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复发患者回顾性分析

林少俊;张瑜;潘建基;林祥松

关键词:鼻咽癌, 复发, 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失败原因和出现时间.方法对97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73例(75%)局部复发,其中原发灶50例(68.5%),单纯鼻咽旁复发12例(16.4%),颈部复发11例(15.1%).T1患者无鼻咽旁复发,无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是骨、肝、肺.N0、N1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N2、N3.结论增加随访密度,随访内容包括骨ECT,T2以上患者根据个体化TPS保证靶区得到足量照射,对放射不敏感者应适当加量照射,N2、N3患者可考虑配合化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手术切除术后转移的防治方法.方法 123例大肠癌随机分组行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并对3a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2例实施围手术期联合化疗,3a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79.03%、11.29%、16.13%.对照组分别为60.65%26.23%和31.3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但并发症和副作用无差异.结论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常青;谷俊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治(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经三位X线、CT、MRI检查后,于3d内明确诊断,予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7例病人获得随访,按临床疗效标准,优良率为86.8%;结论三位X线、CT及MRI是早期明确诊断髋臼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如条件允许,宜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徐忠世;肖德明;林博文;卢小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纤维胃镜粘膜活检1356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病理分析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56例患者进行纤维胃镜观察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活检标本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病理诊断胃癌726例(53.54%),食道癌340例(25.07%),溃疡病82例(6.05%),吻合口慢性炎症49例(3.61%),胃息肉5例(0.37%),慢性浅表性胃炎75例(5.53%),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3.17%),食管炎1例(0.07%),疑癌21例(1.55%),符合溃疡11例(0.81%),无法确诊者3例(0.22%).纤维胃镜检出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64%.结论病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玲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干燥奈瑟菌引起结膜炎1例

    干燥奈瑟菌属于奈瑟菌属,它是鼻咽部粘膜上的正常腐生栖居菌,通常不致病,引起结膜炎比较少见,作者从一结膜炎患者的结膜囊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报告如下.

    作者:卢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鼻咽癌复发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失败原因和出现时间.方法对97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73例(75%)局部复发,其中原发灶50例(68.5%),单纯鼻咽旁复发12例(16.4%),颈部复发11例(15.1%).T1患者无鼻咽旁复发,无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是骨、肝、肺.N0、N1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N2、N3.结论增加随访密度,随访内容包括骨ECT,T2以上患者根据个体化TPS保证靶区得到足量照射,对放射不敏感者应适当加量照射,N2、N3患者可考虑配合化疗.

    作者:林少俊;张瑜;潘建基;林祥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胆汁性腹膜炎27例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病因,提高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病因与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7例中17例手术中发现穿孔灶,行胆总管引流和腹腔引流,合并胆道扩张症作二期根治术;未明确穿孔灶10例,作腹腔引流,合并胆道扩张症作一期根治术.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其中婴幼儿6例(22.2%),儿童21例(77 8%).病因多与胆总管囊肿(62.9%)、胆道结石与蛔虫(7.4%)、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损伤(3.7%)等有关,部分原因不明(22.2%).结论小儿胆汁性腹膜炎容易误诊,掌握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意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吕会增;何俊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6月~1999年8月对35例前列腺增生症施行了改良Madigan前腺切除手术.结果 35例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3~25mo,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手术.掌握手术操作要点及适应证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石建中;刘金萍;张桂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白蛋白水平及内置管引流对Whipple术后胰瘘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管内置管体外引流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Whiple手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术中行胰管内置管外引流61例,未行胰管内置管引流17例;其中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49例,降低者(<35g@L-1)29例.结果行胰管内置管外引流组胰瘘发生率为8.2%(5/61);未行胰管内置管引流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5.3%(6/1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前血浆白蛋白<35g@L-1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3.8%(4/29);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4.3%(7/4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管内置管外引流可避免胰酶对胰肠吻合口的直接腐蚀作用,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胰瘘发生率无直接相关性,但与术后死亡率有关.

    作者:缪丁丁;乔世峰;王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MAC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目的观察威猛(Vm-26)、环磷酰胺(CTX)及阿糖胞苷(Ara-c)联合运用即M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用Vm-26、CTX及Ara-C联合治疗24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与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患者.结果 12例(48%)获完全缓解(CR),8例(32%)获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5例(20%),完全缓解率48%,总有效率为80%.结论 MAC方案是药物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

    作者:魏秀丽;戴海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术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总结1983年6月~1998年6月1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行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伤口感染1例,骶前感染1例.随访1例,随访时间1~16a.24h排便中位数为7次(6~11次/24h).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保留回盲瓣结肠-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华斌;张学举;李桢;王伟;许丽娟;王庆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目前岩骨斜坡区域(岩斜区)肿瘤佳的手术人路.方法检索总结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岩斜区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结果目前临床应用的侧方手术入路有7种,各有优缺点.经过对比观察为实用的有3种,它们手术路径短,并发症少,有利于肿瘤切除.结论乙状窦前人路、乙状窦后入路、经颞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这3种手术入路是目前常用且效果好的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侧方手术入路

    作者:周文科;张新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应用尿γ-谷氨酰转肽酶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A组74例(尿γ-GT>60U@L-1),B组35例(尿γ-GT<60U@L-1).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3mo评价两组疗效,并对尿y-GT与疗效的关系做关联性检验.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尿γ-GT是否升高(>60 U@L-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密切相关(P<0.01).结论尿γ-GT可作为一项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的临床指标,高尿γ-GT者疗效好,反之预后差.

    作者:石建华;魏崇一;杨福燕;王风业;张盛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加用pHGF 100~200mg@d-1和PGE1 200μg@d-1静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组有效率(77%)高于对照组(57%).结论 pHGF联合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斌;张平;乔汉臣;申保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Rh-献血者RHD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Rh-献血者RHD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对郑州市128例献血者Rh基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完全存在26例(20 3%),完全缺失79例(61 7%),部分缺失23例(18.0%),完全存在者可通过吸收放散实验及家系调查证实是否为弱D.结论 RHD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在临床输血中应慎重.

    作者:王伟;徐雅琴;郭如华;申本昌;王宏卫;李秀珍;周建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直视下脑脊(髓)膜膨出切除修补术11O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髓)膜膨出的直视下切除修补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直视下切除修补,施术110例.结果 110例治愈80例,随访显著改善者28例,死亡2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术野暴露良好,手术时间短,不易损伤脊髓神经,不需输血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梁洪磊;沈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化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癌的内分泌治疗价值.方法 28例晚期肺癌患者,13例采用化学治疗,15例采用化疗联合三苯氧胺(TAM)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化疗联合TAM治疗组有效率71.4%,化疗组有效率57.1%;ER阴性者化疗联合TAM治疗组有效率62.5%;化疗组有效率66.7%.结论对受体阳性的肺癌患者,加用内分泌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贾彦民;陈明伟;李忠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肺炎新生儿免疫状况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新生儿的免疫状况,为估计病情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65例肺炎新生儿的免疫状况进行动态观察,测定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免疫球蛋白、白细胞总数.结果肺炎早期窒息肺炎组和感染性肺炎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SIL-2R显著升高.窒息肺炎组IgA、IgM降低,感染性肺炎组lgA降低、IgM升高,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随病情的好转上述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结论新生儿肺炎的发病与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免疫功能的监测可作为病情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作者:陈智;徐晓群;魏蓉梅;张娟;陈学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3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应用妇科检查、B超、宫颈刮片、活检、阴道分泌物检查、诊刮及病理检查.结果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良性疾病54.06%,非器质性疾病35.63%,恶性肿瘤10.31%.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良性和非器质性疾病多见,恶性发病率虽低,仍需认真检查,以免漏诊.

    作者:朱香玲;贾晓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咽炎袋泡剂的制备与应用

    目的介绍咽炎袋泡剂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消炎抗病毒、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中药,经科学方法制备.每次1~2包,200ml开水浸泡频服,每日3次,7d为1疗程.结果 80例咽炎中,32例急性咽炎有效率96.8%,48例慢性咽炎有效率93.7%.结论本品疗效肯定,设计科学,服用携带方便.

    作者:张兴国;乔立新;张华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增殖型脊柱结核20例CT分析

    目的提高对增殖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认识,减少误诊.方法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增殖型脊柱结核20例,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骨质破坏:胸椎8例,腰椎10例,胸腰段及颈椎各1例.相邻2个椎体受累11例(55%),单椎体破坏9例(45%);死骨形成8例;椎间隙变窄11例,9例无相邻椎间隙及椎间隙改变;椎旁薄层软组织增厚8例内见点状、结节及弧形钙化,椎旁无脓肿形成.结论洞穴样、碎裂型骨质破坏,沙粒样、斑片状死骨,对增殖型脊柱结核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作者:孙凤霞;李玉侠;孙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