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力农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

强丽丽;高婧;薛爱萍;宋瑞芳;车翠珍

关键词:米力农,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心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中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痛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应用米力农,首次剂量以50μg/kg为负荷剂量10min内静脉推注完毕.继之以(0.375-0.75)μg/(kg·min)的速度维持,根据病情应用7d-10d,治疗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现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应用米力农后显效4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前后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米力农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痛心功能不全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而且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10年8月符合手术条件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抽吸血肿,过程中视情况给予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结果:6h-12h微创术可减少再出血,提高肢体功能恢复.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2.6%,病死率17.4%.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佳手术时机是6h-12h,微创术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闫富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一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估的336支冠状动脉中,SCTCA显示病变共232支,经CAG证实226支;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5.2%.64SCTC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6%(46/82)患有冠心病(1支或1支以上冠脉狭窄>50%),44%(36/82)无明显冠心病或正常(其中<50%狭窄者29例,各支均正常者7例).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

    作者:唐笑先;原杰;黄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潍坊地区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潍坊地区20岁以上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潍坊居住3年,且20岁-8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1997年ADA建议的诊断标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标化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9.1%,总糖尿病患病率为8.7%.乡村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城镇居民.45岁以下人群中,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既往高血压病史、脂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是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潍坊地区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但随着地区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加,预计潍坊地区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升高,应对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及早的进行干预,这对减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佳琳;寇宁;刘金玲;张洁;王立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阿魏酸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时照组、乌司他丁10000U/kg治疗组,乌司他丁50000U/kg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24h.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数.结果: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中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脑组织凋亡有关.

    作者:吴倩佳;李光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3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30岁-73岁,平均66岁;病程1年-35年,平均22年.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33岁-67岁,平均64.5岁;病程1年-31年,平均2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晋库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96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预后判定.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正常尿酸组的疗效优于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影响了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测定血尿酸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作者:戴建武;胡志兵;谭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血压RAS系统相关基因治疗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对其发病的影响占30%-50%[1].目前有关高血压基因治疗的研究很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研究的热点之一.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基因表达(亦称反义基因疗法)是指根据靶基因结构特点设计反义寡核苷酸(AS-ODN)分子,导入靶细胞或机体后与双链DNA或与mRNA结合形成杂合体,从而封闭或抑制升高血压相关基因的复制或表达,以期达到降压目的.RAS的过度活动是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及许多高血压动物模型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汪涛;赵英强;徐强;周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系统评价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PubMed、OVID、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BMdisk数据库等.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病例数3758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1448例,微穿刺引流术2308例),Meta分析两种手术的病死率.结果: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穿刺引流术的远期死亡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OR合并=0.84,95%CI(0.69,1.12)].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穿刺引流术术后病死率相同.

    作者:刘庆鑫;王宏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ERK在偏头痛动物模型中的激活及与肥大细胞脱颗粒间的关系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TN)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中硬脑膜、三叉神经核尾部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及P-ERK表达与肥大细胞脱颗粒间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偏头痛模型组(n=18)和空白对照组(n=6).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GTN(10mg/kg)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再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3个亚组:C48/80组(腹腔注射CA8/80,2mg/kg);SCG+C48/80组(腹腔先注射SCG10mg/kg后再注射C48/802mg/kg)和实验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15min取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结果:ERK在模型组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都发生了磷酸化,但模型组各亚组P-ERK阳性免疫反应产物都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C48/80组高于SCG+CA8/80组和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GTN致大鼠偏头痛发作后,大鼠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处P-ERK的表达增加,且随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多少而发生变化,提示ERK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痛觉信号的传导,肥大细胞脱颗粒可能是促使P-ERK表达增加的原因,P-ERK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丽娟;牛争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实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72只)和对照组(C组,6只),实验组分为模型组(M组)、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组(ED组)、联合地西泮治疗组(ED+DI),每组按照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12h、24h、72h、7d).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Bcl-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组12h达高峰,24h开始减少,7d减至基础水平(P<0.05).而依达拉奉单药和联合地西泮治疗组与之比较,变化趋势相同但Bcl-2表达增多(P<0.05);M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极多,12h开始上升,48h达高峰,之后有下降趋势(P<0.01).ED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值变化趋势相同但低于M组(P<0.01),高于ED+DI组;ED+DI组与C相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上调Bcl-2蛋白表达及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联合地西沣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薛国芳;郑辑英;牛海雁;李光来;李东芳;王改青;陈文军;齐登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立普妥对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利用高频彩超观察不同剂量立普妥对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试验一组口服立普妥10mg/d(n=51),试验二组口服立普妥20mg/d(n=49),疗程6个月.现察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颈总动脉和双倒颈动脉分又处IMT有明显改善(P<0.05),颈内动脉IMT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IMT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肝肾功受损及肌酶升高.结论:从卫生经济学出发,每日10mg立普妥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是安全、有效的;彩超可以准确,方便地评价不同剂量的立普妥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张林;梁晓秋;熊明;杨波;赵晓平;黄远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气滞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气滞血瘀证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临床病症,其病证实质仍属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与创新点.兹将当前对气滞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1.血流动力学对气滞血瘀证患者面部、舌尖或甲襞血流图、脉图、心血管功能的观测表明,其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管袢顶部淤血的发生率较高,且管袢横径低、排列紊乱、迂曲畸形[1],血管张力和弹性下降[2-4],外周血管动脉顺应性减低[5];种种血液或血管异常导致外周阻力增大,血流缓慢,影响组织血流的灌流而致血瘀,且瘀血程度较重[6],验证气滞血瘀与微循环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个事物的不同描述[7].

    作者:韦薇;徐凤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70与TLR4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与Toll样受体4(TLR4)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规律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NBP预处理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BP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6h、12h、24h、48h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HSP70与TLR4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HSP70在缺血再灌注6h明显升高,于24h达到峰值(P<0.05),TLR4在缺血再灌注6h时表达较高,随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高(P<0.05);NBP预处理组HSP70与TLR4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但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NBP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LR4及其内源性配体HSP70的表达,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任建宏;刘瑞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78例,均经TCD及颈部血管彩超证实为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予马来酸桂哌齐特2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6例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显效69.44%,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起效快,疗效较好.

    作者:谢宝明;鞠晓华;潘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50岁-85岁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9例,随机分为左氨氯地平组及卡托普利组,疗程为1年.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及室性心律失常数.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降压效果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卡托普利组(109.4±15.2)g/m2,低于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127.5±16.7)g/m(P<0.05).室性心律失常数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为(625.7±172.8)/24h,低于卡托普利组的(825.7±207.5)/24h(t=2.407,P<0.05).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室性心律失常数减少与血压均有下降.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选择性Ca(2+)通道阻滞药的降压疗效,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组.

    作者:薛阳;薛英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现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钴胺组(A组)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组(B组).两组均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A组采用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B组在给予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的同时联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43.3%(13/30),B组总有效率76.7%(23/30),B组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神经传导速度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作者:姜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慢性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收集我院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低钠血症病人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低钠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50岁-79岁,平均62.8岁;对照组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58岁-77岁,平均63.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李雁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的光明、钱桥、青村三个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脑血管病防治,选取10565例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队列人群,再对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测量,和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调查,同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上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P<0.001);脑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01);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动态阻力和临界压力则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01);脑血管功能总分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P<0.001).结论: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作者:杨永举;郭吉平;黄久仪;曹奕丰;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干预阿司匹林抵抗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及实验室指标的疗效评估

    目的:针对阿司匹林抵抗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评估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此类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干预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阿司匹林抵抗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采集血小板聚集率、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电图、颅CT等数据,监测经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可以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在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P<0.05).在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心脑舒通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心脑舒通组发生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干预治疗可减少阿司匹林抵抗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作者:刘焱;孙丽萍;王会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