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来春林;王东霞;李桂平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大鼠脑含水量和伊文斯蓝(EB)含量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降低(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治疗组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氧化性损伤有关.
作者:吴岚;刘开祥;俸军林;李清华;曾爱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甲钴铵组(治疗组)和甲钴铵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的改变.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9/20)和60%(12/20),睡眠质量改善率分别是85%(17/20)和55%(1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勇前;罗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用彩色超声评估中西医治疗慢性结核性肺心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慢性结核性肺心病患者,并采用彩色Doppler观测了右室功能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变化.结果 右室前壁增厚5.53 mm,15 d治疗后为4.89 mm,治疗前右室腔增大为30.12 mm,治疗后为28.89 mm;治疗前右室流出道增宽为33.58 mm,治疗后为31.29 mm,治疗前右下肺动脉增宽为25.35 mm,治疗后为22.89 mm.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对改善右心功能有明显临床价值,而改善左心功能尤其是收缩功能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对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作用.
作者:尉新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3年1月-2007年11月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65岁以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①201例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患者,服用华法林98例,其中发生出血并发症14例(14.3%),患者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0者8例(57.1%).在INR<2.0的出血患者中75%合并有出血潜在的基础疾病或合并用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②201例患者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98例,其中具有华法林抗凝指征并接受抗凝治疗者42例(42.86%).结论 65岁以上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口服华法林时,应密切监测有无出血并发症发生.
作者:耿强;郭丹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经CT及MRI证实的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存活21例,半年存活率80.76%,死亡5例,病死率为19.23%.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措施,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
作者:魏静思;王学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测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47名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问题发病率100%,严重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1.97%和34.69%.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成员心理问题严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作者:郭进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3例,女26例,年龄21岁~66岁,平均48.5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5例,肺源性心脏病16例,心肌病8例,心包疾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均有反复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胜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CVD)中的致病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证实Hhcy是ICV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1-4].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认知改变,涵盖了血管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本研究对40例Hhcy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了研究,探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与颈动脉狭长的关系,为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
作者:雷小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4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及与其体脂含量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者43名,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围比(WHR),并空腹采血,测定血糖(FPG)、血脂、真胰岛素(FTI)、胰岛素原(FPI)、脂联素和瘦素浓度,分析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年龄、BMI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FPG及FPI和HOMA-IR明显升高(P<0.05或P<0.01),舒张压、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FPG、FTI、HOMA-IR、BMI、WHR呈负相关(P<0.05或P<0.01);瘦素与BMI、FTI、HOMA-IR、FPG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WHR无关.人血清脂联素和瘦素间无相关性.结论 人血清脂联素和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体脂含量相同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人.
作者:王彦;杨静;阴津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依伦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平欣)40 mg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 mg 口服,1次/日.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6.8%(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
作者:周明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随着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这种曾禁用于心力衰竭的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逐渐被认可.本研究以美托洛尔为例,旨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该药物后对心功能、住院率、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王月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2例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CHF患者血清FT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E水平随着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加重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CHF患者FT3水平下降,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下降越明显.CHF纠正后FT3水平升高或接近正常.CHF患者FT3水平的监测可作为评价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姚中秀;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邓铁涛经验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介入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ACS冠脉介入后气虚痰瘀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邓铁涛经验方及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心绞痛分级与心血管事件,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疗程14 d,随访1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5天、随访第30天中医症状计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积分比较,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识程度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5天、随访第30天心绞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随访1个月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益气除痰兼以活血功效的方药可改善ACS冠脉介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庆;王侠;吴焕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并发CI患者,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78例正常人对照,分别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CI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发CI组患者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未合并CI的糖尿病组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可能是其易发生CI的主要因素.
作者:冯进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90例不同病变程度(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的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对患儿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测定(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IE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病变程度越重下降越明显,其中轻度组下降至(9.97±0.97)mg/L,中度组下降至(9.01±0.32)mg/L,重度组下降至(6.34±1.5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变程度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随病情的好转,血清脂联素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在治疗第7天、第14天扣第30天与第1天相比,脂联素水平持续上升(P<0.01),且在治疗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与中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和炎症存在状态呈明显的负相关,连续测定HIE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对病情估计、用药指导、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志权;侯燕明;林冬云;杨彩娴;冼英杰;李玉权;邓惠燕;李介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多抗甲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并发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血管疾病合并发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琥已红霉素、甲硝唑、漱口水,实验组除上述用药外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和多抗甲素片,跟踪回访1年.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多抗甲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并发复发性口腔溃疡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王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制水蛭丸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水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连用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66.67%;两组总有效率及病程稳定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应用水蛭丸治疗有利于尽快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
作者:王凤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同时加用艾灸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6个月以内病程总有效率为94.4%,6个月以上病程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分别为70.0%、79.2%和56.3%,两组总有效率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以上病程的疗效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优于单纯针刺法.
作者:邢舒恒;刘更;张惠利;王田;薛秀娟;王文刚;张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30余年,活动后气短10年,加重3 d入院.查体:端坐位,两肺满布干湿啰音,心率82/min,律绝对不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作者:王旭玲;白子良;张丽贞;陈洁;许慧玉;张竹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脑血管病(CVD)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我国脑血管病(其中约75%为脑梗死)每年新发病例150万,患病人数高达500万~600万,每年死亡者近100万,存活者之中约75%致残,其中40%重残[1].
作者:王朝霞;方习红;崔荣芹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