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58例

邢舒恒;刘更;张惠利;王田;薛秀娟;王文刚;张玉敏

关键词:针刺结合灸法, 中风, 肢体痉挛状态, 温经通阳法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同时加用艾灸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6个月以内病程总有效率为94.4%,6个月以上病程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分别为70.0%、79.2%和56.3%,两组总有效率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以上病程的疗效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优于单纯针刺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CVD)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我国脑血管病(其中约75%为脑梗死)每年新发病例150万,患病人数高达500万~600万,每年死亡者近100万,存活者之中约75%致残,其中40%重残[1].

    作者:王朝霞;方习红;崔荣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胶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增殖的干预机制,对损伤血管壁Ⅰ型、Ⅲ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进行观察.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大、小剂量组,球囊损伤前1 d给对照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益气活血方组给予中药灌胃,至第5天和第28天处死大鼠,取其损伤的颈总动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个时相点MMP2蛋白和第28天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Ⅰ型胶原及MMP2表达阳性,对照组Ⅲ型胶原表达阴性或有极少量表达,模型组各指标表达明显增多,用药后各组表达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气活血方大、小剂量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后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机制与下调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MMP2的表达,抑制血管细胞外基质,进一步减少血管重构有关.

    作者:艾文;唐其柱;程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测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47名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问题发病率100%,严重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1.97%和34.69%.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问题严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作者:郭进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报道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体内存在着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表现为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降低,血清总甲状腺素(T4)水平降低或正常,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升高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正常.严重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又可加重心肌病变,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得心力衰竭反复发作.

    作者:寇月姣;张国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la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的病变是SLE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SLE可累及心脏的各个部分,其导致心脏损害的机制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有关.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冠状动脉及传导系统 [1,2],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导致的胸膜或心包积液、继发肾脏疾病、高血压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心脏损害,一般可表现为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和心律失常等.损害特点具有早期发生,较高的发病率和辅死率.SLE心脏受累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2%~98% [3],国内报道为52%~89% [4],心血管损害目前被公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之一 [5].

    作者:郭寒;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国产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血电阻法监测冠状动脉造影和(或)64层冠脉CT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78例和51例对照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冠心病患者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一周后再次测定冠心病患者的PAG,比较加用氯吡格雷前后PAG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49例(28%)出现AR,使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一周后,PAG明显下降.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AR的发生率升高,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可减少AR的发生.

    作者:刘晓红;来春林;王东霞;李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渗盐水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5%,4 mL/kg)一次性输注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113例DAI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纽(对照组,50例)及高渗盐水组(治疗组,63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生活完全自理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早期应用高渗盐水一次性输注治疗合并休克的DAI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耀军;李颖;韩杰林;王志伟;张俊玲;胡建忠;李国华;郝解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丌始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目前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已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张敏;王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CHD)是发达国家人口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也呈增长趋势.近年来CHD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仍无突破性进展.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CRP与CHD关系的研究报道甚多,逐渐揭示了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本文就CRP与CHD的关系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肖黎保;李伟;卢开林;王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GRP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汉防己甲素(Terandrine,TET)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SAH后DCVS脑组织、血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CGRF 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基底节区、海马、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注血3 d各脑区、血管CGRP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注血后30min、注血后7d显著下调(P<0.01);TET组在注血3d虽然仍较同期正常对照组降低,但较同期注血组高(P<0.01).结论 TET可能是通过抑制CGRP mRNA表达下调而达到防治SAH-DCVS及其所致的迟发性脑缺血的目的 .

    作者:张惠光;吴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越来越深入,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的研究方面也从整体水平深入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近几年来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甘照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6例家族性特发性房颤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

    无确切病因的房颤称为特发性房颤,特发性房颤临床上常见,但家族性特发性房颤罕见,近我院收治1例,根据先证者线索,经咨询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其家族中两代共6人患本病,分别为先证者、先证者的姐姐及其四个子女.现对其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如下.

    作者:姚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和定期随访,并且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 参加社区综合干预的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1年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高血压等相关慢性病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患者的不良行为如饮酒、过量食盐、不规则服药、缺乏体力活动的人数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对血压控制、改善认知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秀芹;吴向群;王静;张亚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heartprotect musk pill,HMP)治疗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C组(20例)和D组(20例).A组和C组给予HMP 2丸(每丸22.5 mg)1次,每日3次;B组和D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1片(30 mg)1次,每日1次口服.经40 d治疗后,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改善心电图ST压低总和(∑ST),改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和D组在以上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和D组在发生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麝香保心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疗效相仿;而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磊;周逸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和IL-6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测定血浆CRP和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RP较治疗前分别地降低18.8%、46.7%,IL-6浓度较治疗前分别降低12.7%和9.6%,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苦碟子可通过降低CRP及IL-6水平来发挥保护脑组织作用.

    作者:郑泽荣;黄敏;林风阳;刘晖;陈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代谢综合征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综合征(MS)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755例住院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卒中组、冠心病+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测定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Doppler检查有无颈股动脉粥样硬化.结果 高血压、高TG、颈、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卒中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高血糖、低HDL-C、LDL-C/HDL-C与冠心病有一定关系,而与脑卒中无明显差异;高LDL-C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对其症状及成分加以控制,检测颈、股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建华;丁淑婧;贾云霞;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成药的应用现状

    对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符合WHO对冠心病命名和诊断)的患者52 120例,通过文献研究(CNKI 1980年 2008年),分析其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总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中成药的成分、功效、药效、现代药理研究以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所对应的证候,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冯玲;付小奎;崔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钠肽结合超声多普勒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目的 采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的参数来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为临床提供判断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和特异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心力衰竭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36例、Ⅳ级18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多普勒结合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测定左室结构、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舒张末压.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01).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Em)较对照组升高,E/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降低(P<0.01),血浆BNP浓度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634,P<0.01),与E/Em比值呈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的参数判断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简便准确.

    作者:于健;关锐;张英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气化瘀汤治疗心源性瘀血肝36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3例,女26例,年龄21岁~66岁,平均48.5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5例,肺源性心脏病16例,心肌病8例,心包疾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均有反复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胜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及c-jun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MAPK下游效应因子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c-fos、c-ju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c-jun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和桃红四物组c-fos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血府逐瘀汤组、桃红四物组和四逆散组c-ju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四逆散组c-f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平滑肌c-fos、c-jun阳性颗粒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谢辉;龙志江;罗尧岳;周小青;李雪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