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70与TLR4表达的影响

任建宏;刘瑞珍

关键词:丁苯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Toll样受体4, 凋亡, 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与Toll样受体4(TLR4)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规律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NBP预处理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BP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6h、12h、24h、48h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HSP70与TLR4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HSP70在缺血再灌注6h明显升高,于24h达到峰值(P<0.05),TLR4在缺血再灌注6h时表达较高,随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高(P<0.05);NBP预处理组HSP70与TLR4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但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NBP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LR4及其内源性配体HSP70的表达,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松龄血脉康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联用缬沙坦较单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评估.方法:选择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松龄血脉康联用缬沙坦组,各35例,治疗8周,血压控制有效者继续治疗8周.通过Groog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用药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单用组与联用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8%和9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Groog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联用组较单用组在躯体症状,健康愉快感、工作表现、生活满意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控制血压达标的同时,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用缬沙坦组.

    作者:崔京京;刘伟;彭大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J-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临床资料,判断J-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295例确诊的DCM患者心电图J-T离散度,并就左心室腔径、左心功能状态,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分组对比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DCM患者左心室内径扩大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低,J-T离散度明显延长,且入院时J-T离散度显著延长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增加,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T离散度是无创电生理稳定性检查的一项主要指标,它可反映出DCM的病情变化和危险性,对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方艳平;罗晋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由于左室后负荷的长期增加,可导致心室室壁厚度及运动改变.常可引起左心室功能下降[1].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在收缩功能异常前即已表现出来[2],早期检出舒张功能异常.对高血压患者症状的缓解及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左室心肌肥厚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卒中、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因此,控制血压可阻止心肌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松龄血脉康进行了观察.

    作者:刘亚林;付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安宫牛黄丸对出血性中风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出血性中风大鼠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治疗组)、D组(中药治疗组)、E组(中西结合治疗组),以自体血制作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术后1d、2d、3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肌力测验、平衡木行走试验)及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测定.结果:术后各组之间血常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较A组高(P<0.05),术后2d、3d C、D、E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B组(P<0.05),E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C组与D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宫牛黄丸能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但对凝血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云桥;刘远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10年8月符合手术条件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抽吸血肿,过程中视情况给予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结果:6h-12h微创术可减少再出血,提高肢体功能恢复.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2.6%,病死率17.4%.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佳手术时机是6h-12h,微创术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闫富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拉西坦治疗神经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奥拉西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力,保护受损神经细胞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激活保护或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近十年来,国内外应用奥拉西坦治疗各种病理状态下的颅脑损伤、缺氧和慢性脑功能不全,尤其是痴呆、老年精神衰退综合征、低能儿童大脑发育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方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时照组、乌司他丁10000U/kg治疗组,乌司他丁50000U/kg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24h.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数.结果: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中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脑组织凋亡有关.

    作者:吴倩佳;李光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米力农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米力农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中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痛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应用米力农,首次剂量以50μg/kg为负荷剂量10min内静脉推注完毕.继之以(0.375-0.75)μg/(kg·min)的速度维持,根据病情应用7d-10d,治疗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现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应用米力农后显效4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前后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米力农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痛心功能不全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而且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强丽丽;高婧;薛爱萍;宋瑞芳;车翠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尼古丁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IL-6及PAI-1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古丁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白介素-6(IL-6)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1)抗原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将4-6代HUVE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不同浓度尼古丁组.尼古丁浓度分别为0.1μmol/L、1.0μmol/L、10μmol/L与100μmol/L.12h后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法(ELISA)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6、PAI-1抗原浓度.结果:各浓度尼古丁组HUVECs释放IL-6抗原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各尼古丁组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μmol/L尼古丁组PAI-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HUVECs释放PAI-1与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体外,尼古丁可诱导HUVECs释放IL-6、PAI-1增多,参与内皮损伤、炎症与纤溶活性紊乱.

    作者:薄美玉;胡晓芸;韩葆芬;扈丽娟;杜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心可舒合用乙胺碘肤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房纤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可舒合用乙胺碘肤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87例患者为已确诊的冠心病快速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予心可舒每日3次,每次4片,乙胺碘肤酮每日3次,每次0.2 g.对照组31例用乙胺碘肤酮或心律平治疗,予心律平每日3次,每次0.1g-0.15g或乙胺碘肤酮每日3次,每次0.2g.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总有效率93.55%,两组总有效率接近(P>0.05).但观察组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应用心可舒合用乙胺碘肤酮治疗冠心痛快速心房纤颤疗效肯定,而且副反应较小.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抑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郁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eck抑郁问卷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12.4±18.1)ng/L vs(5.2±6.7)ng/L,P<0.05].结论: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曹向红;张虹;张变花;李蕊;黄晋喜;苏庆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面瘫1号方内服加耳后热敷治疗Bell麻痹临床研究

    Bell麻痹,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西医认为此病由于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面神经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受压和脱髓鞘.祖国医学称Bell麻痹为面瘫、口噼,多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劳累过度,起居不慎,以至气衰血少,营卫不调,络脉空虚,外邪侵入面部阳明、少阳经脉,使面部经络受阻.

    作者:于金栋;张静;曹世强;吕丽柯;张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将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两组随访观察6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率及脑梗死进展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率及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者:龚士平;王丹;刘胜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益心舒胶囊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房性早搏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房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老年冠心病伴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治疗后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明显改善(P<0.01).房性早搏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改善老年冠心痛伴房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早搏的缓解有较好疗效.

    作者:吕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M2.5不同成分致冠脉粥样硬化大鼠ACS的可能机制

    目的: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两方面来探讨PM(2.5)的水溶性及酸溶性成分致冠脉粥样硬化大鼠ACS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冠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每组24只.提取PM(2.5)水溶性成分(WSC)及酸溶性成分(ASC).将对照组和模型组再各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WSC对照组、ASC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WSC模型组、ASC模型组,每组8只.WSC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WSC(40mg/kg)染毒;ASC组给予ASC(40mg/kg)染毒.染毒24h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心肌中的NF-κB活性.结果:WSC组TNF-α水平(2.83±0.97)ng/mL,高于空白组(2.53±0.76)ng/mL;心肌NF-κB的活化程度为(14.56±10.58)%,高于空白组(7.33±3.97)%.ASC组MDA水平(8.27±2.70)nmol/mL,高于空白组(7.24±0.66)nmol/mL;SOD水平(118.56±8.92)U/mL,低于空白组(130.38±5.69)U/mL;心肌NF-κB的活化程度(18.80±17.04)%,高于空白组(7.33±3.97)%.结论:WSC具有升高TNF-α水平,激活心肌NF-κB的作用;ASC具有升高MDA、降低SOD水平,激活心肌NF-κB的作用.PM(2.5)致冠脉粥样硬化大鼠ACS发生的机制可能与其水溶性成分可加剧模型大鼠体内炎症反应,而酸溶性成分在加剧炎症反应的同时,还表现出氧化应激损伤相关.

    作者:药红梅;吕吉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12例

    1994年-2010年我院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58例,发生并发症1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共收集脑积水病例58例,均为正常压力或低压性脑积水,压力范围60cmH2O-180cmH2O.所有病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有12例出现并发症.男9例,女3例,年龄8个月至65岁,平均39.6岁.发病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颅脑损伤术后5例.经CT、MRI证实为交通性脑积水8例,梗阻性脑积水4例.

    作者:卫德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ERK在偏头痛动物模型中的激活及与肥大细胞脱颗粒间的关系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TN)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中硬脑膜、三叉神经核尾部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及P-ERK表达与肥大细胞脱颗粒间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偏头痛模型组(n=18)和空白对照组(n=6).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GTN(10mg/kg)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再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3个亚组:C48/80组(腹腔注射CA8/80,2mg/kg);SCG+C48/80组(腹腔先注射SCG10mg/kg后再注射C48/802mg/kg)和实验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15min取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结果:ERK在模型组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都发生了磷酸化,但模型组各亚组P-ERK阳性免疫反应产物都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C48/80组高于SCG+CA8/80组和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GTN致大鼠偏头痛发作后,大鼠硬脑膜和三叉神经核尾部处P-ERK的表达增加,且随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多少而发生变化,提示ERK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痛觉信号的传导,肥大细胞脱颗粒可能是促使P-ERK表达增加的原因,P-ERK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丽娟;牛争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干预阿司匹林抵抗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及实验室指标的疗效评估

    目的:针对阿司匹林抵抗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后,评估心脑舒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此类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干预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阿司匹林抵抗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采集血小板聚集率、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电图、颅CT等数据,监测经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可以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在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P<0.05).在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心脑舒通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心脑舒通组发生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心脑舒通胶囊干预治疗可减少阿司匹林抵抗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作者:刘焱;孙丽萍;王会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现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钴胺组(A组)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组(B组).两组均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A组采用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B组在给予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的同时联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43.3%(13/30),B组总有效率76.7%(23/30),B组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神经传导速度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作者:姜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钾致死大鼠心脏热缺血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高钾致死后大鼠不同热缺血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判定供心的热缺血时间限制.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热缺血2min)、热缺血5min组(B组,热缺血5min)、热缺血10min组(C组,热缺血10min)、热缺血15min组(D组,热缺血15min),每组8只.热缺血结束后建立Langendorff模型:观察心脏复苏情况,测定平均冠脉流量,描记左室内压力波形,计算相应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A组、B组心脏复苏显著优于C组、D组,前两组在复灌初始即全部恢复窦性心律,C组有5只心脏在灌注10min之内自动恢复窦性节律,偶有室早,另外3只初始为室颤,经心脏按压后2只复律,1只持续室颤至试验结束仍未复律.D组复灌初始全部为室颤,经灌注15min-20min后,5只心脏恢复窦性节律,另外3只经反复按摩至试验结束仍未复律.A、B、C、D组血流动力学各项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结果明显低于A组和8组(P<0.01).C组与D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钾致死大鼠心脏常温热缺血10min以上不宜用于心脏移植.

    作者:赵卫茂;梁智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