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悬雍”“悬痈”词义考辨

石雨;王育林

关键词:悬雍, 悬痈, 悬离, 悬膺, 悬雍垂
摘要:“悬雍”“悬痈”是医书中常见的两个名词,二者在古医书中意义广泛,某些义项上又可共同使用,给阅读学习文献带来困扰.笔者经过搜索、整理相关古籍,对出现“悬雍”“悬痈”二词的材料进行了梳理、辨析,希望能理清词义,明辨源流.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除外常规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后观察组HAD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能够提高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红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建中汤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大建中汤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出粉率和人参皂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影响大建中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相对密度1.08,进风温度140℃,流速8 mL·min-1,辅料用量3%.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实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左静静;李响;赵明伟;陈杰;孙耀志;高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OPD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程、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程、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151例,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以及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病位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常见病位证素有9个,主要病位证素有肺、肾,其次是心、脾.随着病程延长,肺病位构成比逐渐减少,而肾病位构成比逐渐增加.肺、肾、心病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脾、肾病位积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COPD稳定期病位主要在肺、肾,但亦累及心、脾等其他脏腑;COPD随着病程的延长而由肺及肾进行演变的,且其病理损害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而病位证素脾和肾的病理损害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作者:柯庚申;洪敏俐;李灿东;洪春霖;杨朝阳;刘燕鸿;黄小华;高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氧化应激诱导椎间盘细胞衰老研究进展

    椎间盘细胞衰老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外界多种因素的刺激,椎间盘内的活性氧不断蓄积,椎间盘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被激活引起的.虽然目前仍然不能够明确氧化应激引起椎间盘细胞衰老的具体机制,但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胞衰老机制的相关文献研究,为本研究提供帮助.本研究推测氧化应激也是通过DDR通路、核因子κB通路、p38 MAPKs通路和microRNA通路四种方式来诱导椎间盘细胞衰老,分别作用于p16INK4a途径或p19ARF/p53/p21途径,对下游靶基因进行调控,从而抑制细胞增值导致细胞老化.但其主要作用方式尚不明确,主要作用途径及作用靶点仍有待验证,这是寻找特异性强、安全、高效的药物来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前提条件.

    作者:谢健;吴承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朴炳奎教授辨治大肠癌经验探析

    对于大肠癌的治疗,朴老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早期癌肿应手术切除,如病情需要,可行术前放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如手术未根治或术后局部复发者,可行辅助放化疗.但无论手术或者放化疗,均应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以减轻手术、放化疗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化疗敏感性,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朴老临证以扶正培本为主,健脾益气或益气生血,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维持机体“阴平阳秘”状态,做到“正气内守”,兼顾解毒抗癌,杀伤肿瘤细胞,延缓其复发转移.

    作者:乔红丽;侯炜;郑红刚;王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疼静胶囊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疼静胶囊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雄性大鼠72只,随机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其余60只大鼠制作血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颈复康颗粒组(0.33 g· mL-1),骨疼静大剂量组(0.138 g·mL-1)、中剂量组(0.069 g·mL-1)、小剂量组(0.0345 g·mL-1),各组均按照0.01 mL·g-1体积给药.取小鼠眼球血,测定凝血时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K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疼静各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沉(P<0.01);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浆黏度;古藤静大剂量组、中剂量可显著升高K值(P<0.01),延长凝血时间(P<0.05),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古藤静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变性指数(P<0.01).结论:骨疼静胶囊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学有较好改善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王希东;尚万兵;魏新建;郝少君;张福华;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经典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从“读经典,做临床”谈起

    现行中医研究生经典教学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中医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临床能力差;为科研而科研,中医创新不足等问题,而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思求精旨,演其所知”是中医研究生必备之能力.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研究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

    作者:马伯艳;张福利;王烨燃;刘春红;高恩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AECOPD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8.00%,显著低于观察组(96.00%)(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与PaCO2)及肺功能(FEV1与FEV1/FV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③对照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301.25±54.32)m与(334.72±65.79)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302.66±59.71)m与(411.39±82.37)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6MWT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治疗AECOPD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贺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朴炳奎教授治疗老年肿瘤经验

    老年人肿瘤本质上与其他年龄并无差异.但由于老年人身体的内环境出现变化,其特征是机体实质脏器的萎缩伴有功能降低,还表现为免疫衰退的T细胞活化受损,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其特征是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而对自身成分产生抗体阳性率增加.朴老治疗老年肿瘤,全程贯彻动静结合的理念,服用药物,也强调动药与静药的结合,既不能灵动太过,也要避免过分滋补腻胃类的“静药”.在运动康复与静坐养生的关系上,也体现动静结合的理念.

    作者:孙宏新;郑红刚;熊露;花宝金;冯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甲亢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他巴唑、丙硫氧嘧啶治疗,治疗组给予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0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甲亢,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顾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扶正肺瘤方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肺瘤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DP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氯氨铂),观察组在DP方案化疗基础上联合扶正肺瘤方内服,观察2个疗程(3周为1个疗程)后,比较用药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肿瘤情况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稳定率为7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期治疗客观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CT-L生存质量观察提示: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肺瘤方联合DP方案化疗对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明显,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病灶稳定率.

    作者:欧阳郴生;古宏晖;杨丽娜;陈钟;汪桃利;李琦;李时光;王利粉;杨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单个核细胞信息与热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原代单个核细胞(MNC)信息(增殖、分化、迁移、黏附)与热证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根据证素“热”积分将AL患者分为热证组、非热证组,分别采用:MTT法、NBT法检测MNC的增殖、分化情况;通过相差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来观察MNC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附;Millicell小室检测MNC的迁移.结果:在0h、24h,AL患者MNC的增殖活力在热证组、非热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48 h时,热证组AL患者的MNC的增殖活力显著低于非热证组AL患者(P<0.05).AL患者的MNC的分化、迁移、黏附情况在热证组、非热证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L患者MNC的增殖与热证存在一定的联系,中医证的信息在细胞的状态上有一定体现.

    作者:丁珊珊;康洁;张凌媛;张春红;李灿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0例单纯应用西药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1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尿蛋白、血压、血肌酐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缓解84例,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缓解17例,显效35例,好转8例,无效70例,有效率为46.15%;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血压及血肌酐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康乐;李辉;张晓东;李瑛;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情志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情志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5 d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情志干预后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志干预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使情志舒畅、气机调和.

    作者:李荣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及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感染及血栓,外敷接骨丹治疗.结果:手术后随访14~ 20个月,平均16个月.36例粗隆间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其中优30例,良5例,差1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配合中药外敷,骨折可以有效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阮诚;辛晓林;薛景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味四逆散颗粒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小鼠体质量、运动及IL-2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颗粒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免疫学机制.方法:70只昆明种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颗粒大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颗粒小剂量组、人参组、盐酸帕罗西汀组.造模各组共接受49 d各种不同的应激,包括电针、力竭游泳、暗箱旋转、悬尾、24h剥夺睡眠,平均每种刺激各6次.每7d进体质量检测,49 d开始给药,加味四逆散颗粒小剂量组以8.64 g· kg-1体质量灌胃,加味四逆散颗粒大剂量组以25.91 g·kg-1体质量灌胃,人参组以0.026 g·kg-1体质量灌胃,盐酸帕罗西汀组以0.052 mg·kg-1体质量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7d后处死动物,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体质量变化:与对照组比,造模第28 d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7d,加味四逆散颗粒和人参组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行为学变化:模型组、加味四逆散颗粒大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颗粒小剂量组、人参组、盐酸帕罗西汀组IL-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颗粒大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颗粒小剂量组、人参组、盐酸帕罗西汀组IL-2含量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颗粒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降低IL-2含量有关.

    作者:张婷婷;谢忠礼;王漫漫;李杰;杨盟;翟振兴;张广华;轩丽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通降胃灵Ⅱ号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降胃灵Ⅱ号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治疗组165例和对照组155例,治疗组口服通降胃灵Ⅱ号片,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胃镜检查后疗效以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胃灵Ⅱ号片治疗复发性肖化性溃疡优于西药奥美拉唑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汤剂改革和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新思路

    传统汤剂(TD)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武器,而其制备不便等弊端严重制约其应用.中药配方颗粒(DGCM)改进了其诸多弊端,但长期未能有效推广,根本原因之一是DGCM汤剂(DGD)与TD的差异规律等基础研究薄弱.应根据中医药理论,化繁为简,以相须药对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获取LC-MS指纹图谱、血清指纹图谱、药效学等多层次指标信息,基于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多层次结合、横纵向结合、主客观结合(权重)、图形化与抽象化结合的定性定量对比,从而综合判别其是否可等效替代,并提出不等效时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DGD和TD的共性差异规律,凝练其初步的药性特点,为汤剂改革及DGCM的科学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刘瑞新;施钧瀚;张璐;高晓洁;李学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齿苋对炎症性肠病癌变的影响

    中药马齿苋能够有效控制肠道慢性炎症,并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降低炎症癌变率.进一步研究马齿苋抗癌的有效成分,能够为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癌变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倩;范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悬雍”“悬痈”词义考辨

    “悬雍”“悬痈”是医书中常见的两个名词,二者在古医书中意义广泛,某些义项上又可共同使用,给阅读学习文献带来困扰.笔者经过搜索、整理相关古籍,对出现“悬雍”“悬痈”二词的材料进行了梳理、辨析,希望能理清词义,明辨源流.

    作者:石雨;王育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