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血宁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益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

赵海顺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舒血宁, 参麦注射液, 宁心益脉汤
摘要: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针剂及益气养阴、化瘀解毒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宁心益脉汤(西洋参、黄芪、麦冬、丹参、川芎、三七、金银花、五味子及生龙骨等)配合静脉输注舒血宁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口服辅酶Q10,及静脉输注钾镁能量极化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总显效率47.3%;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76.4%,总显效率23.5%(P<0.05).结论 舒血宁及参麦注射液合自拟宁心益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心肌酶学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优势型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对照组44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0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分,检测经颅多普勒(TCD)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

    作者:葛中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60例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坚持适度运动,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合理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治疗;试验组30例,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的水平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微量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柴胡解郁化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柴胡解郁化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柴胡解郁化痰汤,对照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结果 抑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5.6%;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2%,对照组为51.2%.治疗组抑郁症状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解郁化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赵军;张晋;韩春敏;霍阿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麝香通心滴丸合用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麝香通心滴丸合用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101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服用匹伐他汀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每日3次,每次2丸.在初始和治疗结束后对颈动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稳定性、斑块数量、斑块总面积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总面积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合并匹伐他汀稳定粥样易损斑块二者作用互补,疗效优于单用匹伐他汀.

    作者:黄玉玮;张晓宏;李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七总皂苷对铝暴露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铝暴露下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初步揭示三七总皂苷拮抗铝神经毒性,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机制及靶点.方法 采用细胞插入器培养单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alb/c,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铝暴露24 h后,通过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透过率的变化,观察三七总皂苷对铝暴露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三七总皂苷能够提高TEER值,降低HRP透过率.其中,以高剂量组作用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有效改善铝对血脑屏障功能性的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其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朱海燕;高永红;马涛;吴爱明;娄晋宁;曹红斌;王永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动脉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动脉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126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1 400 cm/s,且低密度脂蛋白(LDL-C)≥2.6 mmol/L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予阿托伐他汀(A组)或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B组)治疗1年.观察两组血压、baPWV、血管病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血脂、肝肾功能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aPWV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脉压(PP)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LDL -C、三酰甘油(TG)、vWF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 C)、NO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HDL-C、NO治疗后明显高于A组治疗后(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单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比较,对老年动脉硬化患者可进一步升高HDL -C,改善内皮功能,且安全.

    作者:董凤英;阮云军;赵兴元;邱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血运重建术后AMI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血运重建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行冠脉介入术(PCI)术的AMI,并确诊焦虑抑郁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对象观察半年,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末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ET浓度.结果 两组血清ET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与分组有交互作用,组间血清ET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趋势而不同.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经过多元方差分析,治疗前两组ET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2组ET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月、3月、6月各时间点上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改善AMI急诊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清ET水平.

    作者:李润琴;陈小平;李杨梅;李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病人30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以1∶1∶1比例随机分为针药组(100例)、针刺组(100例)、西药组(100例).针刺组采用“利脑调神”法则进行选穴针刺;针药组予针刺同时口服脉血康胶囊;西药组口服西比灵.3组均连续观察2周,评定各组临床疗效及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等.结果 针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2.00%、38.00%和17.00%,有效率分别为91.00%、85.00%和75.00%.针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作者:杨白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栓心脉宁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栓心脉宁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再灌注术后24 h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和RT - PCR法观察脑组织TNF -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TNF-α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心脉宁片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 -α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小霞;李国前;王杰华;洪诸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凝、抗聚、抗栓、降压、调脂等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第一周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2g,每日两次;第3周开始每日0.2g至观察结束.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无糖型).两组进入入选标准时均行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后每周进行复诊,进行2min查体听诊心脏,观察心律失常的频次及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第4周包括测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78% (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作者:李阿平;秦树琴;樊秋艳;梁琨;王小红;董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防治急诊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拟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PCI术后2h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钙蛋白T(cTnT)指标,了解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观察组的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评分为(1.79±0.33)分,对照组为(2.74±0.2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OD活性上升高于对照组(P<0.01);MDA下降高于对照组(P<0.05);cTnT上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诊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静;戴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药对急性脑梗死抗血小板体积异常的研究现状

    1西医对急性脑梗死时,血小板体积异常的临床研究状况从临床病理学的进展看,1990年始,国外已有临床报道,急性脑梗死时,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可达45 d(「)1;1995年,O' Malley等[2]报道,血小板体积异常增高可持续6个月,是促进脑梗死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报道,2009年国外仍有临床研究认为血小板体积水平是脑梗死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参考因素之一[3].

    作者:段晏明;王绮美;周庆华;顾翔华;鲍玉芳;艾茜;赵志华;邬文洁;王林;房滢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与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的水平,并分析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2例冠心病病人及8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hs - CRP与SAA含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病人血清hs - CRP(2.85 mg/L±1.35 mg/L),SAA(9.58 mg/L±4.28 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5mg/L±0.21mg/L与1.56mg/L±1.23mg/L,P<0.05).结论 hs - CRP与SA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hs - CRP与SAA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郝崇华;田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龙醒脑方对老年肾虚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受体mRNA的影响与雌激素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丹龙醒脑方对老年肾虚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海马受体(ER) mRNA的影响.方法 用D-半乳糖注射和甲状腺片混悬液灌胃建立老年肾虚大鼠模型,随后行双侧颈总动脉间歇结扎加剪尾放血建立老年肾虚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用电泳法检测各组ERmRNA表达.结果 丹龙醒脑方组和雌激素组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海马ER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丹龙醒脑方主要通过上调老年肾虚VD大鼠海马ERmRNA表达,实现其生物学效应,发挥改善痴呆症状的作用,其效应与雌激素效应相似.

    作者:危玲;周小青;何军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电动牵引结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性失眠

    目的 观察电动牵引结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动牵引结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电动牵引),治疗两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后6个月随访采用睡眠效率值(睡眠率)疗效.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随访远期睡眠率,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动牵引结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性失眠是一种内治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用电动牵引.

    作者:陈伟;王井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应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探讨其对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予以速效心痛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服用3次,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T缺血改变治疗前后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ACS患者PCI后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严毓勤;吴士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和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 -2、Bax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0 g±10 g)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普秦洛尔给药组、美托洛尔给药组.每组又分为12 h、24 h、48 h三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DNA原住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Bax、Bcl -2与NGF的平均灰度值.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Bax和NGF在缺血再灌注组12 h升高,24 h达高峰(P<0.05).普萘洛尔给药组和美托洛尔给药组的Bcl -2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而Bax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则明显减少(P<0.05),但均多于假手术组(P<0.05).美托洛尔给药组的NGF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无统计学意义,而普萘洛尔给药组的NGF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均可通过抑制Bax和促进Bcl -2表达来对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作者:印美财;刘瑞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气虚证与冠脉病变及心功能不全关系分析

    随着中西医结合运动的提出及发展,中医界也接受西医冠心病诊断,并开始了对冠心病病症结合的诊疗过程.对冠心病中医界是依靠临床症候、心电图等作为诊断标准,治疗以临床症候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善为疗效标准.随着心脏病学领域新诊疗技术的应用,如心脏影像学诊疗技术包括心脏超声、心脏MRI、冠脉CT、冠脉内超声,心脏生化标记物检查,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等冠心病诊疗技术等,深刻影响了中医界对传统病症的认识,并对相关病机进一步探索,不断提出新的认识.

    作者:赵志宏;邢雁伟;王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脑出血合并低血压21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是病死率极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大多数脑出血患者死于脑出血后的各种并发症,所以,脑出血后并发症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由于颅内压的增高,血压也持续升高,临床多重视降低血压或者尽量控制血压,避免颅压进一步升高导致继续出血和再出血.而脑出血后合并低血压的患者,临床并不多见,未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往往容易忽视.脑出血后一旦合并低血压,治疗将更为复杂,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分析2006年-2010年收治的21例脑出血合并低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赵秀改;李建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

    目的 观察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的分解动力学.方法 将盐酸地芬尼多灌胃处死犬的血液分四等份,分别置于20℃、4℃、-20℃和20℃(1% NaF)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盐酸地芬尼多含量;WinNorLin5.2软件拟合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20℃、4℃、-20℃和20℃(1%NaF)保存30 d~60 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保存300 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为初始浓度的(58.39±1.74)%、(48.27±2.61)%、(66.12±3.92)%和(31.51±1.35)%,其分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分解半衰期t1/2分别为462.32 d、490.56 d、238.21 d和168.84 d.结论 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可分解,保存温度和抑菌剂对其影响不大.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所采血样应在30 d内送检和检验,否则可用其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检材采集当时的血药浓度.

    作者:万东方;武夺;武珊珊;贠克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