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30例分析

夏春香;蒋桦;张均萍;贾凤玖;杨立艳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 合心爽, 稳心颗粒
摘要:目的:观察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合心爽及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应用常规治疗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0 d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清 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清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 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无毒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减轻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黎黎;张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偏头痛文献综述

    以“偏头痛”“偏正头痛”“偏头风”“中医”“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多个数据库1994年-2007年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资料,对其中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按照 Jadad量表进行分级,对试验方案、干预措施等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总体质量较低,祛风、活血、平肝方法在偏头痛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多数方剂均为祛风、活血、通络、养血、平肝等多种功效的组合,提示偏头痛治疗要标本兼治。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24例,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高剂量组(40mg/d)与低剂量组(20mg/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D%均显著升高,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及低剂量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3%,与低剂量组的9.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PCI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

    作者:张会;马冉;相瑞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回顾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研究文献,从帕金森病的针灸临床观察、机制研究两方面对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论述,并就针灸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与展望。

    作者:袁孟春;刘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梁仪韵、杨玉华老师治疗心肾不交证经验

    梁仪韵、杨玉华二位老师对于治疗心肾不交证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心肾不交为《周易》第六十四卦水火未济的体现,而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心肾相交则源于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其理论基础为心肾真气理论。心肾真气理论指出心火中有真阴,肾水中有真阳,真阴与真阳推动心火及肾水在中焦相交。而在脏腑辨证中,心肾不交证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治疗上常兼顾心、脾、肾。其代表用药为麦冬、石菖蒲、远志这一药组加减,用以协调心肾相交的完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拟平肝益肾健脾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平肝益肾健脾方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医症状及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半年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自拟平肝益肾健脾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疗效、血脂、体重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血脂、体重指数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且血压及血三酰甘油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中医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 P <0.05)。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中药平肝益肾健脾方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汤峥丽;张晓一;张晓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30例分析

    目的:观察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合心爽及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合心爽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疗效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夏春香;蒋桦;张均萍;贾凤玖;杨立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睡前口服,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眩晕积分,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l),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眩晕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患者症状体征,特别是眩晕症状。

    作者:于瑞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6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可舒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并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营养心肌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营养心肌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两组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均显著下降( P <0.05),且观察组显著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CP及 FDP均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心肌损害,CP较 FDP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菊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注射液改善急性肺损伤兔循环内皮祖细胞成血管能力及对PKB/eNOS/NO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循环内皮祖细胞血管生成能力及对 PKB /eNOS /NO 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共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 LY294002组,乌司他丁+ L NAME组分别进行体外皮祖细胞成血管能力检测;PKB、eNOS 蛋白检测;NO 浓度检测。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较急性肺损伤组体外成血管数目增加, PKB、eNOS蛋白表达上升,NO 浓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通过 PKB /eNOS /NO 通路,提高循环内皮祖细胞成血管能力。

    作者:王海峰;郭伟新;谢南姿;李健;沈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 Ashw orth量表较治疗前评分降低,Fugl 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作者:宋书昌;卢智;王利春;赵见文;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本研究论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方面治疗的近况,包括中医辨证、医家特色治疗、专方验方、单味中药、中医外治疗法等。指出中医药治疗 TAO 的优势与欠缺之处。

    作者:王雁彬;李廷荃;化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呋塞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尿量、电解质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杨彩娜;范春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心力衰竭病人危险度预测的荟萃分析

    目的: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 T波电交替(MTWA)对心力衰竭病人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4年2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 MTWA对心力衰竭病人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χ2统计量结合1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用倒方差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MTWA对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风险,得到合并效应指标风险比(RR)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共有6项研究被纳入,总样本量2320例。其中403例 MTWA阳性,766例 MTWA阴性,296例MTWA不确定性,855例 MTWA非阴性(包括阳性和不确定性)。与 MTWA阴性病人相比较,在 MTWA异常病人中,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度增加(RR为2.748,95%置信区间为1.531~4.930,P =0.001)。结论 MTWA检测进行危险分层的评估对心力衰竭病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作者:张昊文;周洪莲;张存泰;吕家高;全小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 P <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如眩晕、耳蜗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前庭功能受损等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肖展翅;张慧;王洲羿;倪小红;饶伟华;高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安神宁心胶囊对肝郁脾虚、心神失养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安神宁心胶囊对肝郁脾虚、心神失养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安神宁心胶囊治疗,每次4丸~6丸,每日3次,温水送服。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睡前服用。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4周末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法( PSQ I)和中医临床证候自评量表评分法对睡眠质量、中医临床证候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 PSQ I评分在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口干、头晕、便秘、唾液增多等不良反应。结论安神宁心胶囊能明显改善肝郁脾虚、心神失养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其情志状态和生活质量,安全无副反应,疗效稳定。

    作者:李振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抑郁状态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6项目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按照方便取样原则选取中风患者112例进行测评。结果中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评为6.56分±2.30分,抑郁评分为41.30分±7.62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均呈负相关( P <0.01)。结论中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与抑郁密切相关,应重视心理状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以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江华;胡慧;王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银杏酮酯分散片(0.45g/d),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5mg/d),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AD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分散片能显著改善SVD所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MSE、ADL评分,且评分改善程度与多奈哌齐相当。

    作者:张骐;陈爱霞;陈燕;刘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