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心通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研究

刘艳;赵玉霞;刘运芳;燕芳芳;鹿晓婷;吕芳;刘文斌

关键词:脑心通, 动脉粥样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摘要: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稳定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的作用,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对AS斑块发展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45只兔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后高脂喂养,12周末随机分为脑心通组、辛伐他汀组及对照组.24周末处死分离腹主动脉进行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MMP9和TIMP1在对照组殚斑块内阳性细胞数多于脑心通组;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mRNA表达量高于脑心通组及辛伐他汀组,且脑心通组与辛伐他汀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和TIMP-1是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脑心通胶囊能下调其在斑块内的表达,从而降低斑块的易损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多甙防治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甙对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再狭窄防治方面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24只以内皮剥脱法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各8只.模型组术后予蒸馏水3mL/(kg·d)灌胃,小剂量组予雷公藤多甙30mg/(kg·d)灌胃,大剂量组予雷公藤多甙60 mg/(kg·d)灌胃.于术前处死8只正常组大鼠,于术后2周处死各实验组动物.取材检测指标:HE染色观察管壁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内、中膜厚度及其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 雷公藤小剂量组内膜、中膜厚度与内膜/中膜厚度值分别为(54.19±11.59)μm、(102.66±15.58)μm与0.55±0.18;雷公藤大剂量组各指标分别为(37.58±8.51)μm、(115.09±18.98)μm与0.33±0.08.抑制PCNA表达,升高α-SMA水平,并呈剂量正相关.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有效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的狭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盛昭园;谢春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张秀华;李光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调节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中药改善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夏成霞;陆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心月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型肝炎并发心肌损伤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重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重型肝炎组心肌酶谱较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组升高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重型肝炎心肌酶谱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型肝炎常并发心肌损害,需常规监测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并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作者:阮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动脉瓣赘生物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由微生物侵犯心内膜表面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性病变--赘生物,是大小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组织多形性团块,其间网罗着大量微生物和一定量的炎性细胞,常累及心脏瓣膜,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多见,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较少见,并可同时累及多个瓣膜.

    作者:薛勇;陈晓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黄泻心汤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三黄泻心汤对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湿重及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法对肥胖及瘦素、胰岛素抵抗的调整作用.方法 给予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三黄泻心汤(A组)、盐酸芬氟拉明(B组)和生理盐水(C组)灌胃,连续12周,每周测体重,试验末取血测血脂、血清瘦素及胰岛素.结果 A组和B组大鼠体重分别为(387.8±12.1)g和(378.3±10.7)g较C组的(493.1±8.9)g低(P<0.05);腹腔脂肪湿重A组和B组也较C组低(P<0.01),且随喂养时间的延长体重变化趋势A组下降缓慢,B组亦下降,但试验末略有上升,C组体重继续增长.A组和B组血糖、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较C组低,瘦素和胰岛素的变化A组和B组较C组亦低(P<0.05),且A组与C组血糖和胰岛素差异更大(P<0.01).结论 三黄泻心汤可能通过降低肥胖大鼠体重、血糖及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而发挥调节血脂、改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丁国锋;王浩;吴智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维脑路通针,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输注,每日2次,治疗前后定期对病人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并于第21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第21天时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显效率为62.5%,对照组为38.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非常有益.

    作者:李静;周俐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刺五加总黄酮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38及GAP-43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38、GAP-43的变化及刺五加总黄酮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正常组P38、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 P38和GAP-43的表达水平随再灌注延长而不断上升;在各时间点,治疗组P38和GAP-4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刺五加总黄酮可上调突触素P38、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具有促进突触再建和增强、完善再建突触效能的作用.

    作者:石学魁;王雅贤;周晓茵;姬云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接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吸氧、休息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临床随访观察2个月后测试两组的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减慢心率、缩小心胸比率、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赵志斌;冯贵安;张建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东菱克栓酶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176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组(联合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钙组(常规对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观察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3例发生卒中再进展,对照组有14例(P<0.05);治疗组发生的进展性卒中其严重程度比时照组轻(P<0.01);治疗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再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范晓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16例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后部分病人可继发脑梗死,现就我院2002年-2005年收治的16例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8岁~70岁,平均48.2岁,>30岁2例,30岁~49岁4例,50岁~60岁6例,≤60岁4例;轻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8例,重度中毒4例.

    作者:李春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联合降纤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联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频发TIA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联合治疗组36例,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每次10 U静脉输注3d,尼莫地平4 ng/d~10 mg/d静脉输注2周.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周后联合治疗组完全控制率为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联合治疗组发展为缺血性卒中5例,对照组为8例.结论 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及尼莫地平,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治疗.

    作者:闫丽清;李英;赵承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栓心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栓心脉宁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上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14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在常规西药(抗心绞痛、抗心肌缺血及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栓心脉宁,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仅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项检查,详细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消耗量、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9%及73.6%,对照组为76.3%及68.4%.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改善心肌缺血等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栓心脉宁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且副反应小的药物.

    作者:那开宪;余平;张桂云;秦海;马立群;黄中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黄芪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服丙硫氧嘧啶150 mg/d~300 mg/d,倍他乐克12.5 mg/d~50 mg/d.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成人每次3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症状及心功能改善率.结果 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疗效确切.

    作者:魏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方法 对120例脑梗死病人及100例对照组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2.8%)明显高于对照组(56.0%),梗死组不稳定斑块(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与18.3%);梗死侧组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组,分别为63个(52.1%)与11个(18.6%)(P<0.05).脑梗死组>75%的管腔狭窄数为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洪柳;莫亚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影响、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240例VBI病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液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88.33%,对照组为54.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48 h以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无毒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用于VBI病人的治疗疗效较满意.

    作者:曹柱;吴立宽;林晰敏;吴永珍;林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金思维对Aβ42所致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思维对β淀粉样蛋白(Aβ)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GAP-43异常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凝聚态Aβ1-42在大鼠海马内注射以建立动物模型.造模3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筛选学习记忆积分异常者,纳入药物实验.给药4周后,取脑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CA1区GAP-43阳性神经元数目,采用Image-Proplus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产物的光密度(OD)值.结果 给药4周后,金思维组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数升至77.06个±14.66个,不仅显著高于模型组的52.33个±28.45个(P<0.01),而且与多奈哌齐组(51.26个±22.44个)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金思维组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OD值(75.44±5.29)与多奈哌齐组(73.09±5.18)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思维可使Aβ所致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GAP-43的表达量增加,为金思维提取物促神经生长提供了新的证据.

    作者:田金洲;徐意;时晶;尹军祥;姬志鹃;赵志炜;盛树力;王永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在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改善血管张力等方面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相关研究证实,部分中药有着作为PPARγ激动剂的潜在可能,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PPARγ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切入靶点,并且有望在中医药领域中研究出新的、特异性较高的PPARγ激动剂,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脂代谢异常提供更佳的药物选择.

    作者:朱莹;张文高;郑广娟;姜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β-细辛醚对ox-LDL损伤ECV304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石菖蒲有效成分β-细辛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人血管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方法 将ECV30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β-细辛醚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MMP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ox-LDL损伤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增高,MMP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β-细辛醚能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凋亡率、稳定MMP,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β-细辛醚能有效抑制ox-LDL对ECV304细胞线粒体的损伤,稳定MMP,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何玉萍;方永奇;江湧;魏刚;王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的特点,其高致残率给社会、政府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而一直受到广大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晓明;李长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