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徐江华;胡慧;王宁

关键词:中风, 抑郁,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抑郁状态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6项目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按照方便取样原则选取中风患者112例进行测评。结果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评为6.56分±2.30分,抑郁评分为41.30分±7.62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均呈负相关( P <0.01)。结论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密切相关,应重视心理状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以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23例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91.3%,均优于对照组的60.9%、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贾随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脑出血后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脑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自发性颅内出血( intracerebral hem orrhage ,ICH)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等,致血管壁突然破裂出血,并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水平降低,甚至死亡;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 Barre syndrom 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神经根神经炎,病程呈自限性,预后较好,国内有研究报道GBS 死亡率为8.6%[1]。

    作者:裴金瑞;牛争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介入治疗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来我院经双源 CT 冠状动脉成像(CTA)证实的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涂层冠状动脉支架,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支架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9个月内,观察组发生再狭窄5例(7.81%),对照组发生再狭窄19例(33.93%),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在造影复查中两组的相关管腔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小管腔内径观察组(2.26 mm ±0.58 mm)要大于对照组(1.45 mm ±0.3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单纯肌桥病变的患者行介入治疗,再狭窄发生率较高,但对于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近端的血管严重病变,其疗效不受心肌桥影响,再狭窄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航;王浩;卢聪;谢军;胥建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苯巴比妥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苯巴比妥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雄性 W istar大鼠随机分 LD50组和2LD50组,分别经胃匀速注入 LD50(0.66 m g /kg)和2LD50(1.32 m g /kg)苯巴比妥。观察从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胃等,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浓度。结果苯巴比妥灌胃后大鼠活动明显减少,出现嗜睡症状,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7.24 h±3.17 h,2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1.33 h±0.25 h。苯巴比妥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规律为,LD50组:胃(1261.34μ g /g±591.83μ g /g)>心(332.12μ g /g±70.87μ g /g)、脑(289.81μ g /g±71.43μ g /g)、肝(284.68μ g /g±79.44μ g/g)、肺(284.41μ g/g±67.47μ g/g)、脾(272.56μ g /g±31.53μ g /g)、心血(269.52μ g /g±44.62μ g /g)>肾(167.76μ g /g±43.72μ g /g);2LD50组:胃(1649.21μ g /g±1212.82μ g /g)>肝(357.83μ g /g±138.67μ g /g)、脑(323.19μ g /g±159.92μ g /g)、心(310.95μ g /g±130.73μ g/g)、心血(309.93μ g/g±135.60μ g /g)、肺(308.28μ g /g±134.48μ g /g)、脾(299.77μ g /g±104.58μ g /g)>肾(233.24μ g /g±91.92μ g /g)。结论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和脂质含量高的器官如肝、肺、心、脑较其他组织及血液中苯巴比妥的含量高,在疑似苯巴比妥中毒致死案件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作者:王晋涛;郭建军;尉志文;万东方;王勇;王玉瑾;贠克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复发的关系探讨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依据对117例 AIS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组, LEAD 患者41例(LEAD 组)和非 LEAD 患者76例(非 LEAD 组),并对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进行90 d随访。多因素 Log 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 LEAD发生的相关因素,Kaplan M eier法分析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情况。结果 LEAD组吸烟率显著高于非 LEAD组( P =0.018);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 LEAD 组( P=0.019);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 LEAD组( P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显著低于非 LEAD 组( P =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 LEAD密切相关( P <0.001,OR =1.272)。 LEAD组90 d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显著高于非 LEAD组(P=0.015),复发时间早于非 LEAD组( P =0.017)。结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LEAD 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LEAD 与缺血性卒中复发密切相关。

    作者:华键;周其达;秦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偏头痛伴抑郁、焦虑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偏头痛患者伴随抑郁、焦虑症状患病率及既往诊治情况。方法于2010年10月-2012年3月在上海曲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全科诊室连续收集老年偏头痛患者175例,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 ilton焦虑量表和 Ham 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被确定为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偏头痛患者的患病率约为75.4%,而经 HAD 量表确认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1%;患者头痛程度、头痛频率越高,其抑郁、焦虑的发病率则越大。结论社区老年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率较高。

    作者:符新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大脑各动脉 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 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TCD指标。

    作者:徐舒畅;侯瑞蕊;张惠利;李淑荣;华雪君;薛秀娟;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抑郁状态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6项目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按照方便取样原则选取中风患者112例进行测评。结果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评为6.56分±2.30分,抑郁评分为41.30分±7.62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均呈负相关( P <0.01)。结论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密切相关,应重视心理状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以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江华;胡慧;王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压晨峰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冠脉造影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的研究,探讨血压晨峰(MBPS)及对冠心病冠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52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35 mmHg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 G ensini积分表示。结果晨峰组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率及冠脉病变 G ensini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冠脉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晨峰程度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多因素 Log 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影响后,晨峰程度对冠脉狭窄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血压晨峰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苏炳新;贾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拟平肝益肾健脾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平肝益肾健脾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医症状及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半年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益肾健脾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疗效、血脂、体重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血脂、体重指数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且血压及血三酰甘油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中医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 P <0.05)。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中药平肝益肾健脾方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汤峥丽;张晓一;张晓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静脉床旁临时起搏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经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提高床旁临时起搏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100例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床旁临时起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不同路径临时起搏静脉穿刺时间、电极植入时间,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静脉穿刺时间、电极植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均快速有效、并发症少。结论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穿刺血管和路径,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与技巧,谨慎细致,是保证临时起搏安全有效的关键。

    作者:岳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万邦信诺康”杯银杏叶滴丸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AS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及血脂、血流液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 AngⅡ、ALD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05),两组患者血浆肾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RAAS 活性有明显改善,可降低血浆AngⅡ、ALD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有效降低血压。

    作者:于赛华;任保军;袁托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舒芬太尼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糖尿病组(D组),每只大鼠迅速分离胸主动脉并取4段动脉血管环,4段血管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C组)、舒芬太尼7×10-11mol/L(S1组)、2×10-10mol/L(S2组)、1×10-9mol/L(S3组)处理,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法,通过比较KCl预收缩和给予累积浓度的NE收缩观察血管张力G1、G2变化幅度,计算血管环收缩幅度(G2/G1×100%)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随后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对各组血管环组织进行研磨、离心取上清液,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作用后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定量表达情况,来反映对血管内皮的作用效果。结果与NC组相比,NS2组、NS3组血管环收缩幅度降低,组织匀浆NO、NOS表达升高(P<0.05);与DC组相比,DS1组、DS2组、DS3组收缩幅度降低,组织匀浆NO、NOS表达升高(P<0.05);与DS2组相比,DS3组收缩幅度组显著降低,组织NO、NOS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有抑制收缩作用,高浓度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因子NO表达升高有关,而NOS是其生物转化的关键酶。

    作者:王丽娟;刘保江;刘洋;郭宇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菲利普 IU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80例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将患者分为钙化组(18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心脏结构等指标。结果钙化组年龄及透析龄高于对照组( P <0.01),左房扩大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LVD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1);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蛋白 B(Apo B)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年龄、透析龄、血脂异常有关,易发生心脏结构异常。

    作者:谭俊华;吴耀俊;石春晖;钟伟;贡铁凯;潘金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心肌桥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20例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心肌桥是否合并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将患者分为单纯肌桥组和复杂肌桥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肌桥长度、肌桥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吸烟、血糖、血脂等因素。结果复杂肌桥组的收缩压、脉压、血脂、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单纯肌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 Log 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脉压、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与是否合并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显著相关( P <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和是否合并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有关;收缩压、脉压、心肌桥压迫程度、左心室质量指数是合并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决定因素。

    作者:高凌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于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络风宁1号抗炎机制初探

    目的:制备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并观察络风宁1号含药血清对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体外诱导建立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造模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络风宁1号及匹伐他汀钙含药血清干预,共同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P 9)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 THP 1单核细胞显著升高( P <0.01);不同浓度络风宁1号含药血清干预后,高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明显( P <0.01)。结论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制备成功,基于此模型,络风宁1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 LPS对炎症细胞的增殖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症、防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杨然;朱海燕;赵明镜;高永红;王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脉冲组织多普勒评价甲状腺功能减低性心脏病右心室舒张功能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右心室舒张功的变化。方法采用 GEV ivid 7心血管彩色超声诊断仪评价正常组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组的右心室舒张功能。结果甲状腺功能减低组的右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 E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m /Am 比值、E /Em 比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是评价右心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手段,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右心舒张功能有明显损害。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RP、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IL)8和 IL 10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入院的128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人群,抽取血样检测血清炎症因子 CRP和 IL 8和抗炎因子 IL 10水平变化。结果与健康体检人群比较,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症因子 CRP、IL 8水平呈显著增高,但抗炎症因子 IL 10呈显著降低( P <0.05);此外,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种房颤亚型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 CRP和 IL 6浓度依次递增,而抗炎因子 IL 10浓度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以及自我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相关。

    作者:何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本研究论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方面治疗的近况,包括中医辨证、医家特色治疗、专方验方、单味中药、中医外治疗法等。指出中医药治疗 TAO 的优势与欠缺之处。

    作者:王雁彬;李廷荃;化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