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分型与相关性实验室指标探析

许翠玉;高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分型, 实验室指标, 脑血管病
摘要: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对不同个体的表观症状予以中医辨证分型,统计研究相关性的实验室指标为分型提供客观证据,从而辨证使用中医方剂进行个体化治疗.使得简化分型在现代病因病理学基础上,既有客观数据支持,又保留中医个体化辨证施治的精华,是一种简便且有可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分类方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通过调节apelin/APJ信号转导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异常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每组12只.麝香保心丸组给予麝香保心丸50 mg/(kg·d),共30 d,正常对照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后一天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实验结束后24 h后,检测大鼠心功能、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及心肌apelin水平.应用western-blot检测心肌apelin及APJ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病理学结果提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减轻心肌损伤后导致的肌纤维坏死及炎症细胞的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的CK-MB与LDH明显降低,同时麝香保心丸可使心肌及血浆apelin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apelin和APJ的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然而麝香保心丸治疗可以逆转这一改变.结论 麝香保心丸预处理可以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减低,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apelin/APJ信号转导通路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毕方杰;徐煜佳;孟猛;孙全三;赵卫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肾地黄汤联合氯沙坦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糖肾地黄汤联合氯沙坦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肾阴虚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33例)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肾地黄汤.连续口服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4.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57.57%,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E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UN、SCR、UAE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BUN、SCR、UAER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糖肾地黄汤联合氯沙坦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较单用氯沙坦疗效更优,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病人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作者:杨超茅;杨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冠心病持续房颤二次射频消融术失败后治验1例报道

    1 病历资料病人,男,65岁.主诉:心慌、气短发复发作2年,加重半年.首诊(2017年6月5日):病人2年前(2015年9月)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无汗出、乏力,无胸痛、呼吸困难,到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随即到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0个月房颤复发.于2016年9月到阜外医院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15d复发.病人诉当时主管医师告知两次射频消融术失败,不宜行第三次射频消融术,建议行外科迷宫术,但病人拒绝.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即口服华法林抗凝,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首诊时房颤已持续9个月,多次复查心电图皆为房颤(见图1).近半年病人心慌、气短伴有乏力,活动后尤甚,入睡困难,眠浅,多梦,纳可,大便每日1次或2次,不成形,脉短滑三五不调,舌暗苔白稍腻.

    作者:顾焕;史载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养心氏片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运用Meta分析对养心氏片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及PubMed数据库1996年1月-2017年7月公开发表的与养心氏片治疗心力衰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研究,全部为中文,Jadad评分1篇为3分,3篇为2分,7篇为1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养心氏片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OR=3.47,95% CI [2.50,4.82],P<0.001;并可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加权均数差(WMD)=6.22,95% CI [5.38,7.06],P<0.001;增加6 min步行距离,WMD=46.39,95% CI [37.28,55.50],P<0.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养心氏片,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健鹏;郭明;史大卓;仇同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CV)瘀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 将44例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病人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每日3次,每次8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输注,每次20 mL,每日1次;回阳九针穴加减治疗,每日1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颈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口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2周和3周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和3周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口径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人LVA、RV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口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血清EDH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NO和EDH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周,两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2周(P<0.05),血清EDH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2周(P<0.05);治疗后2周和3周,治疗组病人血清NO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和2周,治疗组血清EDH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回阳九针穴治疗椎动脉狭窄瘀血阻络证能够促进眩晕症状与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NO和EDHF水平有关.

    作者:蒋坤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氨沙坦)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胰岛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氯沙坦干预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氯沙坦干预组用氯沙坦30 mg/(kg·d)灌胃.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实验结束后取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胰岛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纤维化的Ⅰ型胶原(Collagen 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增高,血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并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干预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除体重无明显变化外,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的胰岛结构紊乱,出现纤维化;氯沙坦干预组胰岛形态结构有所恢复,纤维化减轻,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TGF-β1及Collagen Ⅰ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Smad7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氯沙坦干预组TGF-β1及Collagen Ⅰ蛋白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减少(P<0.05),Smad7蛋白表达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TGF-β1及Collagen Ⅰ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Smad7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氯沙坦干预组TGF-β1及Collagen Ⅰ mRNA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减少,Smad7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纤维化,保护胰岛功能,发挥抗糖尿病效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进而降低Collagen Ⅰ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何军华;吴慧璐;王丽;丹妮;郭红;李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有氧运动疗法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率波动、心功能指标及SF-36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应用有氧运动疗法对其心率波动、心功能指标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标准化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有氧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波动、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LVESD/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12周后运动峰值心率(HRmax)、1min心率恢复(HRRI)值均显著升高(P<0.01),静息心率(RHR)值未见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以上指标较治疗前均未有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2周后LVESD、LVEDD值均显著下降(P<0.01),且LVEF值显著上升(P<0.01);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12周后心理健康总评(MCS)、生理健康总评(P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应用有氧运动疗法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病人心率波动,增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在评价心血管疾病病人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现状

    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作为一种普适性健康评估量表,因其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在评价心血管疾病病人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崔虹旭;董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内皮功能障碍(ED)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一氧化氮(NO)对维持正常血管内皮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种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抑制物,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

    作者:张建兰;尚茹茹;刘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人血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0岁~80岁ICVD病人510例,检测其外周SUA和血脂水平.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将其分为斑块组(268例)和无斑块组(242例),对影响斑块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按照斑块性质将其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各组间SUA水平差异.结果 斑块组、无斑块组病人年龄、肥胖发生率及总胆固醇(TC)、SU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肥胖、TC、SUA与CAS斑块有密切关系.与无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SU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SUA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SU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肥胖及TC、SUA水平升高是ICVD病人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ICVD病人SUA水平升高与CAS斑块的发生及斑块性质有关,与不稳定斑块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孟胜喜;霍清萍;王兵;彭文波;王宇新;梁芳;汪天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舒宝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舒宝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病人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海仁济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舒宝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病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含量,舒张压及收缩压等血压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含量.观察所有病人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收缩压、舒张压、TNF-α、IL-6、IL-8及hs-CRP水平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心舒宝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改善病人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李华;裴启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维生素D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

    目的 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新发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Barthel指数61分以上发病1周内的门诊及住院脑梗死病人61例作为病例组,无脑血管病史人群5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病史、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 D3]的浓度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病例组25(OH) 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病人中维生素D缺乏[25(OH) D3<50 nmol/L]人数占73.8%,其糖化血红蛋白、LDL-C、颈动脉IMT高于25(OH) D3≥50 n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参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魏晓珊;张锐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综述目前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带来的危害.

    作者:万强;高艳霞;吴燕升;史丽强;黄迪;高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分型与相关性实验室指标探析

    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对不同个体的表观症状予以中医辨证分型,统计研究相关性的实验室指标为分型提供客观证据,从而辨证使用中医方剂进行个体化治疗.使得简化分型在现代病因病理学基础上,既有客观数据支持,又保留中医个体化辨证施治的精华,是一种简便且有可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分类方法.

    作者:许翠玉;高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糖控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北京市仁和医院诊治的心肌梗死病人140例,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正常组),每组70例,所有病人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介入前与介入后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随访调查预后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与正常组介入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别为(50.34±3.45)%和(55.24±2.10)%,都明显高于介入前的(42.14±2.67)%和(42.59±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介入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介入前冠状动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后都明显好转(户<0.05),同时高血糖组介入后的TIMI血流分级明显差于正常组(P<0.05).随访6个月,高血糖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高血糖能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病人的TIMI血流分级,减缓心功能的恢复,造成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增加,在介入治疗前要积极进行血糖控制.

    作者:苏真;史胜端;王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真菌性鼻窦炎引起蝶腭神经痛1例

    蝶腭神经痛又称翼腭神经痛、翼管神经痛、Sluder综合征,1908年由Sluder首次发现并命名,是由于蝶腭神经节受累的一种比较罕见的非典型性面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拟就蝶腭神经痛的1例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病人,女,77岁.主诉“间断鼻塞伴左侧面部疼痛3年”.病人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以左侧为主,偶有流涕,无浓涕,未见出血,伴左侧面部疼痛,以左侧上颌处为著,为阵发性加重的烧灼样疼痛,每次持续约数分钟,视觉模拟评分(VAS)2分~4分,误以为“牙痛”,自服药物(甲硝唑、布洛芬等)治疗后疼痛可缓解.

    作者:赵璐;葛晗明;李仕林;张格娟;薛茵;马娟;高燕军;常明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促甲状腺激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促甲状腺激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许昌市中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120例,依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检测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析TSH升高与TC、LDL-C和HDL-C指标及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TC、LDL-C及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TSH升高病人共16例,占25.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例(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SH升高病人TC、LDL-C显著高于TSH正常的病人,HDL-C显著低于TSH正常的病人,且冠心病比例显著高于TSH正常的病人(P<0.05).结论 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TSH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振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培哚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培哚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CD62P、GPⅡb/Ⅲ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hs-CRP、TNF-α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神经缺损情况,并可显著降低病人的血脂水平、血小板黏附性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较单一瑞舒伐他汀用药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李广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红花黄色素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IL8、ET-1、NO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红花黄色素(SY)联合阿加曲班(Arg)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A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所有病人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Ar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Y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7%,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5.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IL-8、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NO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红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WBV)和血浆黏度(PV)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 vs 3.7%,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更能有效保护病人神经功能,改善预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能与其显著改善血清中IL-8、ET-1、N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关.

    作者:王宇;赵珊珊;郑玉敏;李蕾;孟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柏艾胶囊改善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病人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柏艾胶囊联合常规疗法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病人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7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柏艾胶囊)34例与对照组(基础治疗+安慰剂)40例,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形体学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指数(BMI)、HOMA-IR、餐后2h血糖(2 hPPG)、三酰甘油(T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S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FPG、2hPPG和HOMA-IR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OMA-IR、血脂、血糖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TG及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和血糖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柏艾胶囊可以降低MS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糖脂代谢及中心性肥胖,在降压的同时减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韩亚楠;陈曦;符德玉;芦波;周训杰;桂明泰;姚磊;李建华;龙敏;舒婷;董振华;石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