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发现尿道口赘生物,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虽不一致,但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作者:苏宇;周兴;邓振农;陈志光;郑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自身应用个性化管理在护理中体会,结合各种文献,探讨总结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理念、方法及其必要性.结果:护理管理中应做到改变传统管理理念、落实贯彻人性化原则;改善工作环境、创建温馨氛围;民主化与制度化相结合、理论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充分发挥护士的自主性及积极性,改善科室的服务形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揭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安定片治疗,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0% 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的功效.
作者:陈献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为了观察二夏清心汤加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失眠症患者采用二夏清心汤加味治疗,经2至4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2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5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5%.结论 二夏清心汤治疗失眠症疗效良好.
作者:马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按现行病例与回顾性病例分成2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依从性,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彩玉;谢雪霞;李艳容;陈肖玲;赖梅娇;蔡桂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孕妇罹患急性冠周炎的病例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冲洗冠周,对照组以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冠周,每日冲洗3次,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周牙龈红肿疼痛平均消退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孕妇冠周炎是安全、高效、可靠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旭;章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螺旋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复合型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Prospeed F-Ⅱ螺旋CT机对4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140mA、层厚3 mm、重建间隔1.5mm、螺距1.5.在工作站进行SSD、MPR图像重建,并与常规二维CT图像(2DCT)及X线平片比较.结果:2DCT、SSD、MPR显示骨关节外伤共62处,SSD及MPR图像能较准确显示损伤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SSD、MPR重建技术是诊断骨关节外伤的有效手段,对骨关节外伤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仙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应用VRA-GlcNAc为底物建立检测NAG活力的方法,用于尿液NAG活性测定.方法 对离子强度、pH值、底物浓度等佳反应条件及各种实验参数进行研究.用该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性能分析并测定多种肾病尿样NAG活性,结果 该法低检出限1.5 U/L,线性范围可达200U/L(r=0.9979),批内CV为<4%,批间CV<6%,回收率为101.2%.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试剂稳定,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
作者:凌兰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总结了加强医院消毒供鹿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做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严格执行作业流程、加强再生物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监测制度.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认为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陈秀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茎突生长过长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手术治疗的效果.疗法: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行单侧或双侧切除.结果:茎突过长症经手术切除后咽喉刺痛、痒痛、吞咽疼痛症状消失,效果满意,无并发症.
作者:罗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对50例粒细胞减少症进行分析.为诊治该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0年1月-4月住院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0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从6月-12岁,其中<1岁12例,1-3岁28例,>3岁10例;平均住院日为8±2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5例,支气管炎4例,支肺炎1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幼儿急疹2例,血液病1例,疱疹性口腔炎2例;发热49例,咳嗽35例,皮疹1例.结论 粒细胞减少症在儿科中较常见,多数呈良性,但其中发热不退及咳嗽迁延,对儿童身心及家长心理有较大的负担;另对临床上用升白细胞用药后仍较顽固的粒细胞减少患儿,应警惕血液系统疾病,常规骨髓检查,以免延误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用药及口服川黄液.对粒细胞恢复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应益人;章惠彬;叶依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在控制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中的重要性.方法: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包括心理、饮食、用药和运动的护理.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和护理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得到控制,血清胆同醇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詹翠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急症住院患者64例,在积极降血压等内科抢救治疗基础上,给以知识宣教、心理、用药、行为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50例主要症状改善、血压控制在22/12.5kPa左右,约占患者总数78.13%,死亡3例.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和不良状况.
作者:张格;宋丽青;陶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治疗组)60例.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变,观察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两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浆TNF-α及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中TNF-α及IL-6有关.
作者:胡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14d,术后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必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生化汤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疗效.方法:胎盘胎膜残留患者65例,口服中药生化汤,青霉素钠针剂80万单位、缩宫素10万单位肌治每日两次,用药后经B超复查宫内残留情况.结果:中药生化汤治疗胎盘胎膜残留6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杜春香;刘崇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与致肝损害机制及临床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等作简要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引起肝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毕桂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小包装中药饮片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原有性状,不改变中医临床以饮片入药、临用煎汤、诸药共煎的用药特色,且能基本满足临床医师处方用药的常用剂量.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广泛应用使我院药房对中药饮片的调剂、药品的质量管理、药品的信息化分配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介绍本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总结小包装中药饮片在本院药房中的应用和管理.
作者:杨昀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选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0.2g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0.2g,静点日2次;左氧氟沙星0.2g加用西咪替丁,静点日2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有明显的疗效,不良反应小,预后好.结论:在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过程中,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可做为治疗此疾的首选药物.
作者:郭新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社区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和干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应人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目标工厂工人进行的治疗和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干预,参加岗前培训的工人增加了12%,对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及生产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增加了10%,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几率降低了0.8%.结论:良好的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还可以提高工人对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及生产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降低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几率.
作者:刘焕能;刘小花;邬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