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发;毛爱军;王平;王萍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以右上睑咬伤10d为主诉入院.右上睑全层缺损,约10m×25m,半月形,上睑缘、睫毛及睑板全部缺失;创缘不规整,红肿,分泌物多,角膜暴露混浊;视力较前下降.
作者:闻重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加用pHGF 100~200mg@d-1和PGE1 200μg@d-1静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组有效率(77%)高于对照组(57%).结论 pHGF联合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斌;张平;乔汉臣;申保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威猛(Vm-26)、环磷酰胺(CTX)及阿糖胞苷(Ara-c)联合运用即M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用Vm-26、CTX及Ara-C联合治疗24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与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患者.结果 12例(48%)获完全缓解(CR),8例(32%)获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5例(20%),完全缓解率48%,总有效率为80%.结论 MAC方案是药物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
作者:魏秀丽;戴海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失败原因和出现时间.方法对97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73例(75%)局部复发,其中原发灶50例(68.5%),单纯鼻咽旁复发12例(16.4%),颈部复发11例(15.1%).T1患者无鼻咽旁复发,无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是骨、肝、肺.N0、N1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N2、N3.结论增加随访密度,随访内容包括骨ECT,T2以上患者根据个体化TPS保证靶区得到足量照射,对放射不敏感者应适当加量照射,N2、N3患者可考虑配合化疗.
作者:林少俊;张瑜;潘建基;林祥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率,并在PTCA合并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时保持血管通畅,避免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
作者:李素芬;柴学海;焦兰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总结1983年6月~1998年6月1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伤口感染1例,骶前感染1例.随访1例,随访时间1~16a.24h排便中位数为7次(6~11次/24h).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华斌;张学举;李桢;王伟;许丽娟;王庆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治疗晚期前列癌合并下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5例合并下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癌患者.结果术后下尿路梗阻明显改善,残余尿量减少,经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姑息方法.
作者:张会清;张英杰;窦启峰;张建春;张彦选;袁九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病理分析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56例患者进行纤维胃镜观察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活检标本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病理诊断胃癌726例(53.54%),食道癌340例(25.07%),溃疡病82例(6.05%),吻合口慢性炎症49例(3.61%),胃息肉5例(0.37%),慢性浅表性胃炎75例(5.53%),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3.17%),食管炎1例(0.07%),疑癌21例(1.55%),符合溃疡11例(0.81%),无法确诊者3例(0.22%).纤维胃镜检出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64%.结论病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玲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含量变化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对49例PNS活动期患儿血尿IL-6、TNF-α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中39例缓解期患儿血和尿中IL-6、TNF-α等指标进行了复查.比较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尿IL-6、TNF-α含量变化.结果 PNS活动期无论肾炎型肾病还是单纯型肾病,血和尿IL-6、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型肾病组与肾炎型肾病组相比,血尿IL-6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尿TNF-α含量两组间差异明显(P<0.01).PNS缓解期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血和尿中IL-6、TNF-α含量均较活动期显著下降(P<0.01),但肾炎型肾病组血尿IL-6、TNF-α含量与单纯型肾病相比仍显著增高(P<0.01).结论血和尿IL-6、TNF-α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PNS病变活动和估计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血和尿TNF-α含量变化对临床上鉴别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有一定帮助.
作者:栾江威;李翠华;熊嗣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6月~1999年8月对35例前列腺增生症施行了改良Madigan前腺切除手术.结果 35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3~25mo,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手术.掌握手术操作要点及适应证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石建中;刘金萍;张桂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硫酸镁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外伤43例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患者入院后15min内静脉注射硫酸镁16mmol,24h内再静脉滴注硫酸镁65mmol;对照组患者不用此药.3d后查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2wk后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mo后测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C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组与对照组的NSE分别为21.9±17.2ng@ml-1和42.7±21.4ng@-1(P<0.01),GCS分别为12.5±3.1和10.2±2.9(P<0.05),GOS分别为3.8±1 7和3.2±1.5(P>0.05).结论大剂量硫酸镁对脑外伤患者有显著的近期疗效.
作者:周国胜;惠磊;周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干燥奈瑟菌属于奈瑟菌属,它是鼻咽部粘膜上的正常腐生栖居菌,通常不致病,引起结膜炎比较少见,作者从一结膜炎患者的结膜囊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报告如下.
作者:卢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前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如何满足剖宫产术后母婴营养需求,使患者迅速恢复体力,成为产科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我院对106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早进食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中钦;梁继英;许德清;付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1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约80%发生于下腹部手术后,其余发生于腹部炎症性疾病及损伤后.83例非手术治愈;35例中转手术,其中肠绞窄8例,死亡1例.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约70%可非手术治愈.再手术可加重粘连和再次发生梗阻,应慎重,术中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伦令祝;王金生;易学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16、P53基因产物在胃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法对33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与17例癌旁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胃癌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阳性细胞密度高于未转移者(P<0.05).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胃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53与p16在胃癌中共同表达10例(30.30%),P53和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16基因异常有促进胃癌转移的效应,这对判定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53与P16在胃癌中有协同作用,二者异常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冯艳玲;乐晓萍;蔡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部分特点及提高内镜对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率.方法对上消化道多灶病例,分别对病灶和病灶之间的粘膜进行活检,必要时卢戈氏液染色后活检.结果内镜检出同时性多原发癌5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2例.检出癌灶116个中早期癌灶13个.食管一食管和食管-贲门多原发癌分别占40.4%和28.1%,食管-胃26.3%,其它5.2%.结论内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多原癌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染色可提高早期癌灶的诊断率.上消化道多原发癌以食管-食管和食管-贲门多见,其次为食管-胃多原发癌.
作者:石定;朱绍辉;付继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近10余d白带多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白带外观呈黄色脓性,镜检白细胞满视野,滴虫(一)、霉菌(一),找到多量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金标斑点法(试剂盒由福建省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检测淋病抗体为IgM(+)、IgG(+).
作者:郭盛菊;刘彦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后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例.伸直型13例,屈曲型7例;桡偏型12例,尺偏型8例.结果 20例4wk内获得临床骨愈合.0.5a后失访6例.14例随访>la,肘关节屈伸障碍>20°者1例;10例随访>2a,发生肘内翻1例.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手术后不需外固定、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刘斌;陈跃军;吴树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A组74例(尿γ-GT>60U@L-1),B组35例(尿γ-GT<60U@L-1).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3mo评价两组疗效,并对尿y-GT与疗效的关系做关联性检验.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尿γ-GT是否升高(>60 U@L-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密切相关(P<0.01).结论尿γ-GT可作为一项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的临床指标,高尿γ-GT者疗效好,反之预后差.
作者:石建华;魏崇一;杨福燕;王风业;张盛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及术后效果.方法对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5个椎间盘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术后随访3~37mo.结果本组病例显效90.7%,有效5.6%,无效3.7%,总有效率96.3%.结论腰5骶1间盘突出大多适于非髂骨钻孔法治疗,老年人及突出间盘钙化患者多可采用本法治疗.
作者:关文华;王建洲;赵洪增;韩焱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