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脑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研究方案

黄敏;华琦

关键词:高血压, 肝阳上亢证, 清脑降压颗粒,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方案
摘要:高血压是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降低血压,还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且安全性良好.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索在三臂设计情况下,研究清脑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双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拟纳入288例病人,分为试验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96例.试验组给予清脑降压颗粒,每次2 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每次50 mg,每日1次;安慰剂组则给予模拟剂.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EQ-5D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清脑降压颗粒组方来源于经典名方天麻钩藤饮,既往临床应用初步反馈其对高血压疗效较好,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肝阳上亢证证候积分,缓解临床主要症状.基于此,遵循循证医学理念,设计本项临床试验,以评价清脑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的初步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探索其治疗优势提供数据支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Broca区的脑半球偏侧化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

    目的 探讨布罗卡区(Broca's area)与其他功能脑区的连接.方法 研究192名正常人静息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左右Broca与全脑体素的相关分析,研究Broca的功能连接,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左右Broca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与Broca连接呈正相关的脑区有额中回、额下回,颞中回和缘上回;呈负相关的脑区有颞极颞中回,中央后回,顶叶,额内侧回,枕叶,且在同侧半球连接中,左侧Broca与额下回、Wernicke区连接强度大于右侧Broca与额下回、Wernicke右侧对应区连接,左侧Broca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皮层和颞顶联合区等注意认知区及梭状回和舌回等视觉野部分区域连接小于右侧Broca连接.结论 本研究发现Broca多功能相关及Broca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偏侧化存在的多样性,这将为大脑功能网络偏侧化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尚韡;王乐;段凯凯;牛焱;苗丽雯;相洁;曹锐;王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脑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研究方案

    高血压是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降低血压,还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且安全性良好.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索在三臂设计情况下,研究清脑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双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拟纳入288例病人,分为试验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96例.试验组给予清脑降压颗粒,每次2 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每次50 mg,每日1次;安慰剂组则给予模拟剂.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EQ-5D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清脑降压颗粒组方来源于经典名方天麻钩藤饮,既往临床应用初步反馈其对高血压疗效较好,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肝阳上亢证证候积分,缓解临床主要症状.基于此,遵循循证医学理念,设计本项临床试验,以评价清脑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的初步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探索其治疗优势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黄敏;华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及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168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养肝益水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治疗12周后观察中医证候计分、临床疗效,监测血压,检测MA、IgG、α1-MG、β2-MG、TRF的变化和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计分、尿微量蛋白、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均较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具有改善病人症状,减少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排出,且能协同降压,降低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戴小华;梁昌年;王朝亮;董梅;杨帆;王银燕;付军;袁良;邵正斌;许祖建;戚先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3例成功行PCI的ACS病人,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替格瑞洛组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口服,术后维持剂量为90 mg,每日2次.氯吡格雷组PCI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口服,术后维持剂量为每日75 mg.所有病人均给予拜阿司匹林负荷剂量300 mg,术后维持剂量每日100 mg.比较两组病人基线临床资料,术后1个月和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血管内血栓形成和再次血运重建)和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随访1年主要终点事件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替格瑞洛组1个月时高于氯吡格雷组,之后明显减少,随访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对行PCI治疗的ACS病人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相当.

    作者:陈明星;赵培;刘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同时期血糖、血脂、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同时期血糖、血脂和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17例,根据病情发展不同阶段分为3组,急性期组(83例)、缓解期组(62例)和恢复期组(72例).分别检测3组病人血糖、血脂及血压,并将检测结果与预后情况、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病人血糖比较,急性期血糖值显著高于缓解期及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比较,急性期、缓解期病人血脂均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期血脂升高显著;血压比较,急性期病人血压显著高于缓解期及恢复期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病人死亡率(10.8%)显著高于恢复期(8.1%)和缓解期(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脂及血压越高,则病人治愈率越低,死亡率及致残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稳定,缓解期及恢复期病人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逐渐下降;病人的预后死亡率与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呈正相关.

    作者:黄勉君;刘甲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稳消Ⅱ方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稳消Ⅱ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腹主动脉壁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和造模组(29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8周后,造模组随机处死1只兔子,确认造模成功.将造模组随机分为3组:稳消Ⅱ方组、辛伐他汀组、模型对照组,停用高脂饲料,改用标准饲料,分别给予稳消Ⅱ方、辛伐他汀、蒸馏水灌胃治疗8周,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 P65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稳消Ⅱ方组和辛伐他汀组NF-κBP65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稳消Ⅱ方组和辛伐他汀组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消Ⅱ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表达防治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脑血管病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生书萌;梁荣;霍清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化痰降浊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型)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且属于中医痰阻心脉证型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服化痰降浊方,均观察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痰降浊方调节痰阻心脉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卢永屹;王祎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加载调脾护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调脾护心方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加载调脾护心方加减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LVDd无明显变化,BNP、MLHF评分较前降低;LVEF、6 min步行距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护心方可明显改善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帆;戴小华;付军;戚先伟;李郁春;王银燕;冉永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T及N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4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病人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研究组33例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窍化栓汤100 mL,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15 d.比较治疗前后病人血清ET、NO、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E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后血清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NO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后血清N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病人有较好的疗效,能较快促使机体ET和NO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

    作者:董国玲;董天勇;张文静;吴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活血化浊方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浊方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活血化浊方每次150 mL,每日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晚上顿服.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疗效性观察指标(血脂、中医证候)和安全性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地调节血脂,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活血化浊方对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病人的血脂改善与辛伐他汀片相当,中医证候改善优于辛伐他汀片.

    作者:郝子娟;马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中医证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病人近期疗效的中医证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比较其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基线资料,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差异.根据14 d临床疗效分为优效组和非优效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医证型与病人14 d结局的关系.结果 风痰瘀阻组、阴虚风动组高血压病史比例高于气虚血瘀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组基线NIHSS评分和溶栓后14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优效率为60.0%,B组优效率为38.2%,C组优效率为27.6%,3组优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风病中医证型是脑梗死病人溶栓后14 d预后是否良好的影响因子(OR=0.495,95%CI 0.292~0.839,P=0.009);年龄是脑梗死病人溶栓后14 d的预后是否良好的预测因素(OR=0.950,95%CI0.910~0.992,P=0.020).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存在差异,且风痰瘀阻型疗效好.

    作者:严兴亚;吕鸿燕;李凤;张勇;谭守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组病人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方配合针刺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有效病例治疗次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疗法均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振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益气舒心丸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舒心丸对冠心病(CHD)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具有益气或活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组5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舒心丸10 g,每日2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舒心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气虚血瘀和左室舒张功能,治疗效果较单一常规方法好.

    作者:贺青军;陈伟强;罗智敏;庞建萍;欧惠珍;刘照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3年3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就诊并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人175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于术后12个月、24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未明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较前略有提高.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接受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后24个月内未发现对心功能有影响.

    作者:吴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控制心率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给予充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后仍有较高的猝死率,越来越多循证医学证据指出:心率增快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更当作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拟从控制心率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作一综述.

    作者:林蓉香;张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常见的与脑血管因素相关或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一种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上升,成为神经科领域研究热点.VD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VD具有明确致病因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由于VD是所有痴呆类型中唯一可防治的,且预防尤为关键,因此从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总结VD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VD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并进行针对性防治.

    作者:廖伟龙;孙传河;高鹏琳;姜文斐;潘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贾跃进治疗不寐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本研究收集、整理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结果 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常用药物包括柴胡、茯苓、白芍、生龙骨、当归、炒枣仁、生麦芽、香附、生牡蛎等.结论 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用药规律研究,整理发现临床医案的数据信息,为贾跃进老中医不寐治验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参考.

    作者:赵丽娜;刘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SHR血压及心肌、肾动脉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靶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将32只11周龄SHR,随机分为SHR-M组(SHR-M组)、复方钩藤降压片组(SHR-G组)、替米沙坦组(SHR-T组),分别为8只、16只、8只,同时以8只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组(WKY组),干预8周测量5次血压;取心肌、肾动脉,观察HE、Masson染色后形态学改变.结果 SHR-G组、SHR-T组血压与SHR-M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SHR-M组心肌细胞分布紊乱,细胞直径增大,心肌纤维明显增粗,视野下有断裂现象,SHR-G组心肌细胞轻度肥大,细胞间质轻度增生,心肌纤维无明显增粗,无断裂现象;SHR-G组、SHR-T组肾动脉内膜、中膜、外膜较SHR-M组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钩藤降压片可降低SHR血压,延缓高血压左室重构,减慢心肌纤维化进程同时减轻SHR肾动脉血管重塑.

    作者:李苏;谭元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37%、不良反应发生率2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优于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可改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

    作者:马文苑;裴中美;周华山;黄文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冠心病住院病人他汀使用情况及血脂达标率分析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病人入院时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血脂达标率.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26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史及治疗特点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为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史组(A组),有明确CHD病史但未行PCI组(B组)及无他汀类使用史的新发CHD组(C组),分别比较各组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血脂达标率.结果 入院后3组基本做到1.5 d内使用中等剂量的他汀药物治疗,3组入院后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CHD病人他汀使用率高,以中等剂量强效他汀药物为主,他汀药物使用已基本符合指南推荐.CHD病人入院血脂水平正常偏低,血脂不达标率高,需进一步加强治疗和监测.

    作者:李杰;黄淑田;杨俊敏;王瑞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