且生存质量改善情况随治疗方案递减呈下降趋势;但完成问卷病例数递增。结论:IBDQ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有所体现。
作者:郑发鹃;张苏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或氯沙坦钾片口服以控制血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70.0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χ2=4.143,P﹤0.05);治疗后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和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DL-C和H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调节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起到了延缓作用。
作者:李明;王小强;张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①“厥”有“尽”“”的意思,“两阴交尽”即是厥阴,厥阴为三阴之尾,阴尽之后便是阳复,这是其之所以称作“厥阴”的位置属性。“厥”有“逆”的意思,因于气机逆乱,导致阴阳寒热不调,出现上下、表里、脏腑等的寒热错杂之证;因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导致的气机升降失常,出现四肢温度和感觉与体干不符的逆冷病证,均可称之为“厥”,这是“厥阴”的本质属性。无论厥阴病的位置属性和本质属性,都反映了“厥”的概念内涵,因其为三阴经之一,所以称作“厥阴”是名实相符的。②气机逆乱,升降反作,阴阳敷布失常是厥阴的病机特点,因此寒热错杂、呕吐哕利、四肢厥冷等症状会相继出现,第326条基本包含了厥阴病寒热错杂、四肢厥逆、呕吐哕利的病机、症状,该条的文法也与其他五经提纲证的文法一致,所以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是没有异议的。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张冠脉、营养心肌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调脾救心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利尿钠肽、心脏彩超疗效、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喘促、下肢水肿)的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脑利尿钠肽、心脏彩超疗效、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喘促、下肢水肿)改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清;高鹏;徐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研究多以临床观察为主,且缺少中成药的应用研究,有必要在临床研究设计方面遵循多中心、随机、多盲的原则,选好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切入点,凸显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优势。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安全性指标、临床免疫及炎症指标的主化,探讨中药在患者体内的抗炎作用机制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路径的实现提供支撑。
作者:扶伟;徐立然;李亮平;马秀霞;孟鹏飞;李正;丁雪;邱荃;杨超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癥助孕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分解术、输卵管成形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癥助孕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综合评价消癥助孕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1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癥助孕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露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均唯物地、辩证地认识疾病和生命现象,是中西医学的奠基性著作,因此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在建立之初都表现出顺从自然以恢复人体自组织平衡的相同点。然而,两种医学体系在研究方法上终以西方医学逻辑体系的建立和实验方法的确立分道扬镳,从而导致中西医学发展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贯通—传承”模式和“证否—更替”模式。
作者:王志翔;王振华;谷莉莉;徐江雁;韦大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四联外治法结合温经化瘀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寒湿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温经化瘀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四联外治法治疗。观察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半年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宫内妊娠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联外治法结合温经化瘀汤能有效改善输卵管炎性不孕寒湿瘀滞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治疗后妊娠率。
作者:卫爱武;陈淑玲;倪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之间起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它们在维持正常组织的结构、炎症与免疫应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胞因子如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等在多发性硬化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山茱萸的免疫抑制、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黏附分子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炎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一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铮;徐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敬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心、肾两脏通过胞脉胞络与胞宫相通,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才能阴阳平衡。在月经过少、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等妇科病症的治疗中,以“心-肾-子宫生殖轴”学说为指导,运用滋肾宁心法滋水益精、宁心安神,可达到交通心肾、水火相济、调理阴阳、促进疾病向愈的目的。
作者:于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中医药保守治疗且资料完整的成年股骨头坏死患者64例(96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生存质量评分、Harris评分、影像学表现、FPS-R( 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Harris评分、影像学表现、FPS-R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显著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评价能体现患者自我评分方面,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
作者:赵宝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乳腺康凝胶膏剂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给予乳腺康凝胶膏剂贴敷于乳腺增生的肿块和疼痛显著处,每日更换1次,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每日3次,每次2粒,共治疗30 d。两组均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2例,占80%;显效15例,占16.67%;有效2例,占2.22%;无效1例,占1.11%;有效率为98.89%。对照组治愈57例,占63.33%;显效8例,占8.89%;有效17例,占18.89%;无效8例,占8.89%;有效率为91.1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乳腺康凝胶膏剂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伟泽;刘世泽;崔竹玲;孔朋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