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颖;黄凤鸣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乳腺癌主要化疗方案有CAF、CMF等.近年来长春瑞滨为主的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1年9月应用国产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海鸣;王伟;陈景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辅佐大剂量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对3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先后实施化疗、放疗及APBSCT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取得CR,存活12~24月,至今无复发.结论:APBSCT辅佐大剂量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较高.
作者:韩晨东;钟萍;谷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恶性胸/腹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进行测定,了解血清IL-2水平与胸/腹腔灌注IL-2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获得判定恶性胸/腹水治疗疗效的指标.方法:88例恶性非肝癌性胸/腹水患者,均接受IL-2胸/腹腔灌注治疗,治疗前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水平,将IL-2测定值较高的44例患者分为一组,IL-2测定值较低的44例患者分为另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血清IL-2测定值较低组IL-2胸/腹腔灌注治疗的有效率为72.7%(32/44),明显高于IL-2测定值较高组的52.3%(23/44).结论:恶性胸/腹水患者IL-2胸/腹腔灌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高低与IL-2治疗的疗效明显相关,原有IL-2水平较低的患者IL-2胸/腹腔灌注治疗的疗效较好.血清IL-2水平可作为判定IL-2胸/腹腔灌注治疗疗效的指标.
作者:丁雪梅;李爱民;罗荣城;严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疾病,8年来我科对39例老年性乳腺囊性增生病进行了诊治,并定期随访观察,对其治疗无明显疗效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检查,有9例患者发现癌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新平;张强;王建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上显示的颅底骨异常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经病理证实行首程放射治疗并做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122例,放射治疗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靶区(GTV)给予中位剂量70Gy(60~75Gy),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50.0(6~9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2%、87.9%、73.3%,1、3、5年局控率分别为:99.2%、90.6%、81.3%.MRI上显示颅底骨有、无异常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87.2%、71.9%和100.0%、89.8%、77.0%(χ2=0.65,P=0.423),性别、年龄、颅底骨、颅神经、颈淋巴结、头痛,原发灶7因素进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和P=0.693.重新分组分析,大于或等于2个解剖部位异常者的预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4.13,P=0.043),再次用7因素进入Cox回归模型分析,P=0.039.结论:MRI上显示颅底骨1个解剖部位异常时对鼻咽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大于等于2个解剖部位异常者的预后明显较差.
作者:陆进成;魏青;张宜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肿瘤.以前又称为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内膜间质异位、间质细胞增生病等.虽然名称不同,但都认为是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此肿瘤为低度恶性,切除后可复发,有报道子宫摘出多年后,还可出现远距离转移.现将我科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惠荣;王丽琼;朱惠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5~2001年共行胃镜检查6 452次,检出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5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旨在分析曲阜市区域进展期胃癌发病特点,提醒患者增强预防和诊断胃癌的知识,有助于及早发现胃癌,以便早期治疗.
作者:谢文胜;岳本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尤以结肠癌更为明显,临床所见的病例绝大多数为中晚期病变,治疗效果不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癌肿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大肠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即病变仅限于粘膜层面无淋巴结转移,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一旦有淋巴结转移,则术后的5年存活率仅在30%以下,所以大肠癌的治疗除了尽早诊断及根治手术外,还需术后辅助性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杨志鹏;张为群;那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K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表皮肿瘤,由于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多样,常与皮肤其他肿瘤混淆.我们收集23例KA,无一例临床诊断本病.为了进一步认识和鉴别,本文对23例KA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其中10例有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旭丽;贺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对于进展期胃癌,单纯手术疗效欠佳,选择合适的辅助化疗方案对于防治术后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1年4月应用低剂量5-Fu微泵持续静注化疗,联合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PCT)治疗胃癌术后复发或合并转移患者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兴华;朱翔;方明治;吴焰林;毛琰涛;黄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按二期临床研究要求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简称CMN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分组的设计方法,将2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需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食管和肺部肿瘤患者,按2∶1的比例分设实验组(CMNa+常规放疗)和对照组(单纯常规放疗),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观察比较及不良反应率的结果比较.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的CR率和CR+PR率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但转移灶达PR时所需的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性与前期研究结果相符,在临床推荐剂量内未观察到明显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的不良反应,有效率未见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样本数较少有关.据后期汇总的大样本统计显示两组的显著性差异表现在CMNa可提高CR率和总有效率,并降低达到CR和PR时的照射剂量.
作者:王晓萍;云松;张新良;丁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男,67岁,因发现右侧腹部无痛性肿块3年入院.入院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约6cm×6cm肿块,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大.腹部CT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实性占位.全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回盲部充盈时可见压迹.以腹腔肿块待查.
作者:方勇;秦洪真;张海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国产长春瑞滨(连云港豪森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商品名盖诺)联合顺铂对60例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进行化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克海;胡长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D44V6、突变型p53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68例胃癌组织中CD44V6、突变型p53、PCNA的表达.结果:68例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44.1%(30/68),其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类型的分化等级、浸润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差异(P<0.05).突变型p53在68例胃癌中阳性检出率为51.5%(35/68),其表达在胃癌的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而在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PC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D44V6、突变型p53蛋白和PC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赵军;毕建威;黄士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案摘要患者女,45岁,左乳单纯癌Ⅲ期术后3年,放疗后,行CAF方案(环磷酸胺、阿霉素、5-Fu)化疗6疗程.1年前发现左胸壁皮肤多发结节,左腋下淋巴结转移,行TP(泰素、顺铂)方案化疗3疗程,病变基本消失,因副反应大、经济困难而改服卡莫氟150mg 3/日,10天后出现双上臂皮肤红肿,肢端麻木伴疼痛,即刻停用,相继出现多数水泡,部分融合成大泡,破溃,伴浆液渗出,同时伴发烧,诊断:重度(Ⅲ度)手一足综合征.经局部清洁创面,紫草油纱条外敷,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E、维生素B6,静点氟美松及抗感染治疗,持续1个月病变愈合,遗留有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硬化,双手掌活动受限,似硬皮病样表现.
作者:王淑琴;刘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观察三种不同移植方法的并发症、造血恢复时间、三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并发症少,造血恢复快,但三种移植方法DFS无明显差别.结论:APBSCT较自体骨髓移植(ABMT)更安全,对于获得缓解者宜尽早施行移植治疗.
作者:王平;张伯龙;周绮;韩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9年7月~2000年12月,采用5-Fu持续输注联合PDD、CBP、PYM或BLM治疗食管癌患者41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霞;程先平;王彬;惠锦林;梅蔚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集落刺激因子(CSFs)是一组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的糖蛋白.人体正常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能够产生CSFs,它们在促进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功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沙丹;张灿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效率较低,近几年多采用MVP (MMC+VDS+DDP)方案治疗,疗效虽较前有所改善,但仍不够满意.笔者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长春花碱酰胺(VDS)和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过回顾性分析,显示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探讨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放射治疗联合同期卡铂加顺铂化疗的可行性及疗效,1997年4月~1998年7月,我院对27例Ⅲ期NSCLC患者进行了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同期卡铂加顺铂化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双;张伟;文浩;杨家林;陈念永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