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蕊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观察发现,治疗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肝功能分级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的分级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小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针刺中魁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巴氯芬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5 g,代赭石15 g,生姜12 g,半夏9 g,人参9 g,桃仁9 g,红花9 g,甘草9 g,大枣4枚)配合针刺中魁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有效率95.3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针刺中魁穴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甘俊鹤;肖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汤治疗中老年肛瘘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瘘术后的中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炎、止血、止痛、中药换药、微波物理治疗等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升提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肛瘘术后口服益气升提汤能降低肛门坠胀的发生率.
作者:张华;张龙;夏勤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宋贵杰教授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侍诊,释疑解惑,总结宋贵杰教授的学术思想.结果:宋贵杰教授在中医骨伤科的诊治方面,形成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与微观辨证”“手法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正骨手法与理筋手法相结合”“医患互动”等学术思想.结论:宋贵杰教授既擅长手法,又擅用药物,在中医骨伤科方面学验俱丰.
作者:姜劲挺;宋鹏程;安文博;张伦广;郑吉元;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治疗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粉针4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粉针改善非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心电图ST-T等综合指标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黄显华;邓水清;林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孙彦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优甲乐,每日服用25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温肾方.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4.78%,对照组组完全缓解率为15%,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胆固醇及免疫抗体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临床甲减的疗效.
作者:马德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证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汤剂,每日2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5.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F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型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郑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方法及特色.结果: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以祛痰为主,常用药物葶苈子、贝母清热化痰;麻黄、杏仁温肺化痰;僵蚕、防风熄风化痰,且临证时善用药对、虫类药物,喜用白芥子等.结论: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用药独特、疗效显著.
作者:叶险峰;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作者:周晓卿;赵丽洁;姚黄;李学新;张利平;牛琦云;张民旺;王维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85例,按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肺部体征恢复的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缩短病程.
作者:巫浣宜;郭玉红;巫熙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在肾脏病研究中的新应用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文献搜集、整理和归纳,研究近年来蛋白组学对肾脏疾病的应用概况.结果:蛋白组学研究技术为临床泌尿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及稳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蛋白组学技术为肾脏疾病的不同诊断提供了证据,应该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作者:贾涵婷;刘鸣昊;史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综合疗法、针刺、灸法、自血疗法、腹针配合火针、耳针、刺络拔罐、体针加耳针、针灸配合刺络放血等方面总结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结果:运用各种疗法治疗痤疮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灸治疗痤疮安全、无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欢欢;孙华妤;范世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质增生患者122例,患足136足,所有患足均行小针刀松解疗法1~3次.结果:1次治疗的痊愈率为79.4%,有效率为94.8%;2次治疗的痊愈率为86.0%,有效率为96.3%;3次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结论: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显著.
作者:邓成勇;周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初发及复发的HSP患儿1 882例,依据临床上是否出现尿检异常分为A组(尿检正常组)1 228例及B组(HSPN组)654例,制定调查表,对这些可能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年龄、HSP合并腹痛症状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回归系数分别为1.126、1.223和1.263;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134、3.250和3.300.结论:年龄增长、紫癜合并腹痛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可能是HSP患儿肾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霞;丁樱;于文静;任献青;翟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方法:通过对近10 a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文章进行归纳.结果:目前关于腰椎问盘突出症疼痛的发病机制,公认的有机械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椎间盘自身免疫三种观点.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艳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挑刺疗法对内科及骨科临床常见病的治疗.结果:相关文献显示,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常见病,具有满意疗效,多数患者均已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挑刺疗法应用于临床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针灸学的有效性、实用性.
作者:张紫娟;刘沛霖;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45例患者治愈2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3%.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吴文岭;王怀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8例和治疗组17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刮痧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有效率为8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刮痧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乳腺增生症方法简便,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宏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保护肠黏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中药外敷及腹部推拿等中医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8%,平均止泻时间为(5.7±2.2)d;观察组有效率为93.8%,平均止泻时间为(3.3±1.8)d,两组有效率及止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