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CD44和CD62P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4和CD62P表达进行荧光免疫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n=30)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和CD62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Ⅲ期、Ⅳ期和Ⅰ期、Ⅱ期之间CD44和CD62P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4和CD62P表达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和CD62P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清勇;闫利;吴玉泉;江中勇;杨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9年7月~2000年12月,采用5-Fu持续输注联合PDD、CBP、PYM或BLM治疗食管癌患者41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霞;程先平;王彬;惠锦林;梅蔚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MTT测定、集落形成试验、电镜观察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结果:华蟾素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能抑制细胞的集落形成,MTT法测定,其IC50约为0.16μg/ml;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呈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呈梯状降解.结论:华蟾素能抑制MGC-80-3细胞生长,药物作用方式在较高浓度时以细胞毒作用为主,在较低浓度时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诱导细胞凋亡是华蟾素抗肿瘤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者:左小东;崔永安;王锦鸿;秦叔逵;陈惠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于1873年由Rustizky正式命名,系由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骨骼及软组织而产生M蛋白.临床表现为骨骼破坏、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高血钙及肾功能不全等.该病在美国约占全部肿瘤的1%,占血液肿瘤的10%稍多,年发病率为3/10万.国内还没有详细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发病年龄偏高,而我国发病高峰期在45~55岁.本文就近10年有关MM药物治疗的研究动向综述如下:
作者:熊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肿瘤的转移大多通过淋巴及血液循环播散.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肾、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灶,常无任何临床表现,这称为微转移[1].
作者:陈国裕;王志荣;陈锡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观察三种不同移植方法的并发症、造血恢复时间、三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并发症少,造血恢复快,但三种移植方法DFS无明显差别.结论:APBSCT较自体骨髓移植(ABMT)更安全,对于获得缓解者宜尽早施行移植治疗.
作者:王平;张伯龙;周绮;韩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肿瘤.以前又称为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内膜间质异位、间质细胞增生病等.虽然名称不同,但都认为是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此肿瘤为低度恶性,切除后可复发,有报道子宫摘出多年后,还可出现远距离转移.现将我科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惠荣;王丽琼;朱惠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醛氢叶酸(Leucovorin, LV)加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持续48小时滴注联合顺铂(Cisplantin, DDP)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病理确诊的食管、贲门癌38例,食管鳞癌24例,贲门腺癌14例.采用DDP 25mg/m2静脉滴注30分钟,d1~3天,LV 2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5-Fu 0.5静脉推注10分钟,然后5-Fu 3.0/m2,用输液泵连续输注48小时,每21天重复,2个周期以上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 CR)2例(5.26%),部分缓解( PR)17例(44.74%),稳定(NC)18例(47.37%),进展(PD)1例(2.63%),总有效率50%,食管癌有效率54.17%,贲门癌有效率42.86%.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骨髓抑制、腹泻及脱发为主要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LV+5-Fu 48小时滴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小,值得进一步扩大观察.
作者:徐绮腻;江艺;邱希辉;许香华;杨钰贤;陈志明;张盛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与羟基喜树碱(HCPT)合用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从1999年11月~2001年8月,对4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单纯放疗,另一组放疗并用HCPT,治疗结束后,根据食管癌放疗后X线诊断标准分级,比较两组疗效,并按WHO制订的药物毒性标准比较两组毒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食管片示Ⅰ级为21.77%,而综合治疗组Ⅰ级为56.52%,经统计学处理(P<0.0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同时合并使用HCPT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价值具有协同作用,且不增加毒副反应,显示出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王高仁;缪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40岁,已婚.畏寒、发热、纳差伴左季肋部隐痛1月余,体温38.5℃,外院B超检查发现肝脏脓肿,皮肤无黄染,经抗炎治疗无效于1992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专科检查:心、肺、脾、胃镜、肠镜检查均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7cm,肝区有压痛、叩击痛.
作者:张佃乾;涂频;王春淑;冯文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对于进展期胃癌,单纯手术疗效欠佳,选择合适的辅助化疗方案对于防治术后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1年4月应用低剂量5-Fu微泵持续静注化疗,联合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PCT)治疗胃癌术后复发或合并转移患者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兴华;朱翔;方明治;吴焰林;毛琰涛;黄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恶性胸/腹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进行测定,了解血清IL-2水平与胸/腹腔灌注IL-2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获得判定恶性胸/腹水治疗疗效的指标.方法:88例恶性非肝癌性胸/腹水患者,均接受IL-2胸/腹腔灌注治疗,治疗前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水平,将IL-2测定值较高的44例患者分为一组,IL-2测定值较低的44例患者分为另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血清IL-2测定值较低组IL-2胸/腹腔灌注治疗的有效率为72.7%(32/44),明显高于IL-2测定值较高组的52.3%(23/44).结论:恶性胸/腹水患者IL-2胸/腹腔灌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高低与IL-2治疗的疗效明显相关,原有IL-2水平较低的患者IL-2胸/腹腔灌注治疗的疗效较好.血清IL-2水平可作为判定IL-2胸/腹腔灌注治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丁雪梅;李爱民;罗荣城;严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时40~50%为Ⅲ期,30%为Ⅳ期[1],失去手术时机,化疗、放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长春瑞滨(诺维本,NVB)是一种新型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6月对28例晚期NSCLC应用NVB、顺铂(DDP)联合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齐;姜如同;张颖;王彦威;聂晓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男性乳癌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男性乳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男性乳癌少见,病因不清,发病多在50岁以上,临床病例晚期多见,容易侵犯皮肤及胸肌,乳头常受累,可伴乳头溢血,淋巴结转移较早,雌激素受体阳性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主要是改良根治术,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结论:男性乳癌晚期多见,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
作者:龙启明;胡锐;申晓敏;杨金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上显示的颅底骨异常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经病理证实行首程放射治疗并做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122例,放射治疗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靶区(GTV)给予中位剂量70Gy(60~75Gy),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50.0(6~9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2%、87.9%、73.3%,1、3、5年局控率分别为:99.2%、90.6%、81.3%.MRI上显示颅底骨有、无异常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87.2%、71.9%和100.0%、89.8%、77.0%(χ2=0.65,P=0.423),性别、年龄、颅底骨、颅神经、颈淋巴结、头痛,原发灶7因素进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和P=0.693.重新分组分析,大于或等于2个解剖部位异常者的预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4.13,P=0.043),再次用7因素进入Cox回归模型分析,P=0.039.结论:MRI上显示颅底骨1个解剖部位异常时对鼻咽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大于等于2个解剖部位异常者的预后明显较差.
作者:陆进成;魏青;张宜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45岁,左乳单纯癌Ⅲ期术后3年,放疗后,行CAF方案(环磷酸胺、阿霉素、5-Fu)化疗6疗程.1年前发现左胸壁皮肤多发结节,左腋下淋巴结转移,行TP(泰素、顺铂)方案化疗3疗程,病变基本消失,因副反应大、经济困难而改服卡莫氟150mg 3/日,10天后出现双上臂皮肤红肿,肢端麻木伴疼痛,即刻停用,相继出现多数水泡,部分融合成大泡,破溃,伴浆液渗出,同时伴发烧,诊断:重度(Ⅲ度)手一足综合征.经局部清洁创面,紫草油纱条外敷,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B6,静点氟美松及抗感染治疗,持续1个月病变愈合,遗留有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硬化,双手掌活动受限,似硬皮病样表现.
作者:王淑琴;刘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67岁,因发现右侧腹部无痛性肿块3年入院.入院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约6cm×6cm肿块,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大.腹部CT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实性占位.全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回盲部充盈时可见压迹.以腹腔肿块待查.
作者:方勇;秦洪真;张海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乳腺癌主要化疗方案有CAF、CMF等.近年来长春瑞滨为主的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1年9月应用国产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海鸣;王伟;陈景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总结本院自1983~2000年采用保肢手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52例,根据病灶的病理特性、部位、范围等条件分别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髓内支架填塞术、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瘤段切除异体骨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方法联合全身化疗、介入化疗或术中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本组有36例获得1~16年随访.存活5年以上者8例,2~5年者25例,1~2年者6例,1年内死亡者7例,其中骨转移癌5例.根据Enneking骨肿瘤外科治疗后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本组患者术后功能,效果满意.结论:恰当的手术方法联合完整的化疗方案保肢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致残率,并未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立新;王贯中;潘长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生物学活性,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用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培养肺癌胸水TIL,按常规法计数TIL细胞增殖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IL细胞表型及MTT法检测其杀瘤活性.结果:经IL-2诱导培养TIL 21天后:TIL增殖大于1 000倍的患者有17例占77%.CD3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8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D4/CD8比值高达3.53±0.82,并且在21天时TIL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结论:肺癌胸水中的TIL体外诱导培养21天时TIL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此时用于胸水治疗可取得可靠的疗效.
作者:张红宇;吴昌平;蒋敬庭;邓海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