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56例临床分析

方奕;武晓春

关键词:脑出血, 急性肾损伤, 甘露醇
摘要:目的 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方法 观察使用甘露醇治疗的56例出现急性肾损伤者的病情转归,并将所有接受甘露醇治疗的患者按甘露醇平均日剂量、年龄以及是否合并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分别分为两组进行急性肾损伤发病率比较.结果 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结论 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须控制使用剂量、改进肾功能监测方法 、及时纠正其他肾损伤因素以尽早预防并予以及时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心可舒片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及降血脂、降血黏度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89例随机分为心可舒组(治疗组,108例)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81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30%,显效率为52.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显效率为14.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及降血脂、降血黏度的疗效好,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万淑娟;江水平;管吉宝;杨明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支架植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及冠脉支架植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139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5例,术前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按hs-CRP 水平分为两组,A组(hs-CRP<3.0 mg/L)55例,B组(hs-CRP≥3.0 mg/L)84例,比较分析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术前血清hs-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1);B组患者病变程度较A组严重(P<0.01),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且是冠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预后的预测指标,提示冠脉病变程度及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高宇平;吕吉元;贾永平;王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15 d后.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卢明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核转录因子κB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及水蛭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水蛭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NF-κB 的表达和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 脑出血后6 h血肿周围组织NF-κB开始表达,3 d达高峰,脑含水量6 h升高,3 d达高峰.水蛭素组脑含水量、NF-κB表达与对照组及脑出血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结论 NF-κB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作者:杨文海;宁显忠;王媛媛;胥向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HELLP综合征并发脑疝死亡1例

    1 资料患者,37岁,妊4产3(G4P3).主因停经30周,头晕2 d,抽搐1次住院治疗.未行产前检查,2 d前头晕,自服感冒药,效果不佳.4 h前在家抽搐由床上坠地,随即昏迷.入院查体:体温36.6 ℃,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230/140 mmHg(1 mmHg=0.133 kPa),营养差,意识不清,昏迷,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宫底脐上二横指,臀位,胎心音130/min,未行内诊检查.B超:宫内妊娠30周单活胎,臀位,双顶径7.1 cm,股骨长5.4 cm,羊水暗区5.1 cm,胎盘Ⅰ级.眼底检查:重度妊高征眼底(后极视网膜可见少量点状出血).

    作者:张海花;曾淑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对冠心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血清Cyst-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Cyst-C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Cys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在血清Cyst-C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及尿β2-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C是一种较血肌酐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肾功能的新指标.

    作者:王全义;李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静脉输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静脉输注血塞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与血塞通注射液相近.

    作者:是明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炎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局部白细胞的浸润及川芎嗪预处理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不同时间点局部白细胞的浸润,在光镜下以相同光亮强度观察计数,记录网格内阳性反应的细胞数.结果 光镜下缺血24 h围绕坏死中心区有较多的白细胞聚集,3 d~7 d聚集达高峰,以多形核细胞(PMNL)为主.川芎嗪预防组缺血3 d部分标本可见白细胞围绕坏死中心区聚集,7 d白细胞进入坏死中心区,但数量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缺血3 d~7 d,CD3、CD8淋巴细胞聚集达高峰,转化带有巨大细胞出现,CD4细胞少见,川芎嗪预处理后CD3、CD8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巨大细胞消失,CD4阳性细胞略有增加.结论 川芎嗪可能减轻脑缺血局部炎性反应,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邵小鹏;刘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探讨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测定心房颤动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房颤与hsCRP之间的关系及炎症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及持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7年12月因心房颤动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患者112例,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的含量.结果 心房颤动的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P<0.05),而持续性房颤患者hsCRP的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结论 炎症在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炎症反应有可能成为预防房颤发生和持续的一种途径,研究炎症与房颤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房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范玮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ERK2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调节因子ERK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原位杂交法检测主动脉ERK2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阳性颗粒为(150.57±25.90)个显著增高(P<0.01);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血府组和桃红组ERK2 mRNA分别为(45.29±22.27)个和(95.86±95.86±19.85)个表达降低(P<0.01);四逆组为(128.71±40.90)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平滑肌ERK2 mRNA阳性颗粒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谢辉;罗尧岳;龙志江;周小青;杨伏安;雷艳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低血糖偏瘫22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偏瘫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2例低血糖偏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右侧肢体偏瘫16例,左侧肢体偏瘫5例,两侧交替性瘫痪1例.结论 低血糖原因很多,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是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低血糖偏瘫发生与低血糖损伤脑组织有关,也与脑组织自身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赵清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且老年AMI的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内科近年来收治的60例65岁以上的老年AMI与同期64例60岁以下的AMI患者加以分析对比,探讨老年AMI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AMI的确诊率.

    作者:徐志家;徐志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150 m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3.1%,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显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9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结论 稳心颗粒对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安全可靠.

    作者:卢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胸阳不振病机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温阳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胸阳不振病机的相关性.方法 240例UA患者(只涉及静息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个类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0例,予温阳通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20例,予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降低心绞痛危险分层级别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危险分层级别改善情况明显(P<0.01);胸阳不振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7.6%和21.7%,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76.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脉胶囊治疗UA疗效优于通心络胶囊,证实了胸阳不振是UA发作的中医基本病机,研究中两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

    作者:杨宝元;张洁;高宪玺;史俊玲;冯伟;董印宏;任秀英;梁凤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颈心综合征研究进展

    1 颈心综合征流行病学概述颈椎病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骨质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1].

    作者:张卫斌;罗陆一;栾杰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研究

    目的 研究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 临床系统采集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中医证候以风阳上扰(型)兼督脉不利、或气郁血瘀;气虚血瘀(型)兼瘀热内盛;肝肾阴亏(型)兼痰湿内滞;痰浊上蒙(型)兼气虚血瘀四大证型为主.结论 将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方法 结合应用,可较好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归类分析,有益于揭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作者:霍清萍;孔林;李金菩;王宇新;梁芳;王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中医病机与证候实质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促危因素,是致残与死亡的重要诱因,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中常见的证型之一.近年围绕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就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贺立娟;李运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60例轻中度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氟桂利嗪,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偏头痛治疗的总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轻中度偏头痛效果明显.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卒中首发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卒中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二者鉴别诊断之依据.方法 对首次就诊病例详细询问病史,填写病症表格,并予MMSE评分及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住院确诊.结果 脑脑卒中组患者发病年龄、起病方式和精神病程等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于精神分裂症.结论 详实的病史采集,病程分析和认知功能测定配以必要的颅脑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郭进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编码大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短发夹环RNA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编码大鼠ACE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为利用基因沉默技术从转录后水平进行高血压治疗的研究做准备.方法 根据大鼠ACE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shRNA寡核苷酸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并克隆进入载体pGenesil-1,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 酶切证明构建的shRNA已插入载体,经测序证明与设计的相同,获得大鼠ACE的shRNA表达载体质粒.结论 构建的编码大鼠ACE 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可进入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短发夹RNA,经Dicer酶裂解成siRNA并降解靶基因mRNA,而达到基因干扰的作用.为利用其进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华;高奋;李茂莲;边云飞;何军华;肖传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