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鹤;张彩凤;朱艳丽;韩宇
目的:探究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龟羚帕安丸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分别每日管饲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美多巴10 mg·(kg·d)-1,龟羚帕安丸4.0g· (kg·d)-1、2.0 g·(kg·d)-1、1.0 g·(kg·d)-1.另设假手术组,常规饲养,每日管饲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30 d.观察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实验后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OD的活性、GSH含量明显减少,MDA含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SOD的活性、GSH含量明显增多,MDA含量明显减少,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龟羚帕安丸大剂量组SOD值显著高于美多巴组(P<0.05),龟羚帕安丸大剂量组GSH、MDA与美多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羚帕安丸可增加帕金森大鼠模型血浆中增加SOD的活性和GSH的含量,减少MDA的含量,减轻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可能是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孟毅;乔明亮;常学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程、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151例,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以及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病位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常见病位证素有9个,主要病位证素有肺、肾,其次是心、脾.随着病程延长,肺病位构成比逐渐减少,而肾病位构成比逐渐增加.肺、肾、心病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脾、肾病位积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COPD稳定期病位主要在肺、肾,但亦累及心、脾等其他脏腑;COPD随着病程的延长而由肺及肾进行演变的,且其病理损害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而病位证素脾和肾的病理损害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作者:柯庚申;洪敏俐;李灿东;洪春霖;杨朝阳;刘燕鸿;黄小华;高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Bcl-2,Bax与Caspase-3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20例在溶栓治疗前后均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6d为1个溶栓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Bcl-2、Bax与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①观察组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血浆中Bax、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许世伟;丰雪琴;孙学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药在改善抑郁症症状方面具有疗效稳定、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如服用剂量较大、疗程长、作用缓慢等,可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用药加以解决.目前的研究多为药效的验证,缺少机制的研究.应明确中药活性成分,探讨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现代机制,还应引入循证医学概念,开展中医药远期疗效的评估.
作者:程博琳;方晓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体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体质的形成由遗传所决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生活条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年龄等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认真学习古典针灸理论,结合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研究其机理,对于提高针灸临床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卫莉;李雪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分析对近年来关于中西医结合促排卵的相关文献.结果:中西医结合促排卵优势包括:①临床疗效肯定,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②中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减少并发症;③联合用药发挥整体调节优势,改善卵子质量及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④降低Gn用量,降低治疗成本.结论:中药、针灸及其他疗法联合促排卵具有疏肝、活血、补肾等功能,能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肖凤鑫;张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0例单纯应用西药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1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尿蛋白、血压、血肌酐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缓解84例,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缓解17例,显效35例,好转8例,无效70例,有效率为46.15%;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血压及血肌酐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康乐;李辉;张晓东;李瑛;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提牵旋转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颈型颈椎病均通过舒筋活络、提牵旋转手法、整理结束手法和功能锻炼治疗,隔日1次,连做3次.结果:治愈39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95.4%.结论:提牵旋转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董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润肺汤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80例经病理学诊断为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胸部放疗,观察组在放疗过程中服用中药润肺汤,对照组单纯进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血清TGF-β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发生率均显著大于观察组(分别为40.00%、15.00%,25.00%、10.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及第6周血清TGF-β蛋白含量分别为(0.35±0.10) mg·L-1、(0.39±0.12) mg·L-1及(0.37±0.11) mg·L-1,均显著大于观察组的(0.20±0.09) mg·L-1、(0.16±0.06) mg· L-1及(0.11±0.02) mg·L-1(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及第6周血清IL-6含量分别为(45.52±10.11) ng·L-1、(42.15±10.08) ng·L-1及(41.70士9.56)ng·L-1,均显著大于观察组的(37.12±9.59) ng·L-1、(31.28±8.52) ng· L-1及(27.55±7.17) ng· L-1(P<0.05).结论:中药润肺汤用于肺癌患者放疗时,能显著降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
作者:梅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采用正交设计法分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拆方的抑瘤率,分析复方中两大类药物(扶正类和祛邪类)所起的作用,评价该药主要组分的疗效.方法:观察不同组分中药对Lewis肺癌小鼠体瘤体的影响,采用析因分析法分析评价中药复方肺瘤平膏的组方配伍的合理性.结果:肺瘤平膏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抑制率为45.09%.益气方、解毒方和益气解毒方的抑制率分别为23.36%,35.51%和39.20%;析因分析的结果表明,解毒类药物的主效应与其他类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该方中的解毒类药物发挥主要抑瘤作用,而益气类药物可协同提高其作用.结论 肺瘤平膏中祛邪类药物主要发挥抑瘤作用,扶正类药物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祛邪类药物的副作用,从而间接提高抑瘤作用.
作者:郑红刚;周雍明;朴炳奎;刘瑞;李丛煌;花宝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人肿瘤本质上与其他年龄并无差异.但由于老年人身体的内环境出现变化,其特征是机体实质脏器的萎缩伴有功能降低,还表现为免疫衰退的T细胞活化受损,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其特征是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而对自身成分产生抗体阳性率增加.朴老治疗老年肿瘤,全程贯彻动静结合的理念,服用药物,也强调动药与静药的结合,既不能灵动太过,也要避免过分滋补腻胃类的“静药”.在运动康复与静坐养生的关系上,也体现动静结合的理念.
作者:孙宏新;郑红刚;熊露;花宝金;冯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相配合治疗肿瘤的思路有:①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调补手术损伤,促进康复,利于患者接受其他治疗;辅助术后治疗,以期防止或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术前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机体状况,增强体力,调理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肝肾功能能障碍,以利于手术.②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可减轻放射治疗副作用;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③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相结合,可提高化疗的效果;减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肌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中医药治疗肿瘤应注意:坚持中西医结合,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应于每个患者的治疗手段;遵循中医的传统理论的指导,四诊八纲,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朴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的现代发展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应抛弃不利于中医现代发展的陈旧观念,树立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新观念;应弘扬和发展中医文化,拓宽中医创新发展的文化基础;应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和引导中医发展;应搞好中医教育,为中医的现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朱少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中之气上逆,不能下行而致体内气机紊乱,失去平衡,终阴阳不能相交而导致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作为经典理论之一,在失眠的发病、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方面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晓丹;许二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芪倍合剂与四联活菌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芪倍合剂组、四联活菌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芪倍合剂组采用芪倍合剂治疗;四联活菌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芪倍合剂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芪倍合剂组有效率为80.00%,四联活菌组有效率为73.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芪倍合剂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治疗IB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晓鹤;张彩凤;朱艳丽;韩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能有效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转录与复制,显著降低AIDS相关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但其药物不良反应日益明显,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中医药可显著改善HAART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独特优势,这为优化艾滋病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咸庆飞;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椎间盘细胞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外界多种因素的刺激,椎间盘内的活性氧不断蓄积,椎间盘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被激活引起的.虽然目前仍然不能够明确氧化应激引起椎间盘细胞衰老的具体机制,但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胞衰老机制的相关文献研究,为本研究提供帮助.本研究推测氧化应激也是通过DDR通路、核因子κB通路、p38 MAPKs通路和microRNA通路四种方式来诱导椎间盘细胞衰老,分别作用于p16INK4a途径或p19ARF/p53/p21途径,对下游靶基因进行调控,从而抑制细胞增值导致细胞老化.但其主要作用方式尚不明确,主要作用途径及作用靶点仍有待验证,这是寻找特异性强、安全、高效的药物来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前提条件.
作者:谢健;吴承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林斌;刘文辉;曾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而且较为严重地疾病.中医药对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很大优势.中医药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后的复发转移,从而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可以提高手术、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促进康复,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对于不适合手术、放化疗的患者或终末期患者,中医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可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麒阳;陈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心电图疗效、血脂指标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检测后有效率为95.45%、中医证候分析后有效率为96.97%、低密度脂蛋白(LDL)为(2.23±0.42) mmol·L-1、载脂蛋白A-Ⅰ (ApoA-Ⅰ)为(1.25±0.17)g·L-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2.01±0.63) rmin、发作频率每周(1.23±0.44)次、三酰甘油(TG)为(2.16±0.58)mmol·L-1、胆固醇(TC)为(1.14±0.27) mmol·L-1、载脂蛋白B(ApoB)为(1.28±0.45)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有效缩短发作时间及频率,优化心电图表现及血脂指标,改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