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娟;刘彩云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 1)分子在老年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按照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 PAI 1分子含量,女性组患者病情稳定后一月复查 PAI 1含量。结果女性组患者血清 PAI 1为(43.18±2.80)mol/L,男性组 PAI 1的血清含量为(41.22±2.40)mol/L,两组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t=4.023,P<0.05);出院一周后女性组复查 PAI 1的血清含量为(38.68±2.30)mol/l,与发病急性期 PAI 1分子含量相比,两组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t=10.97,P<0.05)。结论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检测 PAI 1的变化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且 PAI 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有明显相关性,但是对于已经接受冠心病规范治疗的患者,其血清 PAI 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相关性还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蒋守涛;黄华;何洪中;张润希;龙友红;杜俊贤;聂鹏飞;陈蓓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房室传导阻滞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或者传导速度延缓,或者部分甚至全部冲动不能下传的现象[1]。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甚至短暂晕厥。新的一项关于208例长R R间期患者的观察与分析研究表明[2],房室传导阻滞是引起长R R间期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集中发生于晚上,也就相对增加了患者发病的风险。目前没有很好的西药用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主要通过给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用电脉冲暂时或长期刺激心脏以达到治疗严重的心动过缓的目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患者会因心理压力而难以接受。故转而问道于中医药者越来越多。
作者:董瑞红;王承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近在网络上发现有些单位,未经我刊许可,通过互联网以我刊名义约稿、代理稿件,严重侵犯了我刊权利。现严正警告这些单位,1周内从网上撤销,停止侵权。否则,我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在此,也敬告广大作者、读者,本刊唯一投稿网站是索医网,我刊未委托任何单位、网站代理征稿,也从未设立汇款账号,汇款途径:邮局汇款。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改善生活方式与督导用药强化干预,为期1年,通过问卷调查及测量血压来评价干预效果,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取300例在衡水市市府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用药指导与健康教育。干预组在一般性用药指导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性地给予督导用药、限盐、体育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心理疏导等强化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填写问卷调查测量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并观察1年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变化,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80.54%,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为68.92%,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自我管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改善生活方式与督导用药强化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中起着积极作用,能有效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情况,提高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赵卫国;杨凤爱;田满荣;王响;杨红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图(VNG )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61例BPPV患者的VNG资料,分析总结各型BPPV在Dix Hal pike和滚转试验中VNG上的眼震特点。结果61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 (PSC BPPV)36例(59.0%),水平半规管 BPPV(HSC BPPV)14例(23.0%),前半规管 BPPV(ASC BPPV )1例(1.6%),混合型 BPPV10例(16.4%)。VNG上显示 PSC和 ASC管石症 Dix Hal pike 悬头位垂直相眼震分别向上、向下,水平相眼震均向同侧,回到坐位时眼震反向。HSC BPPV 滚转试验向两侧转头均可诱发出眼震,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同时,可判断为 HSC管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强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眼震与转头方向相反时,则为 HSC嵴顶结石症,以能够诱发较弱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结论VNG 能够客观地记录BPPV 患者的眼震情况,准确判断耳石所在的半规管,并且保存了眼震数据资料,为BPPV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作者:张姝娟;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 CT在冠状动脉成像及管腔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临床疑诊或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256层螺旋 CT扫描,其中32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制订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将冠状动脉细分为15个节段,分别对各节段 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以 CAG为金标准,评价 CTA对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诊断能力。结果 CTA显示冠状动脉节段共2502段,其中,评分为4分~5分者共2385段(可评价率为95.32%)。以 CAG为金标准,256层螺旋 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0.52%,特异度为91.54%,准确率为91.24%,两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97;而分级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66.67%、83.87%、89.19%。结论256层螺旋 CTA可以较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且较好的评估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由此可见,256层螺旋 CT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冠心病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作者:武倩;唐笑先;原杰;赵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针刺以人迎、水突为主穴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脑血管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人迎、水突穴为主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在脑血管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吞咽 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VFSS评分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人迎、水突为主穴配合功能恢复训练能明显提高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介绍徐瑛主任医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及加减用药方法,并举例说明。
作者:秦佳枫;徐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祛痰化瘀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1年时间。结果药物组和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改善(P<0.01)。药物组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 baPW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法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的动脉结构和功能,以祛痰化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沿祥;周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给以心衰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A组在 B组基础上给以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两周后,结合 B型尿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浆 BNP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标准化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左卡尼汀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勇;王贤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黄芪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栓、扩冠、调脂、抗心肌缺血等;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每日1次,疗程为12 d±2 d。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功能(Kil ip分级)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的变化。结果两组经积极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黄芪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组在症状量化评分优化与心功能分级改善上有统计学意义;黄芪组治疗后,NO,SOD值明显升高,ET值明显降低,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 NO,SOD,ET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组间比较 NO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ET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 AMI患者 PCI术后胸闷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对长期预后起着有益的作用。
作者:陈建东;张丽婷;陈晓虎;钱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和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245例,分为 TIA1组、TIA2组、TIA进展为梗死组、小卒中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均在第二天清晨空腹检测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各亚型间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尿酸水平比较:TIA进展为梗死组>小卒中组>TIA2组>TIA1组,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尿酸水平异常率:TIA进展为梗死组>小卒中组>TIA2组>TIA1组。结论血清尿酸和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的严重性相关。
作者:李利峰;张淑娟;张永红;杨华;李兰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10 min的方法建立 CI/R大鼠模型,并进行12 h再灌注,试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七叶皂苷钠高、中、低剂量组(10 mg/kg、20 mg/kg、40 mg/kg),术前3 d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术后1 h给药1次。再灌注12 h后,ELISA法检测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介素1β(IL 1β)水平。结果七叶皂苷钠高、中剂量可显著降低CI/R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苷钠各剂量均能降低 CI/R损伤大鼠脑组织的 TNF α水平,高、中剂量可明显降低脑组织IL 1β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CI/R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有关。
作者:张雪梅;骞秀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调脾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活血组(40例)及调脾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活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调脾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脾通络颗粒,疗程为28 d。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及 FIB水平的变化。结果调脾组临床疗效(92.5%)优于对照组和活血组(92.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脂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而调脾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和活血组(P<0.05)。结论调脾通络颗粒治疗心绞痛疗效可靠,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患者高凝状态。
作者:曹守沛;顾宁;宋耀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大量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体外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方法利用改良的组织贴块法进行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结果改良的组织贴块法成功培养出大鼠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3d~5d可见细胞爬出,7d~9d即可传代。镜下见细胞以长梭形为主,呈典型“峰谷”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阳性细胞率在95%以上。结论本研究介绍的改良组织贴块法技术成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使用该法不仅可以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而且缩短了培养周期。
作者:敖锋;张自力;宋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王淑玲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目前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载,善于治疗内科系统疑难杂症,临证中对于头痛症的治疗经验丰富,认识独特,疗效甚佳,现将王师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谭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制增液行舟方治疗帕金森便秘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制増液行舟方及心理疏导治疗老年帕金森便秘,并以莫沙必利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以增液行舟方治疗的观察组通便疗效总有效率93.33%,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00%和6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増液行舟方治疗帕金森便秘优于对照组,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高琛;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国医大师张学文在50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本病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宝玲;方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癫痫病人一般情况问卷、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中文版)对207例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癫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 SPSS17.0软件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筛选出的可能相关因素作为协变量,癫痫生活质量总分高低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发作类型、用药类型及家族史可能不是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可能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性别、年龄、发作年龄、婚姻状况、病因、情绪障碍、发作频率、病程、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和目前用药数目;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情绪障碍及病程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情绪障碍及病程是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当引起关注。
作者:张玉婷;孙美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陈可冀院士任名誉总编,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国家级期刊,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作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