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芝宽;张寰;邢晓春
目的:针对阿司匹林抵抗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评估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此类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干预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阿司匹林抵抗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采集血小板聚集率、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电图、颅CT等数据,监测经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可以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在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P<0.05).在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心脑舒通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心脑舒通组发生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干预治疗可减少阿司匹林抵抗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作者:刘焱;孙丽萍;王会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进展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脉输注疏血通、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和治疗后予以评分,并做头CT、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且观察皮肤黏膜、齿龈、胃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16/20,对照组总有效率16/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卒中安全,疗效好.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力农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中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痛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应用米力农,首次剂量以50μg/kg为负荷剂量10min内静脉推注完毕.继之以(0.375-0.75)μg/(kg·min)的速度维持,根据病情应用7d-10d,治疗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现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应用米力农后显效4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前后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米力农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痛心功能不全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而且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强丽丽;高婧;薛爱萍;宋瑞芳;车翠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994年-2010年我院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58例,发生并发症1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共收集脑积水病例58例,均为正常压力或低压性脑积水,压力范围60cmH2O-180cmH2O.所有病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有12例出现并发症.男9例,女3例,年龄8个月至65岁,平均39.6岁.发病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颅脑损伤术后5例.经CT、MRI证实为交通性脑积水8例,梗阻性脑积水4例.
作者:卫德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来检出深静脉血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5例)和对照组(9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连续应用2周.于2周及4周后复查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计算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1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作者:刘纪强;黄素贞;崔兆文;李慧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一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估的336支冠状动脉中,SCTCA显示病变共232支,经CAG证实226支;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5.2%.64SCTC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6%(46/82)患有冠心病(1支或1支以上冠脉狭窄>50%),44%(36/82)无明显冠心病或正常(其中<50%狭窄者29例,各支均正常者7例).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
作者:唐笑先;原杰;黄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d SD乳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HIBD组)、缺血缺氧+GM1干预组(GM1组)、缺血缺氧+参附干预组(参附组)及缺血缺氧+GM1及参附干预组(合用组).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测定脑组织中Bcl-2及Bax含量.结果:假手术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Bcl-2及Bax表达;HIBD后该区Bcl-2及Bax表达均增加,且BaX表达较明显;分别应用GM1、参附注射液治疗后该区Bcl-2表达进一步增加,而Bax蛋白水平下降,联合应用两种药物治疗后该区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结论: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腹腔注射神经节苷脂或参附注射液均可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脑损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其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张海娇;阴怀清;栗红;武师润;阴崇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伴有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焦虑状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内科门诊心绞痛伴有焦虑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标准心脏内科药物治疗和加服心可舒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焦虑状态.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和冠心病及焦虑症明显好转(P<0.01);心电图改变也明显好转(P<0.01).结论: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心电图改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传统心内科药物治疗,同时能明显缓解焦虑症.
作者:罗芝宽;张寰;邢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潍坊地区20岁以上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潍坊居住3年,且20岁-8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1997年ADA建议的诊断标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标化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9.1%,总糖尿病患病率为8.7%.乡村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城镇居民.45岁以下人群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既往高血压病史、脂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是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潍坊地区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但随着地区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加,预计潍坊地区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升高,应对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及早的进行干预,这对减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佳琳;寇宁;刘金玲;张洁;王立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对其发病的影响占30%-50%[1].目前有关高血压基因治疗的研究很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研究的热点之一.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基因表达(亦称反义基因疗法)是指根据靶基因结构特点设计反义寡核苷酸(AS-ODN)分子,导入靶细胞或机体后与双链DNA或与mRNA结合形成杂合体,从而封闭或抑制升高血压相关基因的复制或表达,以期达到降压目的.RAS的过度活动是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及许多高血压动物模型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汪涛;赵英强;徐强;周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评价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以具有二尖瓣置换手术指征并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据不同疗法分为两组,瓣膜置换并行消融治疗68例为消融组,瓣膜置换后药物治疗82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种方法对房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术后随访2年,治疗组窦性心律恢复率(63.2%)明显高于时照组(13.1%).消融组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左房内径41.6mm±7.5mm,左室射血分数(57.3±9.6)%,肺动脉收缩压(35.7士5.1)mmHg,心功能≤Ⅱ级94.1%.对照组分别为46.7mm±11.4mm;(53.2±7.1)%;(39.1±6.8)mmHg;86.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病死率、二次开胸率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持续性心房纤颤转复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少,心功能恢复佳.
作者:李阔;梁智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PCI/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与消心痛片剂作对比.方法:选取96例PCI/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消心痛组和速效心痛滴丸组.两组均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及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在此基础上,第一组加服消心痛片(消心痛组);第二组加服速效心痛滴丸(速效心痛滴丸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药物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速效心痛滴丸组与消心痛组相比,心绞痛症状缓解以及心电图变化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头痛、心动过速、腰部不适、口唇麻木及不良反应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速效心痛滴丸缓解心绞痛症状对心电图的改善均高于传统治疗心绞痛药物消心痛.
作者:卞玲;许左隽;王少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CT冠脉成像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患者56例.其中,根据既往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痛30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无症状者26例(对照组).采用GE64层螺旋CT及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冠脉钙化积分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为412.33分士22.35分,对照组为68.35分±18.43分,冠心病组的总钙化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大分支血管的独立钙化积分在冠心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及病变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姜增誉;李健丁;鄂林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及20名正常人,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I技术测量左室长轴各节段及短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心尖),各节段从心电图QRS波起始至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Tssl)、径向应变(Tssr)、环向应变的达峰时间(Tssc).并计算位于同一平面的所有节段达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的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及测量同一平面任意两节段大达峰时间差值(Tssl-diff、Tssr-diff、Tssc-diff),并进行分析.结果:DCM组与正常组相比,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0.05),LVEF显著减低(P<0.05);Tssl-SD、Tssr-SD、Tssc-SD,Tssl-diff、Tssr-diff、TSSC-diff显著增加(P<0.05).结论:DCM患者左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为定量评价DCM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张晓丽;李天亮;胡新玲;畅芳叶;高明兰;刘达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50岁-85岁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9例,随机分为左氨氯地平组及卡托普利组,疗程为1年.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及室性心律失常数.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降压效果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卡托普利组(109.4±15.2)g/m2,低于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127.5±16.7)g/m(P<0.05).室性心律失常数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为(625.7±172.8)/24h,低于卡托普利组的(825.7±207.5)/24h(t=2.407,P<0.05).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室性心律失常数减少与血压均有下降.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选择性Ca(2+)通道阻滞药的降压疗效,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组.
作者:薛阳;薛英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Bell麻痹,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西医认为此病由于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面神经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受压和脱髓鞘.祖国医学称Bell麻痹为面瘫、口噼,多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劳累过度,起居不慎,以至气衰血少,营卫不调,络脉空虚,外邪侵入面部阳明、少阳经脉,使面部经络受阻.
作者:于金栋;张静;曹世强;吕丽柯;张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两方面来探讨PM(2.5)的水溶性及酸溶性成分致冠脉粥样硬化大鼠ACS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冠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每组24只.提取PM(2.5)水溶性成分(WSC)及酸溶性成分(ASC).将对照组和模型组再各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WSC对照组、ASC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WSC模型组、ASC模型组,每组8只.WSC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WSC(40mg/kg)染毒;ASC组给予ASC(40mg/kg)染毒.染毒24h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心肌中的NF-κB活性.结果:WSC组TNF-α水平(2.83±0.97)ng/mL,高于空白组(2.53±0.76)ng/mL;心肌NF-κB的活化程度为(14.56±10.58)%,高于空白组(7.33±3.97)%.ASC组MDA水平(8.27±2.70)nmol/mL,高于空白组(7.24±0.66)nmol/mL;SOD水平(118.56±8.92)U/mL,低于空白组(130.38±5.69)U/mL;心肌NF-κB的活化程度(18.80±17.04)%,高于空白组(7.33±3.97)%.结论:WSC具有升高TNF-α水平,激活心肌NF-κB的作用;ASC具有升高MDA、降低SOD水平,激活心肌NF-κB的作用.PM(2.5)致冠脉粥样硬化大鼠ACS发生的机制可能与其水溶性成分可加剧模型大鼠体内炎症反应,而酸溶性成分在加剧炎症反应的同时,还表现出氧化应激损伤相关.
作者:药红梅;吕吉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高血压患者由于左室后负荷的长期增加,可导致心室室壁厚度及运动改变.常可引起左心室功能下降[1].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在收缩功能异常前即已表现出来[2],早期检出舒张功能异常.对高血压患者症状的缓解及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左室心肌肥厚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卒中、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因此,控制血压可阻止心肌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松龄血脉康进行了观察.
作者:刘亚林;付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现察中医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尼莫地平为对照,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药加西药组,以头晕残障调查表(DHI)减分值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证型3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阴虚型3组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型中药组疗效优于中药加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型中药加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眩晕具有良好效果,在不同证型的眩晕中临床疗效存在差异,痰浊型和气虚型的中药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刘红梅;杨霞;司维;鲁碞;洪霞;宁侠;陈冬;吴小明;李涛;毛丽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利用高频彩超观察不同剂量立普妥对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试验一组口服立普妥10mg/d(n=51),试验二组口服立普妥20mg/d(n=49),疗程6个月.现察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颈总动脉和双倒颈动脉分又处IMT有明显改善(P<0.05),颈内动脉IMT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IMT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肝肾功受损及肌酶升高.结论:从卫生经济学出发,每日10mg立普妥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是安全、有效的;彩超可以准确,方便地评价不同剂量的立普妥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张林;梁晓秋;熊明;杨波;赵晓平;黄远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