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阳;丁绍平;胡东升
目的:探讨柴胡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干预作用,为临床应用柴胡治疗多发性硬化(MS)提供依据。方法C57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AE模型组、泼尼松组[7.8 mg/(kg· d)]和柴胡组[1.95 g/(kg· d)],每组10只。EAE模型组、泼尼松组和柴胡组6周龄时用 MOG3555多肽免疫建立 EAE模型,造模后第3天灌胃给予蒸馏水或药物至实验结束。自造模当天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行为学;造模后第16天(发病高峰期)取脊髓组织行 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取尾静脉血,检测与多发性硬化主要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E、γ干扰素(IFN γ)、IL 4、IL 21、IL 10、IL 23、IL 12(p70)、IL 17A、IL 17F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AE模型组小鼠发病高峰外周血中 IL 17E、IFN γ、IL 17F水平升高(P<0.05),IL 4水平降低(P<0.05);与 EAE模型组比较,发病高峰期泼尼松组外周血中 IL 17E、IFN γ、IL 17F水平降低(P<0.05或P<0.01),柴胡组 IL 17E和 IFN γ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柴胡通过抗炎机制减轻 EAE小鼠的病情,可作为 MS治疗的参考。
作者:张奇;林成仁;李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肾不交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的脑电超慢涨落图(EFG)特征。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实验,选择60例心肾不交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为心肾不交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运用 EFG分析技术检测脑内神经递质的值,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全脑平均值及同一脑区同一脑神经递质进行比较,运用 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找出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心肾不交组脑神经递质强兴奋递质(EXE)全脑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0,P=0.029);两组其他脑神经递质全脑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肾不交组右额部脑神经递质 EXE值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同一脑区的相同脑神经递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肾不交型原发性抑郁症的发生与右额部脑区相关。
作者:吴文哲;李跃华;赵翠萍;相田园;林晓柔;许大剑;汪振杰;崔宁;孙锦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法对高血压病气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87例高血压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属气虚痰瘀互结证型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痰活血法加西医常规治疗的治疗组(44例)、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加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3例),观察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颈动脉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斑块数量与斑块面积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斑块数量与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中药具有改善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国英;郭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 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尼可地尔10 mg,胃管注入,3次/日,共5 d,其他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 cTn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s CRP、hs cTn 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s CRP、hs cT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hs CRP、hs cT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 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 hs CRP[exp(B)=0.941,P=0.032]、hs cTn[exp(B)=0.976,P=0.009]、APACHEⅡ评分[exp(B)=0.882,P=0.010]是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因子。结论尼可地尔可以减轻ARDS患者的心肌损害,但不能降低患者的28 d病死率。
作者:刘兰;叶八宁;潘渝;王宇辉;胡远东;李岑;李健权;成小蓉;施贤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片仔癀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 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 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得生组、尼莫地平组及片仔癀大、中、小剂量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 BDNF和 IL 6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在梗死中心区,模型组的 BDNF和 IL 6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片仔癀各剂量组的 BDNF和 IL 6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在梗死周围区,模型组BDNF和IL 6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片仔癀各剂量组BDNF的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而 IL 6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片仔癀大、中剂量组的脑组织病理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片仔癀可以上调局灶性脑梗死后大鼠 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和下调 IL 6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孟佳;黄希艳;李倩;朱陵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虽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但迄今为止应该说人类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相关疾病如冠心病和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S仍然是心血管领域公认的研究热点和难点。AS的复杂在于其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多种危险因素和环境作用于复杂的遗传基因背景发病。AS只是一种病理学描述,也是人们对这种疾病的经典认知:血管内膜损伤后脂质浸润,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泡沫细胞形成。围绕AS发生及血栓形成这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的损伤反应学说、脂质浸润学说、单克隆学说、感染及炎症反应理论等都有较大进展,但各有侧重、缺乏系统性,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十年,随着研究手段的巨大进步,尤其是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打破了既往着眼于某一细胞、某一分子、某一通路的研究思路,汇聚于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概述。
作者:葛均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6 h内接受 rt 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 HT组与非 HT组之间的差异,筛选与 HT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 HT及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6例溶栓患者中有22例继发 HT(18.99%),其中16例为症状性脑出血。回归分析表明早期CT改变、基线舒张压≥100 mmHg、基线血糖≥11.1 mmol/L、NIHSS评分>15分和溶栓时间窗>3 h、年龄6项为HT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基线血糖≥11.1 mmol/L、NIHSS评分>15分和溶栓时间窗>3 h影响了 HT患者的预后。结论溶栓前的舒张压、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T低密度改变或水肿占位效应、溶栓时间窗、年龄是 H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基线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溶栓时间窗影响了溶栓后 HT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CON组)18例,冠状动脉定量造影术(QCA)正常,行二维超声(2DE)、LDDSE结合 IBS检查。冠心病组(CAD组)22例,经QCA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前1周内行 LDDSE[5μg/(kg· min)、10μg/(kg· min)]检查、静息及硝酸甘油(NTG)介入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灌注显像(SPECT)检查,于静息、DSE每级负荷5 min采集全心尖切面(长轴、二腔、四腔)IBS图像,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探索在 LDDSE过程中,以 CVIB大变化值(K)>0.7定义为存活心肌,检测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并与 LDDSE、SPECT进行比较。结果与 LDDSE相比,LDDSE结合 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明显提高(91.1% vs 77.8%;90.4% vs 75.7%,P<0.05);与 SPECT相比敏感性、准确性均明显提高(91.1% vs 80.0%;90.4% vs 76.5%,P<0.05)。结论 LDDSE结合 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准确性较 SPECT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常超;刘吉祥;信栓力;李琴;马宝红;杨梅霞;王素兰;张博;杨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95例,并在入院24 h内检测血尿酸水平,高血尿酸诊断标准:男性>416μmmol/L、女性>357μmmol/L。发病14 d时进行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评价短期预后的指标,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入选的5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尿酸166例,血尿酸异常34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低血红蛋白、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高尿素氮、高血肌酐、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尿酸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脂、高尿素氮、高血肌酐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高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高血肌酐、高尿素氮、高血尿酸、血尿酸异常、入院 NIHSS评分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入院 NIHSS评分、血尿酸异常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尿酸水平异常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尿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无预测价值。
作者:刘瑞芳;骆艳伟;高峰;齐海英;安学良;王志东;王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辅酶 Q10(CoQ10)合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 CoQ10、磷酸肌酸肌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 ACS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同时加服辅酶 Q1030 mg/d)。记录患者主诉,并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3个月采血测定血浆 CoQ10、血脂水平及肌酶、肝酶活性。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升高。对照组患者肌痛发生率为6.67%,给药1个月、3个月后,血浆 CoQ10水平逐渐降低,CK、ALT、AST水平逐渐升高。而观察组患者无肌痛发生,血浆 CoQ10水平、CK、ALT、AST无显著变化。结论外源性补充 CoQ10,可以缓解瑞舒伐他汀降低血浆 CoQ10的作用,避免肌肉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竹林;张丽贞;马秀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常见中医证型的分析和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检测,研究 MS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与血清脂肪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23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瘀互结组、痰浊阻遏组、气阴两虚组和阴虚热盛组,检测其血清脂肪因子,并对中医证候进行频数分析。结果痰瘀互结组和痰浊阻遏组血清瘦素(L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血清抵抗素(Resisti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 1)水平较高,与气阴两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组和痰浊阻遏组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较低,与气阴两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较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中医症状、舌脉及病机出现的频次和频率具有一定规律,其病机出现的频次和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阻遏>痰瘀互结>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结论痰浊和血瘀可能是脂肪因子分泌及代谢异常并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关键病理环节。
作者:肖铁刚;何道同;邢练军;陈珺明;季光;王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德富;吴明华;陆海芬;王永生;曹理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初步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的 DKI参数值与术后病理 GFA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66例,其中高级别(WHO Ⅲ级~Ⅳ级)34例,低级别(WHO Ⅰ级~Ⅱ级)32例,术前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增强及 DKI扫描,通过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定肿瘤实质区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平均扩散峰度(MK)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 DKI各参数值及 GFAP表达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DKI各参数值与 GFA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瘤实质区 MK值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瘤实质区 FA值与低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瘤实质区 GFAP表达显著低于低级别组(P<0.05);MK值与 GFA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36;P=0.03);FA值与 GFAP(r=-0.562;P=0.05)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DKI参数 MK值与脑星形细胞瘤GFAP表达显著相关。应用 DKI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常规磁共振,间接评估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助于脑星形细胞瘤的个体诊断及治疗。
作者:雷颖;张辉;王效春;谭艳;秦江波;张锁旺;张磊;王乐;吴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86例冠心病患者服用芪参益气滴丸,一次1袋,一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很好的疗效和改善作用。
作者:沙树伟;曹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双心效应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可舒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2片/次,每日3次,坚持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在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比黏度、全血黏度高比值(ηH)、全血黏度低比值(ηL)、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抑郁、焦虑情绪等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通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达到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
作者: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老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10例室上性早搏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组、前列地尔组及联合治疗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24 h平均心率、慢心律(HRmin)、血脂进行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经治疗后24 h平均心率、HRmin及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在改善24 h平均心率及 HRmin方面均显著优于参松养心组和前列地尔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参松养心组(P<0.05)。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参松养心组和前列地尔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人室上性早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张方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与心肌组织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细胞生物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黄芪甲苷处理后的心肌组织损伤、细胞自噬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大鼠心肌组织中心肌灶性病变严重,兼有波浪改变及大片炎症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面积明显增多(P<0.05),而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均可使心肌灶性病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的面积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心肌组织细胞中 Beclin1的表达(P<0.05),而黄芪甲苷低、高剂量组均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组织细胞 Beclin1表达(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面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与自噬相关的 Beclin1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作者:黄莉;王大伟;严夏;黄伟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符合 AMI诊断标准的82例老年 AMI患者,其中尿激酶溶栓治疗35例为溶栓组,未溶栓治疗47例为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老年 AMI患者静滴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率65.8%,病死率减少19.8%,无颅内出血及其他严重出血。结论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 AMI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翟素英;张占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