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红;李占海;苗鹏飞;刘世芳
目的:建立大鼠苯巴比妥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苯巴比妥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雄性 W istar大鼠随机分 LD50组和2LD50组,分别经胃匀速注入 LD50(0.66 m g /kg)和2LD50(1.32 m g /kg)苯巴比妥。观察从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胃等,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浓度。结果苯巴比妥灌胃后大鼠活动明显减少,出现嗜睡症状,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7.24 h±3.17 h,2LD50组大鼠平均死亡时间为1.33 h±0.25 h。苯巴比妥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规律为,LD50组:胃(1261.34μ g /g±591.83μ g /g)>心(332.12μ g /g±70.87μ g /g)、脑(289.81μ g /g±71.43μ g /g)、肝(284.68μ g /g±79.44μ g/g)、肺(284.41μ g/g±67.47μ g/g)、脾(272.56μ g /g±31.53μ g /g)、心血(269.52μ g /g±44.62μ g /g)>肾(167.76μ g /g±43.72μ g /g);2LD50组:胃(1649.21μ g /g±1212.82μ g /g)>肝(357.83μ g /g±138.67μ g /g)、脑(323.19μ g /g±159.92μ g /g)、心(310.95μ g /g±130.73μ g/g)、心血(309.93μ g/g±135.60μ g /g)、肺(308.28μ g /g±134.48μ g /g)、脾(299.77μ g /g±104.58μ g /g)>肾(233.24μ g /g±91.92μ g /g)。结论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和脂质含量高的器官如肝、肺、心、脑较其他组织及血液中苯巴比妥的含量高,在疑似苯巴比妥中毒致死案件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作者:王晋涛;郭建军;尉志文;万东方;王勇;王玉瑾;贠克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制备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并观察络风宁1号含药血清对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体外诱导建立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造模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络风宁1号及匹伐他汀钙含药血清干预,共同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P 9)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 THP 1单核细胞显著升高( P <0.01);不同浓度络风宁1号含药血清干预后,高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明显( P <0.01)。结论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制备成功,基于此模型,络风宁1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 LPS对炎症细胞的增殖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症、防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杨然;朱海燕;赵明镜;高永红;王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合心爽及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夏春香;蒋桦;张均萍;贾凤玖;杨立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回顾性分析6例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脑梗死后好转出院。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娟;侯俊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心脑舒通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优于对照组的84.6%( P <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优于常规治疗,其症状改善更明显,具有更好的降脂效果。
作者:艾云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6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可舒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疗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用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口服西肽普兰片。两组均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大脑各动脉 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 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TCD指标。
作者:徐舒畅;侯瑞蕊;张惠利;李淑荣;华雪君;薛秀娟;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偏头痛”“偏正头痛”“偏头风”“中医”“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多个数据库1994年-2007年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资料,对其中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按照 Jadad量表进行分级,对试验方案、干预措施等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总体质量较低,祛风、活血、平肝方法在偏头痛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多数方剂均为祛风、活血、通络、养血、平肝等多种功效的组合,提示偏头痛治疗要标本兼治。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 Ashw orth量表较治疗前评分降低,Fugl 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作者:宋书昌;卢智;王利春;赵见文;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梁仪韵、杨玉华二位老师对于治疗心肾不交证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心肾不交为《周易》第六十四卦水火未济的体现,而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心肾相交则源于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其理论基础为心肾真气理论。心肾真气理论指出心火中有真阴,肾水中有真阳,真阴与真阳推动心火及肾水在中焦相交。而在脏腑辨证中,心肾不交证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治疗上常兼顾心、脾、肾。其代表用药为麦冬、石菖蒲、远志这一药组加减,用以协调心肾相交的完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舒芬太尼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糖尿病组(D组),每只大鼠迅速分离胸主动脉并取4段动脉血管环,4段血管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C组)、舒芬太尼7×10-11mol/L(S1组)、2×10-10mol/L(S2组)、1×10-9mol/L(S3组)处理,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法,通过比较KCl预收缩和给予累积浓度的NE收缩观察血管张力G1、G2变化幅度,计算血管环收缩幅度(G2/G1×100%)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随后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对各组血管环组织进行研磨、离心取上清液,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作用后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定量表达情况,来反映对血管内皮的作用效果。结果与NC组相比,NS2组、NS3组血管环收缩幅度降低,组织匀浆NO、NOS表达升高(P<0.05);与DC组相比,DS1组、DS2组、DS3组收缩幅度降低,组织匀浆NO、NOS表达升高(P<0.05);与DS2组相比,DS3组收缩幅度组显著降低,组织NO、NOS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糖尿病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有抑制收缩作用,高浓度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因子NO表达升高有关,而NOS是其生物转化的关键酶。
作者:王丽娟;刘保江;刘洋;郭宇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偏头痛患者伴随抑郁、焦虑症状患病率及既往诊治情况。方法于2010年10月-2012年3月在上海曲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全科诊室连续收集老年偏头痛患者175例,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 ilton焦虑量表和 Ham 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被确定为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偏头痛患者的患病率约为75.4%,而经 HAD 量表确认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1%;患者头痛程度、头痛频率越高,其抑郁、焦虑的发病率则越大。结论社区老年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率较高。
作者:符新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137(CD13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C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D组)4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静脉抽血,检测 CD137和 C 反应蛋白(CRP)等其他标记物的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CD13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心肌梗死组CD137增高程度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P <0.05)。 CD137与冠状动脉 G 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 r=0.429,P <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也有密切关系。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CD137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D137增高与 CRP有相关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可代替 CRP。 CD137与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严重性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颜永进;刘玲玲;陆洋;王世亚;顾顺忠;潘闽;朱健华;王连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24例,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高剂量组(40mg/d)与低剂量组(20mg/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D%均显著升高,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及低剂量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3%,与低剂量组的9.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PCI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
作者:张会;马冉;相瑞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应用常规治疗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0 d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清 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清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 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无毒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减轻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黎黎;张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老年高血压(EH)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 EH组,同期健康非 EH者9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浆 TAOC 、血清抵抗素、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结果 EH组血浆 TAOC 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抵抗素、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H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 baPWV、C IMT呈正相关( r=0.335,P <0.05; r=0.418,P <0.01),调整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TG 后,EH组中血清抵抗素水平仍与 baPWV、C IMT呈正相关( r=0.236,P <0.01; r=0.210,P <0.05)。在校正年龄、hsCRP作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H组血浆 TAOC 与 baPWV呈负相关( r=-0.461,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EH患者血清 TAOC 、抵抗素浓度是影响 baPWV的相关因素。结论 EH患者存在血清抵抗素水平增高,与 baPWV及 C IMT相关,TAOC 水平降低与 baPWV相关,是影响大动脉弹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曹艳红;李占海;苗鹏飞;刘世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及血脂、血流液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 AngⅡ、ALD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05),两组患者血浆肾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RAAS 活性有明显改善,可降低血浆AngⅡ、ALD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有效降低血压。
作者:于赛华;任保军;袁托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脑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自发性颅内出血( intracerebral hem orrhage ,ICH)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等,致血管壁突然破裂出血,并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水平降低,甚至死亡;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 Barre syndrom 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神经根神经炎,病程呈自限性,预后较好,国内有研究报道GBS 死亡率为8.6%[1]。
作者:裴金瑞;牛争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