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祛痰化瘀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踝脉搏波速的影响

赵沿祥;周文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祛痰化瘀法,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肱-踝脉搏波速度
摘要: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祛痰化瘀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1年时间。结果药物组和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改善(P<0.01)。药物组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 baPW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法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的动脉结构和功能,以祛痰化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在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是否对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126例拟行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予以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当天开始静滴依达拉奉(30 mg,2次/天)至术后3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24 h、48 h、72 h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冠脉造影术前24 h肾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8 h及72 h两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在术后48 h及72 h肾功能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冠脉造影术前24 h及术后24 h SOD及 MDA活动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在术后48 h及72 h 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而MDA活性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CIN发生7例(10.9%),治疗组CIN发生1例(1.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谢建;操传斌;华先平;高波;彭俊秋;张振建;钱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瘀血阻络是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够从不同方面改善高血糖、高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的损害,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损害进程。miRNA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的靶点。miRNA在 DM心血管并发症中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介导的 DM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者:王明星;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针刺人迎、水突为主穴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

    目的:观察针刺以人迎、水突为主穴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脑血管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人迎、水突穴为主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在脑血管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吞咽 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VFSS评分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人迎、水突为主穴配合功能恢复训练能明显提高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PCI的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小剂量组(10 mg)、大剂量组(80 mg),正规服药1周后行 PCI 治疗。分别测量入院时、PCI 术前当天、术后24 h 的 hs CRP、一氧化氮合酶(NOS)、血脂和肝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PCI术前,两组患者 hs CRP浓度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 PCI术后,上述指标的水平均有升高(P<0.05),小剂量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 PCI术前 NOS浓度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 PCI术后,两组 N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降低明显(P<0.05)。服药1周后,两组患者的LDL、TC和TG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 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更好的减轻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并改善内皮功能,而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洪涛;侯文华;苗永国;韩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7 d、术后8周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hs CRP)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LDL C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术后7d、术后8周的hs CRP浓度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术后8周的 hs CRP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 d、术后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 TC、LDL C水平,明显抑制炎症因子 hs CRP。

    作者:陈永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 CT在冠状动脉成像及管腔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临床疑诊或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256层螺旋 CT扫描,其中32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制订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将冠状动脉细分为15个节段,分别对各节段 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以 CAG为金标准,评价 CTA对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能力。结果 CTA显示冠状动脉节段共2502段,其中,评分为4分~5分者共2385段(可评价率为95.32%)。以 CAG为金标准,256层螺旋 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0.52%,特异度为91.54%,准确率为91.24%,两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97;而分级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66.67%、83.87%、89.19%。结论256层螺旋 CTA可以较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且较好的评估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由此可见,256层螺旋 CT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冠心病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作者:武倩;唐笑先;原杰;赵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可溶性P 选择素分子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可溶性 P 选择素(CD62P)分子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社区3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随访两组患者5年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以及 CD62P分子的表达;按照是否规律治疗,将老年组分为两个亚组,分为规范治疗亚组和非规范治疗亚组,探讨两亚组患者在5年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以及 CD62P分子的表达。结果在随访患者5年时,老年组和青年组两组发生脑梗死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两组血小板膜CD62P分子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两亚组5年发生脑梗死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两亚组血小板膜 CD62P分子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年轻人易发生脑梗死,CD62P分子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规范治疗亚组的 CD62P分子较不规范治疗亚组低,血糖规范治疗亚组的脑梗死发生较不规范治疗亚组低。

    作者:张安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清尿酸和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和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245例,分为 TIA1组、TIA2组、TIA进展为梗死组、小卒中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均在第二天清晨空腹检测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各亚型间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尿酸水平比较:TIA进展为梗死组>小卒中组>TIA2组>TIA1组,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尿酸水平异常率:TIA进展为梗死组>小卒中组>TIA2组>TIA1组。结论血清尿酸和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的严重性相关。

    作者:李利峰;张淑娟;张永红;杨华;李兰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祛痰化瘀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踝脉搏波速的影响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祛痰化瘀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1年时间。结果药物组和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改善(P<0.01)。药物组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 baPW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法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的动脉结构和功能,以祛痰化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沿祥;周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视频眼震图分析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图(VNG )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61例BPPV患者的VNG资料,分析总结各型BPPV在Dix Hal pike和滚转试验中VNG上的眼震特点。结果61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 (PSC BPPV)36例(59.0%),水平半规管 BPPV(HSC BPPV)14例(23.0%),前半规管 BPPV(ASC BPPV )1例(1.6%),混合型 BPPV10例(16.4%)。VNG上显示 PSC和 ASC管石症 Dix Hal pike 悬头位垂直相眼震分别向上、向下,水平相眼震均向同侧,回到坐位时眼震反向。HSC BPPV 滚转试验向两侧转头均可诱发出眼震,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时,可判断为 HSC管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强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反时,则为 HSC嵴顶结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弱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结论VNG 能够客观地记录BPPV 患者的眼震情况,准确判断耳石所在的半规管,并且保存了眼震数据资料,为BPPV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作者:张姝娟;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 1)分子在老年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按照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 PAI 1分子含量,女性组患者病情稳定后一月复查 PAI 1含量。结果女性组患者血清 PAI 1为(43.18±2.80)mol/L,男性组 PAI 1的血清含量为(41.22±2.40)mol/L,两组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t=4.023,P<0.05);出院一周后女性组复查 PAI 1的血清含量为(38.68±2.30)mol/l,与发病急性期 PAI 1分子含量相比,两组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t=10.97,P<0.05)。结论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检测 PAI 1的变化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且 PAI 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有明显相关性,但是对于已经接受冠心病规范治疗的患者,其血清 PAI 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相关性还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蒋守涛;黄华;何洪中;张润希;龙友红;杜俊贤;聂鹏飞;陈蓓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血清IL 6及TNF α水平与癫痫发作的关系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癫痫发作与血清白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据有无癫痫发作,分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组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不伴癫痫发作组。同时选取非病毒性脑炎性癫痫患者13例及健康志愿者10名作为对照组。结果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者血清 IL 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组较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不伴癫痫发作组血清 IL 6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组血清 TNF 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患者血清IL 6水平明显高于、TNF α则明显低于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不伴癫痫者。

    作者:高变芳;孙美珍;范秀琴;石志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征订启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陈可冀院士任名誉总编,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国家级期刊,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作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和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组(对照组),治疗3月。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胰岛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胰岛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同时胰岛素使用剂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作者:许一新;柏晓勇;彭丽;李洁;卢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荷丹片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荷丹片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每次10 mg,1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荷丹片,2片/次,3次/日。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和血清 hs CRP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hs 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TC、TG、LDL C和 hs 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血清HDL 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荷丹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调脂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 hs 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志勇;周国运;程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张学文治疗中风病经验

    中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国医大师张学文在50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本病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宝玲;方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综合预防方案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预防方案对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及潜在风险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随机入组,分别采用脑卒中综合预防方案及传统健康宣教方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脑卒中发病风险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等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血黏度中切变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 K值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颈动脉超声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预防方案对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及潜在风险的影响优于传统预防方案。

    作者:辛风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大量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体外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方法利用改良的组织贴块法进行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结果改良的组织贴块法成功培养出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3d~5d可见细胞爬出,7d~9d即可传代。镜下见细胞以长梭形为主,呈典型“峰谷”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阳性细胞率在95%以上。结论本研究介绍的改良组织贴块法技术成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使用该法不仅可以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而且缩短了培养周期。

    作者:敖锋;张自力;宋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病人一般情况问卷、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中文版)对207例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癫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 SPSS17.0软件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筛选出的可能相关因素作为协变量,癫痫生活质量总分高低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发作类型、用药类型及家族史可能不是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可能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性别、年龄、发作年龄、婚姻状况、病因、情绪障碍、发作频率、病程、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和目前用药数目;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情绪障碍及病程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情绪障碍及病程是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当引起关注。

    作者:张玉婷;孙美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于不同程度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2011年5月—2014年4月进行吞咽障碍治疗的患者,按照洼田饮水试验方法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定,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进行针灸、吞咽训练;试验组在针灸、吞咽训练的基础之上,进行口面舌操、冰棒刺激以及空吞咽训练,并且在治疗前后进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同时把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进行相关的详细分析。结果经过5周治疗过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相比治疗前有明显提升(P<0.05);试验组患者吞咽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效果明显,而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相对缓慢。

    作者:麦海云;刘伟华;王家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