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观察

初岩

关键词:老年OPE, 治疗, 中西药结合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OPE)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设立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个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总疗效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OPE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布托啡诺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分级1-2级,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n=30)和芬太尼(F)组(n=30)两组,分别接受术后镇痛治疗,布托啡诺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布托啡诺0.1 mg/kg+格拉司琼3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芬太尼组为芬太尼16μg/kg+格拉司琼3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对两组镇痛的效果(VAS评分、BGS评分)、镇静评分(Ramesy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1.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良反应: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呼吸抑制的影响,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布托啡诺组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安全.舒适度良好,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作者:赵孟磊;李兵;王燕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微波联合抗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微波联合抗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用中药灌肠、微波及抗炎治疗.对照组仅用抗炎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4.8%,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分别为30.6%,75.8%,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作者:郭太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几种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

    通过介绍几种中药饮片的正品及其掺伪品的性状鉴别特征,以便于有效鉴别出真伪,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

    作者:褚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知识掌握状况及来源,为今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分层、等容、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彭州市农村地区二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85.0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21.27%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39.12%的学生1-2月更换一次牙刷,18.34%的学生采用竖刷法.在正确的刷牙方法 、有效的刷牙时间、含氟牙膏对防龋病有效、什么时候刷牙重要以及牙龈出血这几个知识点上,正答率不到50%.结论: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需要以学校为媒介,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

    作者:王晶;张洋;张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套环包皮环切术疗效的比较

    目的:总结比较两种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对280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式成熟,切除长度易于把握,适于各类患者.但术后有包皮系带处水肿,止血不彻底,夜间勃起易发生伤口渗血及裂开,伤口切缘愈合不整齐.环套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整齐,无须缝合,无组织异物反应,无须换药.但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结论:包皮环套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邢文通;韩多亮;潘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新近发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述类的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甙,一部分是游离形式,经长期自然选择过程而形成.黄酮家族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功效,另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临床价值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本文就其近年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增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手术食管癌的患者89例,术中均留置一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二天开始经营养管注人流质,至术后10~14天拔管.1例吻合口瘘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其中2例提前拔管.结果 全组病例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每日的营养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结论 术后早期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食管癌患者的营养需要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李志英;卿松;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辩证施护体会

    目的:探讨中民辨证施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52例住院患者均根据疾病的临床分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辨证施护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护理中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锡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术中保护切口、术后加强切口管理等处理后切n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病程、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8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86%,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BMI、病程长短、切口选择、手术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以及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结论:肥胖、病程长、手术时间久、炎症较重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切口感染率较高,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尽量保护切口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肾调更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临床观察

    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一段时期,可始于35-45岁.此期卵巢功能下降,由此引起月经改变,身体及心理上也可以出现一些变化,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症状,如潮热、出汗、心悸、失眠、抑郁、焦虑等,现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症.中医妇科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西医治疗中常采取性激素补充治疗、镇静药物治疗,因现在较多患者对性激素补充治疗心存顾虑,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治疗,由此我院采取中药辨证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龚巍;韩璐;程慧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经腋下静脉采血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对新生儿试用腋下静脉采血,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与传统选股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挠动脉等采血方式的数据对比.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55例临床护理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因素性出血、软产道裂伤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何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脑血管意外并发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8.75%,16例无效,2例死亡.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作者:亓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72例患者平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DL-C、LDL-C、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DL-C、TC、LDL-C、TG均显著较低.治疗组的疗效显著较好.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主要出现恶心、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未有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随访结果 显示未有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亡.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均显著改善,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臭氧灌洗联合药物治疗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臭氧灌洗联合药物治疗妇女阴道炎与单纯单种方法 治疗妇女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念珠球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共300例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各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痊愈率分别达到100%a,98%,总有效率分别达到100%,98%;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9%,78%,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92%0观察组痊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大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 臭氧水治疗+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上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症状减轻明显、标本兼治、疗效巩固、无创伤、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并且治疗成本低,患者容易接受,是治疗妇女阴道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文英;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崎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650例分娩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结果 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共有畸形胎儿18例,畸形率为2.77%,三维超声均作出正确诊断,其中胎儿唇裂6例、肢体短小3例、囊状淋巴管瘤2例、足内翻2例、羊膜带综合征2例、肾孟积水1例、无脑儿1例、肛门闭锁1例.结论 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较二维超声明显提高.对胎儿异常的观察更为细致,诊断率高,有利于优生优育,为降低人口缺陷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牙冠折裂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冠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C7腔科就诊的127颗冠折牙为研究对象,对折裂牙的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折裂位置及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 127颗冠折牙中,1)上颌第一磨牙38颗(29.8%),下颌第一磨牙22颗(17.6%),上颌第二磨牙21颗(16.1%).下颌第二磨牙18颗(14.5%),上颌第二前磨牙16颗(12.5%),上颌第一前磨牙8颗(5.9%),下颌第二前磨牙4颗(3.5%);2)折裂位置与窝沟重叠者79 W62.0%),发生于牙尖斜面者48颗(38.0%).3)正常者43颗(33.3%),面形态异常者27颗(21.6%),型异常者57颗(45.1%).结论 牙位及形态等与牙冠折裂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力是牙冠折裂的基本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作者:刘爱华;杜英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本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保留灌肠,2周1个疗程,休息1周,继续第2疗程.对照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死亡1例;对照组a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死亡5例;两组疗效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显明升高(P<0.05).Scr及BUN则较治疗前显明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显明降低外(P<0.01),余无显明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明(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疗法.

    作者:胡本先;汪晓竑;李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