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模式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探讨

陈世芳;黄纯洁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措施, 护理,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 V T ) 的发生率及应用多模式预防 D V T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 101 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2 例和49 例.结果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比值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 D V T 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预防方案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内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21例静脉血栓病因分析和护理总结

    目的 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因血栓形成带来的并发症.方法 调查分析各类血栓形成原因,制定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结论 切实落实各项宣传和护理措施的实施,降低静脉血栓发病率.

    作者:薛玉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8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文献报道误诊率为4.5~5.6%[1] .我院自1995 年~2005年共施行阑尾炎手术495 例,其中误诊为阑尾炎手术18 例,误诊率约为3.6%.为了更好地开展阑尾切除术,减少误诊和提高疗效,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云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稽留流产不同处理方式的分析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机体的影响及其预后分析.方法 对460 例稽流流产患者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观察其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 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均有90%以上的成功率,但近、远期效应有别.结论 药物治疗是患者易接受且治疗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

    作者:石波;杨蓉;朱慧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档案工作要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有效服务于医院管理及各项工作,就必须从医院工作性质入手,以服务于医院全面工作为宗旨开展档案业务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作者:崔永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方法 实验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的磷酸(20:80)检测波长:32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 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 为0.68%(n=6).结论 该法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将其作为清热解毒片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MMP-9和E-cadher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的研究

    ①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上皮型粘附素(E-cadherin,E-cad)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胃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②方法本实验以54 例胃腺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11 例胃粘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MMP-9 和E-cad 的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③结果胃腺癌组织中MMP-9 表达阳性率为66.7%,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E-cad表达阳性率42.6%,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MMP-9及E-cad 在胃腺癌中的表达都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④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P-9 和E-cad 蛋白的表达可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刘爱东;吴晓璐;张国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HPLC测定杭白菊茎叶的蒙花苷的含量

    目的 测定杭白菊茎叶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乙腈(15:85)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AQ-C18 (5μm,4.6mm×250mm);检测波长:33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蒙花苷在0.401~2.0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小于1.68%.13批杭白菊茎叶中蒙花苷的含量为(0.258±0.089)%.结论 本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杭白菊茎叶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符冰;刘锐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尿毒症患者并发尿毒症脑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尿毒症脑病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病情观察、加强透析以及急救时的护理等工作,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19 例,占59.3%,好转12 例,占37.6%,死亡1 例,占3.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病情观察,加强透析以及急救时的护理等环节,能提高尿毒症脑病病人的治愈率,好转率.

    作者:孟亚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维吾尔族麻风病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麻风病患者与ABO 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维吾尔族麻风病的患者手术前检查时鉴定ABO血型.结果 56例麻风病患者的ABO 血型分布为A 型16 例,型22 例,O型 13 例,AB型5 例.讨论:维吾尔族麻风病的发病可能与ABO 血型有关,男性多于女性.B型个体易患麻风病的可能.

    作者:库热西江·托呼提;帕丽旦·库尔班;哈力克·依米提;哈木拉提吾甫尔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臭氧骶管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臭氧经骶管裂孔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2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 组,治疗组100 例用低浓度臭氧经骶管裂孔硬膜外腔注射,对照组100 例用药物混合液经骶管裂孔硬膜外腔注射,2组均1 周1 次,治疗3 次为1 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9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7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臭氧骶管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和特色.

    作者:朱广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对产妇妊娠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1800例单胎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高龄初产组(≥35岁,n= 120) 和对照组( < 35 岁,n=120)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期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胆於、贫血、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病率均高于非高龄组( P< 0.05) ;高龄初产妇组的剖宫产率80%明显高于非高龄组的40.8% (P < 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增多,剖宫产率增加,高龄妊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

    作者:贾晓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整体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好处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优质服务.目前国内研究表明,产前、产时、产后良好的整体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难产率,产后尿储留发生率,增加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本文通过200 例初产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难产、产后出血、产后尿储留、母乳喂养情况做出对比.

    作者:孔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78例住院病人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死亡病人的性别、年龄构成、主要死因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我院2008~2009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378 例,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分类,采用SPSS 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我院378 例死亡病例中,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病死率,15~44 岁和60 岁以上是高峰死亡年龄段,分别占16.9%和67.0%.前五位死因顺序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其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组,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作者:陈凯瑶;胡爱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使管理水平更上新台阶

    公共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健康保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随之大幅提升,所以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知识和高文化人才.公共卫生管理者,应加强卫生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公共卫生事业的安全发展.

    作者:崔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杜拉宝和八面蒙脱石治疗轮状病毒肠炎47例

    目的 探讨杜拉宝和八面蒙脱石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85 例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基础上加用八面蒙脱石,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杜拉宝口服.结果 杜拉宝和八面蒙脱石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高于对照组.结论 杜拉宝和八面蒙脱石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利于减轻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针刺配合隔物艾灸对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灸关元等穴对中风病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1 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隔物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0 例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刺及常规药物治疗),隔物艾灸组31 例患者接受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外加灸关元等穴,观察排尿频率、膀胱大容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频率比较,有效率相当,愈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大容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隔物艾灸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肇悦;王伟华;高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医用耗材采购中经济批量法的应用

    目的 有效控制医用耗材采购和仓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方法 利用移动平均法测算医用耗材采购需求,利用经济批量法进行订货优化决策.结果 以一次性针筒为例,获得的订货经济批量能很好满足实际需求,并减少了采购总成本.结论 经济批量法可应用于医用耗材采购决策,并能减少采购总成本.

    作者:龚瑾;沈懿明;朱立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龄老年病人的腰硬联合麻醉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面临的难题.在老龄化社会里,高龄老年人是一个普遍受到观注的群体.高龄老年病人的麻醉倍受观注.本文从高龄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椎管内解剖特点、高龄老年病人CSEA 技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等几方面的应用作以综述.为高龄老年病人的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作者:韩乐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至2010 年期间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22 例和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20 例,均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术后随访评价两种骨折患者恢复指数.结果 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3分的有10 例(占50.00%),2 分的有7 例(占35.00%),1 分的有3 例(占15.00%),恢复指数为2.35.比较两组3 分例数和恢复指数,踝关节骨折组显著高于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组(χ2= 6.271,p<0.05;χ2= 5.206,p<0.05).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治疗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更适合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一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