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
目的 探讨MLLT10的表达水平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MLLT10在HC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分析MLLT10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MLLT10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肿瘤TNM分期和病理分级与HCC癌组织MLLT10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年龄和血清AFP水平与HCC癌组织MLLT10的表达水平无关(P>0.05).MLLT10高水平表达HCC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MLLT10低水平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LLT10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检测HCC的肿瘤标志物和预后判断因子.
作者:王海波;史青苗;王锃涵;党钦;何玉婷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长、术后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失血量较少,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磁共振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复发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9例疑似复发微小肝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复发微小肝癌93例,169例疑似患者均接受DCE-MRI与DWI检测,统计DCE-MRI、DW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复发微小肝癌的结果,比较DCE-MRI、DWI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复发微小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DCE-MRI检测确诊复发微小肝癌真阳性74例,经DWI检测确诊复发微小肝癌真阳性78例,经联合检测确诊复发微小肝癌真阳性91例;DCE-MRI、DWI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97.85%)、诊断准确率(93.49%)较单一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DWI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复发微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复发微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控制.
作者:李吉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包皮过长合并早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包皮过长合并早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包皮环切术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术前和术后2、4、6个月患者的射精潜伏期.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6个月采用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估患者的性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个月,观察组患者IELT长于对照组,CIP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包皮环切术与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治疗包皮过长合并早泄,可延长患者射精潜伏期,提高其性功能.
作者:刘晓鹏;芦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术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53例)与对照组(开放疝修补术,52例).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率及术前和术后1、3 d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 d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3.77%(2/53)]与对照组[1.92%(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予以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武海军;冯秀岭;赵瑞银;薛天朗;王一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EMP)切除术治疗EM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EMP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EMP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曼月乐联合宫腔镜EMP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a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EMP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 a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E2、FSH、P、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联合宫腔镜EMP切除术治疗EMP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陶艳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与阿奇霉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禹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双歧三联活菌与阿奇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双歧三联活菌与阿奇霉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止泻、止吐、退热及脱水纠正时间)及大便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止吐、退热及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5、7 d,观察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三联活菌与阿奇霉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消退,减少大便次数.
作者:刘钊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7—12月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幅度、大便成形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采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表(IBDQ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大便成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精细化护理,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保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台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糜烂型OLP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体征记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糜烂面情况.随访2个月,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35/44)、95.56%(43/4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VAS和体征记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糜烂型OLP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糜烂面愈合,缓解疼痛.
作者:饶跃阔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72 h内接受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72 h后接受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王声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接受经尿道2μg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的91例BPH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A组(45例)和B组(46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焦虑、抑郁程度;使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B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BPH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燕;彭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病理科收集的浆膜腔积液6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浆膜腔积液32例,良性浆膜腔积液37例.均实施免疫组化检查和细胞蜡块检测.统计免疫组化检查、细胞蜡块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结果.比较免疫组化检查、细胞蜡块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免疫组化检查、经细胞蜡块检测、联合检测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真阳性例数分别为23、21、31例.免疫组化和细胞蜡块联合检测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单一检测高,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单一检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组化检查和细胞蜡块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
作者:郑鹤;曹亮;范学亮;王中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Kamofskv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随访1 a,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对照组和观察组生存率分别为76.47%(26/34)、82.35%(28/34).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华蟾素胶囊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唐朝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矫正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椎体高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骨折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小于术前,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并纠正脊柱畸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高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1个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家系的临床特点、影像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CADASIL不同亚型的认识.方法 对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例首发症状为持续性胸痛,但其他临床表现均符合CADASIL的家系进行家系分析、胸痛原因影像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检查以及NOTH3基因检测.结果 对家系中6位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其中4例有临床症状、1例无临床症状者均出现第4号外显子的杂合错义突变.MRI表现均为皮质下梗死,脱髓鞘样改变,其中先证者出现典型的颞叶T2 WI-FLAIR高信号.弥散张量成像(DT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各向异性(FA值)明显降低.其中先证者母亲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为双侧额顶叶数个微小出血灶.结论 CADASIL具有多种不同的临床亚型,对于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多模态磁共振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较大的帮助,基因检测仍为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
作者:周丽丹;徐红卫;刘恒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骨缝牵张成骨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当骨缝受到牵张应力的刺激后会发生成骨效应,上颌骨的前牵引和腭中缝的扩大就是利用骨缝的生长改建以协调上下颌骨的形态和位置关系[1-3]. 因此,了解骨缝在受到机械牵张力刺激后发生适应性改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寻找佳治疗时机、缩短治疗时间及防止复发意义重大. 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调节骨形成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多条,其中NF-κB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不同组成部分相互调节,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机制. 本文将对 NF -κB 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方面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李亚芳;乔义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治疗方案为利尿、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米力农和多巴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新活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以及血清炎症因子IL-6、hs-CRP,血浆NTpro-BNP水平,依据患者Killip分级变化情况进行治疗有效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SV、CI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SV、C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与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Tpro-BNP、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米力农联合多巴胺联合用药,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更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李悦鑫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黄科大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感染、祛痰、低流量吸氧、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BiPAP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pH]、心率、呼吸频率,记录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5 d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p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平稳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康复.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IP方案(伊立替康+顺铂)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IP方案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EA和T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A125、CEA和T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客观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曲妥珠单抗与IP方案联合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CEA和TPS水平.
作者:尚庆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43例.单侧组患者接受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组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手术前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双侧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低于术前,双侧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可有效降低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好.
作者:李冉;张利通;许红旗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