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江时森;徐东进
目的 分析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牙周状况.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9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9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104名全身健康者进行全口牙周检查,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和缺失牙数,按性别分层后比较4组人群的牙周情况.结果 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组的PLI、BI、PD、AL数值高于健康组,中重度牙周炎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分别为男性78.8%、70.5%、74.2%比20.9%;女性77.3%、80.0%、52.4%比27.2%).结论 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是牙周炎的重点防治人群.
作者:朱莉;严丽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及其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引起缺血性心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如何稳定斑愉成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7lar ma-trix,ECM)在AS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王怡斐;张文高;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常规药物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与对照组,每组用曲克芦丁注射液加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每日2次,静脉输注14 d.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ghel指数量表,以治疗21 d 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两组CSS、A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垃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郑德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坎地沙坦酯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轻、中度占高血压患者,口服国产坎地沙坦酯每日4 mg,2周后血压未达标者,剂量增加至每日8 mg.观察用药前、用药2周后、用药4周后的血压、心率及用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肾功能、转氨酶、电解质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接受坎地沙坦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达标率为86.7%,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少,耐受性好.结论 坎地沙坦酯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潘会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每组80例.在治疗后15 d、30 d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随访.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优于疏血通组、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张伟;李英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从冠状动脉造影病例中选取84例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另选取单纯ACS患者84例为对照组,进行血生化和血管造影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与单纯ACS组比较ACS合并糖尿病组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多支病变比例高,单支病变比例低,弥漫性病变比例高,且血管狭窄程度重.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ACS患者与单纯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广泛和严重.
作者:杨文生;张帆;荣梅;王旭;石常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清眩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高剂量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食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分别灌服蒸馏水、清眩颗粒高剂量液、清眩颗粒低剂量液、银杏叶片液每100 g 体重灌1 mL,连续灌胃4周.检测清眩颗粒对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及对大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影响.结果 清眩颗粒高、低剂量与银杏叶片均能抑制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升高t-PA,降低PAI.清眩颗粒高、低剂量组升高t-PA、降低PAI的作用优于银杏叶片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清眩颗粒干预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是临床中使用清眩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止晕汤联合黄豆苷元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证属痰瘀互结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银杏达莫20 mL静脉输注,并给予止晕、止吐、降压、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止晕汤联合黄豆苷元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 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8.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晕汤联合黄豆苷元片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流速度,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王丽萍;刘景;张元明;赵志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静脉输注黄芪注射液30 mL,疗程均为1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心肌炎损伤的修复和抗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于凤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预后都起着重要作用[1],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够加快体力和心理状态的恢复[2],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现将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早期康复运动训练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寇爱双;田苗冉;雷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方法 对141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展组和对照组在既往卒中史、低灌注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既往有无卒中史、低灌注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丽平;李雷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化疗所引起心脏并发症的防治功效.方法 将6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化疗时同时予芪参益气滴丸口服,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 治疗组完成化疗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5);治疗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心慌主要症状方面,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心电图T波改变、ST段改变、心律不齐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有效防治化疗所致心脏并发症.
作者:黄景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亲水涂层导丝硬头支撑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2 643例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322例在使用共用导管选择右冠状动脉开口困难时应用亲水涂层导丝硬头支撑的方法,305例顺利完成选择性右冠脉造影,有效率达95%,终使公用导管一次完成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90%.结论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共用导管时应用亲水涂层导丝硬头支撑是一个有效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仲朝;李保;安健;王敬萍;杨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普罗帕酮治疗50例心律失常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结果 5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24例(48%),其中胃肠道反应13例(26%)、心血管反应12例(24%)、神经系统反应9例(18%)、血液系统反应1例(2%).结论 本组病例不良反应率较文献报告为高,提示临床用药宜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避免联合用药.
作者:张步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出现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病情情况,特收集2000年-2006年我科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杨云仙;成玉梅;田月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116例,均在采用治疗基础疾病药物之上,停用目前所应用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给予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袋9 g),3次/日,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116例病人服用稳心颗粒1个疗程后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9%,显效率为71.8%;24 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总有效率78.9%,显效率27.2%;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
作者:赵玉娥;陈雷;陈涛;曲德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 选用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40 g~290 g,4月龄未曾交配,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动物中心提供.1.1.2 药物 开窍通腑汤(自拟方,由冰片、大黄、水蛭、川芎、牛膝、白茅根、石菖蒲等组成)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安脑丸由黑龙江路神集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5394.1.1.3 仪器及试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hemi Imager 5500凝胶电泳成像分析系统.
作者:刘树权;金岩;孟宪生;关欣;李檀;王蕾;池明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十余年来有关AF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策略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有关AF发生机制及治疗的一些新动向综述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资 料 患者,女,41岁,因意识障碍2 h于2007年9月23日入院.入院前2 h倒于厕所里,呼之不应,周围有呕吐物,未见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急送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心内科.入院后一直烦躁不安,次日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心电图改变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继发性改变,遂转入神经内科.既往发现高血压10年,平素不规律服药,无糖尿病病史,无烟酒嗜好,无高血压家族史.
作者:常永红;车小花;高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帕金森病(PD)这一中枢黑质变性疾病,小胶质细胞对其发病和病情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已逐渐得到认识,虽然左旋多巴及其复方制剂的发现,但也只能补充已经减少的多巴胺(DA)水平,却不能抑制多巴胺能神经的继续坏死,甚至还认为具有神经毒性,为此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来实现对多巴胺能神经的保护,以求减缓病程进展对帕金森病人的威胁.
作者:王恰如;沈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