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疗效分析

胡晓辉;杨伟毅;郭睿;雷革胜;宿长军

关键词:小脑梗死,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平衡障碍, Burg平衡量表, Tinetti步态量表
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脑梗死病人40例,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20例.rTMS组采用LF-rTMS+常规平衡障碍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伪线圈rTMS+常规平衡障碍康复训练.纳入后即开始康复训练,两组病人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28 d.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Bu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Tinetti步态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rTMS组病人BBS评分增加,平衡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rTMS组病人Tinetti步态量表评分增长快,平衡及步态功能康复理想,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F-rTMS可显著改善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及步态康复,且远期疗效显著优于近期疗效,证实LF-rTMS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病人疗效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高血压红细胞参数的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高血压人群的血常规变化.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体检者1 807名,详细记录病史,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等,检测血常规、生化、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应用Coulter LH78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指标,根据健康状态和血压值分为4组,健康组(n=1 164)、双期高血压组(n=282)、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n=11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n=244),将4组红细胞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3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3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均明显低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分别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双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DW-CV(OR=3.470,P=0.000)、HGB(OR=0.328,P=0.000)是收缩压的独立危险因素;RDW-CV(OR=1.676,P=0.000)、HGB(OR=0.226,P=0.000)是舒张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CV、HGB是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在降压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欢;胡元会;封锐;石晶晶;杜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新药上市后临床再研究是对已上市药品在广泛使用条件下,对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改进给药剂量以及是否有推广价值等进行全面科学评价.通过全面系统评价,弥补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用药的不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和依据,使病人在治疗中以小的代价获得大的利益,这对提高我国临床治疗水平和医疗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1类生物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上市后IV期临床研究为例,阐述药品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吴丹勇;李景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炎症因子、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3,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病人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慧芳;张杰;刘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灸推拿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病人应用针灸推拿康复对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脑梗死病人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数字法评估量表(NRS)评分、Ashworth痉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康复者,能对肢体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陈琳;王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脑出血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208例脑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卒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157例);根据病人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60例)和血糖正常组(148例);根据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63例)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组(145例).检测所有病人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胆固醇含量、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糖升高人数较血糖正常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病人较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研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水平(95%CI 0.231~0.74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5%CI 0.176~0.673)对病人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影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脑出血病人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林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心律失常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律失常病人使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可行性高,有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3天、第7天、第14天检测所有病人的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同时检测病人入院时血常规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量表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并于治疗后30 d采用改良Rankin's评分量表评估病人预后.另选取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仅检测其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预后较好组与预后较差组在入院当天、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明显较高(P<0.05);预后较好组与预后较差组的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存在相关性,血清尿酸(r=-0.219,P<0.05)及血糖(r=-0.473,P<0.05)水平越高,病人预后越差.结论 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尿酸及血糖水平越高,病人预后越差.

    作者:张前燕;朱滨;李美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中医辨证分型概述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由于脑卒中病人运动障碍而导致抑郁发生,其病因及疾病机制较为复杂,常虚实夹杂,其中医辨证分型复杂,目前无统一分型标准,导致中医中药治疗PSD缺失治疗依据.查阅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后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从五脏六腑失调辩证;二是按病理产物辩证;三是按脏腑失调与病理产物交织致病分型;通过辩证分型,使临床工作者临证时易分清主次,针对主要矛盾进行治疗,同时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作者:刘泰;林泯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GI2的影响

    目的 观察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环素(PGI2)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加稳斑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根据研究方案与病例报告表(CRF)评定两组受试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和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GI2的含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血清PGI2含量均有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PGI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斑汤联合EECP疗法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促进血清PGI2的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马佳会;宫丽鸿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OSAHS对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人血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18例,根据有无OSAHS分为单纯主动脉夹层组(A组)41例,主动脉夹层合并OSAHS组(B组)77例.B组再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OSAHS组(B1组)32例、中重度OSAHS组(B2组)45例.比较血压、血氧参数,并分析血压参数与呼吸睡眠相关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B组腰围、体重指数及24 h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显著高于B1组;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收缩压(SBP)夜及脉压夜显著高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SBP非杓形比例显著高于B1组,B2组SBP夜间血压下降比例显著低于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病人中,白天血压[SBP/舒张压(DBP)]与体重指数(BMI)(r=0.26/0.22,P<0.05).夜间SBP与AHI相关(r=0.26,P<0.05).B2组病人SBP夜及脉压与AHI相关(r=0.57/0.45,P<0.05).结论 OSAHS对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人血压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夜间SBP及夜间脉压升高,SBP非杓形比例高,OSAHS病人夜间发生缺氧,这可能是合并OSAHS的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人收缩压波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向荣;孟庆国;别自东;王竟靖;沙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加味通窍活血汤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侧支循环的影响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加味通窍活血汤对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脑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瘀阻脑络证或气虚血瘀证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通窍活血汤,于治疗7 d、14 d后采用TCD观察两组责任血管血流速度及侧支循环代偿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改善侧支循环代偿和责任血管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IHS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通窍活血汤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责任血管血流速度,促进脑侧支循环代偿建立,挽救缺血半暗带,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减轻后遗症.

    作者:黄年平;谭支文;陈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贵州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罹患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5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罹患因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调查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对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亲生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调查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贵州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结果 筛选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5个危险因素,分别是心理应激(OR=5.625)、呼吸系统感染(OR=5.289)、孕早期主被动吸烟(OR=4.142)、孕早期有害物质暴露(OR=3.731)、长期食用中草药(OR=2.226).结论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为本地区主要病种,怀孕初期是胎儿动力器官即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若孕妇在该阶段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毒素物质的损害、主被动吸烟及长期食用中成药易导致胎儿心脏畸形.

    作者:王晓纲;司晓云;冉迅;熊国宝;莫显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对创伤性脑水肿病人脑部供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对创伤性脑水肿病人脑部供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创伤性脑水肿病人40例,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组使用西医保守治疗,以20%甘露行脱水.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检测并比较病人治疗前后左右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临床功能评分(KPS).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各动脉Vm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RI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Vm提高及RI降低得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临床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苓散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明显降低创伤性脑水肿病人的脑血流阻力,改善病人脑部供血,从而减轻脑水肿引起的脑损害,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林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DARPP-32磷酸化与止颤汤改善大鼠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 观察纹状体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Thr34)磷酸化与止颤汤对大鼠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大鼠脑部黑质造成帕金森病(PD)模型,进一步予以左旋多巴/苄丝肼腹腔注射制作异动症(LID)模型.实验设立正常组,LID模型组,LID西药组及小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DARPP-32(Thr34)磷酸化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DARPP-32(Thr34)磷酸化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DARPP-32磷酸化表达与西药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磷酸化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颤汤可有效降低纹状体DARPP-32(Thr34)磷酸化的表达,可能是止颤汤治疗异动症的机制.

    作者:黄宁静;陆小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8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人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IMT≥0.9 mm组与IMT<0.9 mm组,同时实验室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等.采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与胱抑素C有关的相关因素及导致IMT增厚的因素.结果 IMT≥ 0.9mm组血清CysC水平较IMT<0.9 mm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与Hcy、IMT、Lp(a)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66、0.391、0.319,P<0.05).颈动脉IMT与脑梗死相关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CysC水平与颈动脉IMT相关,可作为临床上早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指标,为临床治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高华;裴静;陈明;孔祥锋;陈方方;胡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NT-proBNP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特点,探讨心房颤动、心脏结构、心功能分级、心室率与NT-proBNP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合并心房颤动者49例(AF组),无心房颤动者51例(SR组).两组病人入院时抽血,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F组与SR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组NT-proBNP显著高于SR组(P<0.05).两组NT-proBNP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P<0.01);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其NT-proBNP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NT-proBNP明显升高;心房颤动病人左房明显增大;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心室率均是影响NT-proBNP水平的因素.

    作者:徐正云;任国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负性生活事件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目的 分析负性生活事件是否对帕金森病病人非运动症状产生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48例,按在过去12个月内是否出现负性生活事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前采用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量表(NMSQuest)问卷,记录病人的评分结果,进行常规治疗.12个月后,再次进行NMSQuest问卷评分,比较两次结果.结果 试验组评分入组前为20.8分±3.3分,对照组为17.2分±2.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试验组为25.3分±2.4分,对照组为21.8分±1.9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MSQuest问卷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可能与帕金森病病非运动症状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征宇;岳秉宏;谷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监测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在监测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脑胶质瘤病人(15例脑胶质瘤复发,11例治疗后反应)在同步放化疗结束2个月内行头部常规MRI扫描、增强扫描及多b值弥散加权扫描,通过IVIM软件的双指数模型,对图像后处理得到standard ADC、slow ADC(D)、fast ADC(D*)、fraction of fast ADC(f)的伪彩图,分别测量病例异常强化区standard ADC值、D值、D*值、f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各参数值是否存在差异,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值在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 复发组强化病灶standard ADC值、D值低于治疗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当standard ADC值、D值曲线面积分别为0.703、0.788时,其阈值分别为1.166、0.631,敏感性分别为54.5%、81.8%,特异性分别为86.7%、73.3%;复发组的强化病灶D*值、f值均高于治疗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当D*值、f值曲线面积分别为0.752、0.758时,诊断阈值分别为2.642、0.693,敏感性分别为66.7%、81.8%,特异性分别为81.8%、66.7%.结论 IVIM可监测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为脑胶质瘤病人在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作者:王斌;张辉;王效春;谭艳;秦江波;王乐;李丽娜;雷颖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AIS病人42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查体中心查体者38名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Chemerin的水平,并以血清Chemerin为参考指标,判断AIS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判断Chemeri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Cheme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hemerin为参考指标诊断AI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3.2%和71.1%,ROC曲线下面积为0.76.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Chemerin与hs-CRP存在正相关(r=0.56,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Chemerin表达水平升高且与hs-CRP存在正相关性,可作为ASCI的生物学诊断标记物.

    作者:刘涛;刘维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脑梗死病人40例,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20例.rTMS组采用LF-rTMS+常规平衡障碍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伪线圈rTMS+常规平衡障碍康复训练.纳入后即开始康复训练,两组病人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28 d.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Bu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Tinetti步态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rTMS组病人BBS评分增加,平衡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rTMS组病人Tinetti步态量表评分增长快,平衡及步态功能康复理想,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F-rTMS可显著改善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及步态康复,且远期疗效显著优于近期疗效,证实LF-rTMS治疗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病人疗效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作者:胡晓辉;杨伟毅;郭睿;雷革胜;宿长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